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尚未在语词中安下心来
——第二届温州青年作家论坛作品小辑
2019-11-12黄德海
⊙ 文 / 黄德海
有挺长的一段时间,我尝试着学会一种转化,即如何把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字,在某个特殊的方向上变得可以比较。这是一个很违背文学“时代正确”的尝试,因为现下强调更多的是文学作品的独特性,作者不同的面貌和其间的相对性才是关注的重点。只是,如果完全无法把不同类型的文字放在一起比较,最终岂不是会因为无法比较而互不相干,造成文学上某种无法避免的“相对主义”?
现在,手头正好有七个人的作品,三个人是小说,三个人是诗歌,一个人是散文,不妨就来尝试一下这个可比较?
先来看手格,直觉在他这几首诗里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或许这正是手格的追求,用属于自己的直觉来感受属于自己的世界,像这首《在霞关港》——
水面的鳞光渐渐地沉默下去/海平面变得低矮/停在港口的渔船变得低矮/高处,一只横飞的海鸟突然变向/像一块砸入平静的石头,突然静止/停在露出水面的木桩上/变成一个小黑点,像一个单引号/同时变得渺小的是跳到小舢板的打鱼人/像另一个单引号/逼近海岸的遮天暮色是他黑色的披风
港口,一幅黄昏时候的画面,静的海平面和渔船,动的海鸟和打鱼人,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景象。手格的直觉(或直觉的变形)在于,海平面和渔船变得低矮,海鸟和打鱼人像是单引号。作者用属于自己的修辞写属于自己的世界,诗歌便有了一种封闭的独立性,可以不与外在建立任何关系,只留下自己的心情和眼中景色构成的独立国度,可以拒绝任何评说。继续阅读作者的另外几首诗,包括他的思考在内,也呈一种闭合的姿态,就像某种奇特的暮色给了他黑色的风衣,天地被裹挟进这统一的颜色。
从这个方向来看小说《喂,我是戴安娜》,就会发现,徐诺笔下的人物都统一的虚荣、浮华、猥琐;每个人都缺乏自知之明,没有对自己的反思,却又要考验他人,为勘破别人的隐情而得意。这大概就是作者写作时对世界某一方向的认识,应该是心目中理想的世界遭到了现实世界的打击,反而把世界和世界中的人想象成最不堪的样子;而这个想象,可能正是徐诺在用属于自己(被迫变形)的直觉来感受一个闭合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的好处是清晰,坏处是相对单一。如果这个世界敞开来,我们看到的人,还会是相似的样貌吗?
相比起来,泥人的诗已经有外在世界的动作和声音,天光云影和生老病死都在诗里有自己的位置,并且作者已经自觉思考现实和诗歌写作之间的关系,如这首《虚构》——
在纸的另一面/你虚构一个自己/并穷其一生/虚构这张纸的边际和坚硬/虚构血肉之躯的软弱和无能/以使他们终生不得见/维持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
在诗歌中出现的,是那个努力完成虚构的“你”,要用毕生的力量来确保这虚构的边界和坚硬度,并让虚构中的人拥有真实人物的软弱和无能,不让虚构的人物过于强大,以免混淆虚构和现实的界限,从而把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维持在想象之中。从这次发表的泥人的几首诗可以看出,生活世界都已经渗入诗歌之中,而诗歌也尽力维持着自己独立的样子。
这多少有点像金晖的小说,《在阁楼上唱歌》展现出明显的虚构意识,通过精心到有些过度的修辞和刻意标志的自觉叙事设定,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氛围。这个有意虚构的氛围,却并没有把生活世界拒斥在外,相反,作者有意把人心的复杂——尤其是阴暗的部分放进小说之中,从而让虚构世界跟现实世界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
或许可以在这里适时地讨论一下王永胜的散文《林冲:胸中垒块,须劣酒浇之》。这文章阅读文本细致,表达也足够准确,很好地勾勒出了《水浒》中的林冲形象。尤其是文中关于枪棒较量的细节分析,写得细致精确,把小说中的武术与现实之中的比较,并结合不同的人物性格,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或许,这也是虚构世界跟现实世界互相渗透的一个例子。如果作者在文中再有意减少点叙事学的术语,把注意力更集中在各种细节上,或许文章会显得更清晰而有力度。
其实,上述诗歌和小说之间还有另一相似之处,即作品中的虚构和现实都还稍显单薄,有意让虚构世界指向自己预设的方向,缺乏一点泥沙俱下的复杂。而这一点,恰恰是郑仁光诗歌和林漱砚小说《黑塔》的优势所在。先来看郑仁光的《尚未》——
看着果树腐烂/看着灯光照在空空的大厅/看着他们赞颂枝繁叶茂//我尚未在语词中安下心来/我尚未甘愿在深潭望见空气与海/在我尚未从各种山林中退出/在我尚未从无法遏止的野望中退出/我尚未甘心接受上帝的爱与窒息/在我尚未把这些糟心之物/接受为我的脐带
灯光照进大厅,人们赞颂的枝繁叶茂是不是正来自那腐烂的果树?“他们”可以用赞颂来确认自己的判断,可“我”不行,“我尚未在语词中安下心来”,尚未让自己的诗老化成习见的景物,在“我”尚未遍历世界,尚未失去向上的爱欲之前,还不能接受任何一种给定的信仰。诗到此似乎结束了,却并不,这一切让“我”心思繁多的东西,还没有成为我的脐带,“我”跟虚构世界的创生关系,仍然没有完全确立。这是一首跟诗歌世界确立关系的诗,最终的结果却是尚未确立,因为世界的复杂还没有成为“我”的脐带。有意思的是,这个对自己尚未复杂的认知,恰恰是诗歌进入复杂的标志。
林漱砚的《黑塔》也具有这种复杂的面貌,小说涉及相对复杂的时代背景,不断地渗透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之中。与此同时,小说对人心的认识也不是单向的善或者恶,而是尝试着理解其间的丰富和变化,在平静里见出寒凉,在凄楚中发现暖意,因而主题也就并非简单的批判或赞扬。如此,小说才不是一道验证已知结论的证明题,而是变成了一次朝向未知的探索。这或许是小说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是,话还是要说回来,两者在复杂的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即文字显得不够透彻;也就是说,稍微缺少一点往某个方向上统一的专注。缺少了这个统一的努力,作品会失去该有的清晰,从而也缺乏一点洞察的力量。兜了个圈子,文章的结尾来到了讨论的开头,但结尾的统一已经不是开头的统一。写作没有一劳永逸,我们或许需要各自相信,“我尚未在语词中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