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布鲁氏菌研究论文发表情况定量分析

2019-11-12陈凤玉王学理杨宇昊王雪奇翟景波李向阳

关键词:布鲁氏菌数量论文

陈凤玉, 王学理,杨宇昊,王雪奇,翟景波,3,李向阳,3

(1.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3.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 问题提出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鲁氏菌)引起,属于一类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和偶蹄兽共患乙类传染疾病.动物布鲁氏菌病的特点是影响动物生殖和生理健康,除重症病例外,轻症病例也可以通过细菌学或免疫生物学方法和PCR 进行检测后确诊. 该病对农牧业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虽然为开发有效的布鲁氏菌病疫苗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仍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2]. 近年来,随着对布鲁氏菌研究的重视发展,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越来越多,如何梳理好近十年科学研究的成果,拟就发现布鲁氏菌研究趋势与研究核心为重点,为后期布病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3-4].

2 研究方法

2.1 抽样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平台为采样依据,通过关键词“布鲁氏菌”,对2018 年12 月31 日~2009 年1 月1 日的包含“核心期刊”“CSCD”的所有期刊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检索结果确定206 篇相关论文,确定206 篇论文作为本次研究的文献样本[5].

2.2 分析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组通过对知网206 篇文献内容进行检索统计分析,主要从文献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期刊、下载量、文献主题等五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0 对五个方面数据进行综合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文献量分析

文献数据多少以及每年文献数量的变化既是动科领域中布鲁氏菌病研究现状的直观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近几年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了解过去十年研究的情况,并为今后布鲁氏菌研究的发展方向理清思路.

从表1 可以看出,2010 年发表论文最少为15 篇,2016 年发表论文32 篇居首位,2013 年~2016 年发表的“布鲁氏菌”研究论文数量为一个相对高峰的几年.

龚帕兹(生长)曲线是一种常用曲线,其形式为y= K·abt,对参数a、b、K 的不同取值,只要求得其中的三个参数值a、b、K,就可以用来求得未来周期的预测值.龚帕兹生长曲线模型将论文文献的增长分为四个阶段,2009 年~2012 年属于萌芽阶段,发展平稳缓慢;2013 ~2016 年属于成熟阶段,文献数量呈现高水平爆发式增长;2017 ~2018 年属于饱和阶段,文献数据增长量变化不大;发展起步阶段在十年研究中没有体现出来[5-9].

表1 近十年来布鲁氏菌研究发表核心期刊和CSCD 文献数量情况Table 1 Number of core journals and CSCD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Brucella research in the past decade

3.2 文献作者统计分析

在知网中我们获得的206 篇文献中,按照第一作者统计发表论文数量、单位、职称等情况,找出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影响力较大的核心作者,这些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布鲁氏菌”相关方向,这些作者的研究水平代表了最新的布鲁氏菌研究方向和层次,通过对这些核心作者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发表文章情况,从而准确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方向和研究范围.

3.2.1 作者发表论文数

洛特卡定律解决的是科学研究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函数关系:写N 篇论文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n2,而写两篇及以上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40%. 该定律被认为是首次科学提供作者频率与文献数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描述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规律[10-11]. 在对“布鲁氏菌”研究的206 篇样本文章中,统计研究发现发表1 篇的作者共计151 人,依据洛特卡定律,发表2 篇论文的作者理论数为38 人,实际为18 人;发表3 篇文献的作者理论数为17 人,实际为5 人;发表4 篇文献的作者理论数为9 人,实际仅为1 人.由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实际作者人数低于理论人数,深入研究表明“布鲁氏菌”研究还没有达到成熟学科信息作者的最佳频数分布状态.

3.2.2 核心作者状态分析

由表2 可以发现,核心作者一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另一半是研究生或讲师职称;内蒙古地区大学作者占一半,说明该地区研究者关注布鲁氏菌的研究,从生产实际看内蒙古地区是羊、牛、猪等偶蹄兽布鲁氏菌病高发、多发地区,从而促使该地区成为研究重点地区.从工作单位也说明,我国研究布鲁氏菌的主要机构是大学.

表2 布鲁氏菌研究核心作者统计表Table 2 Brucella research core author statistics

3.2.3 文献期刊分析

在206 篇统计论文样本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排名见表3,可以看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以43 篇论文独占第一,比第二名《中国畜牧兽医》发表论文多一倍以上,说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比较重视在布鲁氏菌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在前八位期刊发表的布鲁氏菌方面研究论文总计122 篇,占全部206 篇论文的59.2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布鲁氏菌方面的研究发表的刊物相对比较集中,这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发表该领域论文的主要发表阵地,说明这八个刊物对布鲁氏菌的研究相当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布鲁氏菌的研究重要性,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对人和动物危害较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较高的水平.

表3 发表期刊排名Table 3 Published journal rankings

3.2.4 文献论文下载量分析

在全部206 篇样本论文中,平均下载量为196.28次,标准差为176.08,下载量最小的下载33 次,下载量最大的论文是[TaqMan MGB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布鲁氏菌](高正琴,等),下载量达到惊人的1 609 次,该论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研究发展基金(2010C5)资助,发表在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上,属于高引论文,该论文主要是研究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的技术问题[12].

4 结论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平台中十年布鲁氏菌研究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布鲁氏菌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加深,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等达到了历史新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北方地区布病高发区研究队伍比较多,而发达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稍显单薄,研究人数较少,说明培养一支高水平、高职称研究队伍的迫切性;(2)由于缺乏宏观管理,有些研究内容重叠交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整合全国科研力量协作攻关迫在眉睫;(3)研究内容多为分子水平研究,宏观理论研究较少见,有些研究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需要储备更多的理论支撑具体试验研究;(4)从研究发展来看,布鲁氏菌研究发表论文数量在大幅下降,如何保持高水平研究,如何研究出更多成果,这些需要我们认真反思[13-15].通过本研究,为今后布鲁氏菌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增强了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信心,也为未来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数量论文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统一数量再比较
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的局限性
头发的数量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