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角下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的审美特征

2019-11-11张菲菲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动画电影动画

张菲菲

近年来由于全媒体环境的逐步成熟,80后、90后人群逐步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影视文化行业有了高速发展。其中动漫行业也逐步开始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动漫文化步入了主流市场,推出的一些作品也逐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及认可。相比于影视行业作品的百花齐放,优质的动画作品是在影视行业中占比过小,题材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动画从业者渴望挖掘有价值的IP,观众需要看到更多有特色的动画作品。我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众多,弘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正是动画作品改编创作的资源宝库。

1 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的现状

从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动画作品来看,选择优质的IP进行动画化改编是一条可行之路。网络文学改编动画、网络漫画改编动画、游戏衍生动画主要集中在网络媒体上;古代文学经典和原创文学改编为动画作品,主要运用于动画电影的创作中。这主要是因为时代语境、受众需求、商业价值、文化价值这四个因素共同影响。

首先,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文化逐步崛起的大环境下。观众既需要大量的快餐文化又迫切渴望经典作品的涌现,这就导致了连续剧动画和动画电影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进行创作。其次,随着观众眼界的拓宽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动画作品质量的要求会逐步提高,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第三,古代文学经典资源丰富,虽然再创作难度更大,但产生的商业价值更高。第四,古代文学经典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质和民族灵魂,其改编动畫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更高。

就目前古代经典动画的改编,比较成功的改编主要有《西游记》改编的《大圣归来》等,(图1.)《白蛇传说》改编的《白蛇.缘起》,(图2.)《封神演义》中哪吒形象改编的《哪吒闹海》、《哪吒传奇》等。从以上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带有中国式侠义英雄主义以及玄幻仙怪元素是动画创作者青睐的题材。从制作形式来看,动画电影以三维动画形式为主,动画连续剧以二维动画形式为主。

这些成功的古代文学经典改编的动画作品为什么如此成功,这正凸显出原著中经典IP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说明动画创作者经过对古代文学经典核心内容的深刻打磨,融汇传统审美内涵和当代审美标准,从而形成了新的改编类动画的审美特征。而经典角色形象再造并与商业动画故事的剧本结构融合也是成功作品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

2 全媒体视角下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的审美特征

全媒体视角下的动画创作载体主要是动画电影、动画连续剧、动态漫画剧、动画短片。基于不同的创作载体,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的审美特征有诸多共同之处,但从创作方法和创作形式上会有所不同。

在故事剧本结构方面,汲取古代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是最关键的审美标准及审美特征。动画改编作品如果丧失了经典的精神内核,就如同穿着人类衣服的稻草人。其中动画电影、动画短片创作的时长有所限制,选择改编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更需要颠覆传统的文学体裁和时代背景限制,例如《西游记》改编的《大圣归来》就符合这样的审美特征。而动画连续剧和动态漫画剧创作周期快、影响周期长,选择改编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应具有比较完整地世界观背景,具有可延展的众多故事线。魏晋南北朝的各类志怪小说就具有极强的改编价值。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能传承中华优良道德品质,并符合当代观众价值观的人物形象将是作品成功的基石。中华民族崇尚善良、无畏、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的思想品格,在古代文学经典的动画改编中,甄选的人物角色形象必然需要具备这样的品格。目前动画中的孙悟空、哪吒等人物角色,正是很好的展现了这样的审美特征,所以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但这些经典形象经过了多次改编创作,如果缺乏创新,那么改编的动画形象势必也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都遭遇滑铁卢。创新从何而来?首先选择改编和塑造全新的人物形象,打造一个全新的故事。另一个策略,就是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已开发过的经典IP形象赋予新的人物性格,赋予这个角色性格形成的合理条件。如果这样的形象既符合古代文学经典中的传统美德,又能够映射当代观众内心的渴望,那么就能创造出一个趋于理想的形象。

在动画场景设计方面,大量的本土特色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奠定了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的基调,例如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竹林梅园、松柏高山、绿水小桥、古道边关、园林庭院、庙宇古殿等,这些场景极具东方韵味,同时也符号化的传递出一些故事信息。古代文学经典所描述的环境虽然离创作者比较遥远,但遗存得的大量文献资料及丰富的实景都可以为创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动画创景设计中,对搜集到的场景建筑资料生搬硬套,将会丧失动画的审美特征,所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加强场景中各个元素的震撼力和视觉统一性,利用符号化的视觉元素给动画场景增加亮点,更能凸显出影片的独特魅力。

在整体视觉风格呈现方面,中国古典式审美偏好、传统视觉符号的应用必须和当代观众的审美结合起来。我国古典式审美追求中庸的道法以及文人的气质,表达手法喜用线条、墨色进行创作,色彩方面饱和度相对比较低调,追求和谐和气韵的流动。当代的审美准则是比较多元的,国际文化融合趋势明显,但大部分作品都追求扯人眼球的创意表达与强烈的视觉效果。传统审美与当代审美结合本就是所有视觉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关注跨行业领域的审美趋势,不失为一个提升自我的优良途径。只有在动画视觉效果中提炼古典的造型、线条和色彩元素,有机的与当代设计手法融合,才能创造出蕴含“经典中国气质”的当代动画作品。

3 结语

全媒体视角下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既充满了优势又具有挑战。植根本土文化,亲和力强,资源众多,支撑较强都是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仍然不可草率冒进,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循序渐进的尝试开发有价值的IP,才能创造符合当下环境的作品。创新是古代文学经典改编动画的灵魂,只有在经典中创新,才能使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项目:本文属于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度校级项目“网络媒体环境下古代文学作品改编动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16YB3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动画电影动画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动画电影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有修养,不任性
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与劣化趋势解析
动画迷,变身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