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优化途径
2019-11-12周东
周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它所强调的正确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促使着各大高校都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不仅适用于文化课的改革,也适用于体育课程的优化与创新。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优化途径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高校;体育课程;优化途经
引 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及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课程教学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以提高民族素質为宗旨,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下,我国各大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了满足。体育课程是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课程。在体育课程中引入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是国家基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出来的。它具有以下特征:以人为本,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按各阶段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区别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人,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
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内容单一,教师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如进行篮球运动,教师讲解篮球规则及篮球技能,学生进行机械化、重复化的训练。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很难快乐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这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不到发展,更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力量,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统一进行练习。这种教学形式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的体育热情,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应当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高校体育课程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不符合素质发展的要求
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仍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锻炼,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这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学生体育意识较差,缺乏体育热情
学生经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业压力减少,时间宽松,易产生懈怠心态。再者,体育课程单调枯燥,学生缺乏热情,体育意识薄弱,认为体育课堂就是要放松的、虚度的。这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一大损失。
三、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优化途径
(一)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校体育课程应该优化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改善学生的身心,开阔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教学目标下进行体育教学,才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人,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同时还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与帮助,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高校体育课程应改变单一枯燥的内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或结合实际采用比赛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结 语
新课程教学理念符合我国素质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面临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不符合素质发展的要求;学生体育意识较差,缺乏体育热情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对其进行改革,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大洋,杨俊.制约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6(28):960.
[2]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