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飞起来的女孩,都活得很轻
2019-11-12巫小诗
文|巫小诗
一
小Z是我的老读者,因为同在杭州,我们会约着一起吃饭、看展。刚见面的时候,我以为她是个“富二代”。
她的穿衣品位真的很棒。虽然我对品牌没概念,不能一眼认出她的衣服和包是什么牌子,但看质感和设计就知道都挺好。
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渐渐发现,她和我一样,也是在大城市奋斗的小城姑娘,拿着普通的薪水,每天坐着地铁上下班。
后来去她家做客,刷新了我对女生房间的认知,因为她的东西真的好少啊—不是可怜兮兮的那种少,是精致简约的少。
衣柜里的衣服没有堆成小山,而是一套套搭配挂好,每套都时尚好看;鞋子装在透明抽屉里,虽然不多,却感觉适合每个场合穿的都有;梳妆台上的化妆品只占了一个整理架,口红不超过5支,但无论彩妆还是护肤品,都是口碑很好的单品。
看过她的房间,尤其是她的衣柜,我简直想揍我自己。我是那种每年“买买买”,一换季就又觉得没衣服穿的人,每次搬家,我都累得要死。别说搬家了,就连出门旅行前收拾行李箱都能要我半条小命。但如果是她的话,收拾行李应该是分分钟的事儿吧。
这样的房间好棒啊,感觉没有一样东西是多余的。衣服不多,但每件都经典;化妆品不多,但样样好用。花同样的钱买更少的东西,不占地方,还提升了生活质量。
印象很深的一次,周末和小Z相约去公园踏青,出发没多久她感觉不妙,便让我陪她去便利店买卫生巾。
结账的时候,店员跟她说:“现在这款做活动,第二件半价,需要再买一包吗?”
她直接回答:“谢谢,不用了。”
出来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多买一包呢?第二包很划算呀,反正也用得上。”
她说:“我今天背的包比较小,塞两包卫生巾的话,得把包里的手机和口红都掏出来腾位置,还是算了。本来就是买来应急的,不想让它成为负担。”
听她说完,我开始想,如果换作我会是怎样一个情形。作为一个到现在还没用完前年“双十一”买的洗洁精的“囤货狂魔”,我肯定会买下第二包,让它们把我的小挎包塞满,把口红放进外套口袋,把手机一直攥在手里,然后全天背着它们,像背着两个炸药包。
无论是第二件半价,还是“满100减20”,我统统会选择多买,即便当时我需要的只是一件。我总想着以后用得上,家里的柜子被许多去年甚至前年买的东西塞满,总是做不到对优惠促销说“谢谢,我不需要”。
二
格子是另一个我很喜欢的姑娘。
她跟很少买东西的小Z不太一样,她大概是和我一样喜欢“买买买”的女孩,但她又跟爱乱买的我不同。她很会买,买的同时,东西还没变多。
她喜欢一些小众、前卫的原创品牌,就是那种价格中等偏上、限量供应、款式特别、出门不撞衫、外行觉得真好看而内行觉得真难买的衣服。
格子不仅会挑,还会存。她会把自己买东西的各种小票存放好,当自己不再需要某一件东西时,就把它卖掉。
从包到手表,从外套到帽子,因为都是不错的品牌,或者是她海淘来的款式,二手转让信息一挂上网,不用多久就会被买走。
她也不是想买就买,她买东西会有各种缘由—特殊节日时买给自己的礼物,工作辛苦时送给自己的奖励。她把“买买买”变成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
喜欢购物算不上优点,但善于购物绝对是—在能力范围内过更好的生活,知道怎样把自己的幸福最大化,也知道怎样把自己的累赘最小化。
三
我欣赏的女孩们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轻盈。她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能什么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放下拖累自己的,懂得给生活做减法。
拥有属于自己的简单、舒适的小窝,东西不多,但每件都恰到好处。衣柜里的衣服像排列有序等待检阅的士兵,书柜上的每一本书都是经典,梳妆台上的化妆品每一样都值得用到一滴不剩,购物车里放着激励自己的奖赏,梦想清单里列着再努力一点儿就送自己去想去旅行的地方。
虽然拿着和别人差不多的薪水,但幸福感是别人的几倍。没有太多负重感,活得自信、自由,宛若可以飞起来。
我喜欢这样的姑娘,想靠近她们,甚至成为她们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