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网统筹发展 融合互动创新

2019-11-11杨丽娟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

杨丽娟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对报纸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报纸与网络融合统一,自身也有独特优势。报网融合在报纸的各个环节以不同的方式都可以進行。从现状来看,报网融合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面对不足,报纸要从技术、内容、人才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报纸提高生存竞争力。

关键词:报网融合;机遇和挑战;主要方式;创新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新兴媒介的迅猛崛起,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特征日益明显,网络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冲击和挑战,是自我完善式改良,是革命性变革,还是寻求其他的新路径是走到岔路口的大众传媒所必须做出的选择。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同形态、不同介质的媒体已经打破固有的边界,跨越历史的鸿沟,紧密的和网络结合在了一起,整个报业越来越深刻的处在报网融合、报网互动的浸润、渗透和牵引之中。报媒已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互动性功能,寻求新的传播技术改变旧的传播形态,建立新的传播模式,能够在新形势下立足的新形态,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探索与新型网络融合,使党报品牌与网络强势成功嫁接、互动创新,有效增强党报在新媒体生态下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摆在报媒工作者面前。

1 网络为报纸带来机遇和挑战

作为新技术的代表,网络媒体在制作、发布新闻的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具有传输迅捷,时效性强;多媒体化,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符号系统于一体;互动性强,信息海量;数字存储,容易检索;全息性,高速度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媒体认为互联网为报纸开辟了新的“淘金空间”,促进了报纸质量提升和传播形态完善。然而在真正意义上,网络对报纸的发展壮大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既给报纸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1.1 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增强报纸和受众的互动,培养网络读者,扩大报纸的市场覆盖面,提高传播效能。传统报纸与读者缺乏双向交流,读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只能通过读者来信、读者调查问卷等形式才能反馈到报社,缺乏双向互动。现在,网站信息不仅可供网民阅读、收听、收看,还可供检索、存储、下载、剪辑和转发,使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大大缩短了和读者的距离。

2)利于扩大报纸的宣传效应,增强舆论引导力。将报纸内容放到网上进行宣传,无异于对内容进行了二次传播,一次生产,多次传播,必将报纸原创新闻的影响力和创造力进行了多次增值,延伸出新的价值链,扩大了报纸的宣传效应。而且,网站的内容又有所创新,并不仅仅是报纸的生搬硬套,增强了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

3)有利于报纸“走出去”。网络为报纸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全球影响力。网络传播是无国界的、跨地域的,报纸的信息和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扩大了报纸的生态版图。

1.2 提出的挑战

1)网络的发展使报纸的受众分流,大量读者都被网络夺走,这种冲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明显的。网络的冲击使公众对报纸的接触率降低,使报纸在竞争中遭遇短板。

2)网络使报纸的广告相应的遭遇了分流,使报纸的真实性受到冲击。此外,报纸的著作权也被网络侵害,使其产业价值链受到侵蚀。

报纸要想在新形势下发展自身,就要既利用机遇又要勇敢地面对挑战,这是不可更改的现实,也是大势所趋。

2 报网融合的主要方式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技术越来越先进,网民越来越多,报网融合的手段和方式也层出不穷、日渐丰富多彩,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技术应用型。在网页显著的位置征集新闻线索采访栏目,采用论坛、MSN、QQ、微信、微博、邮件等形式与网民取得联系,与受众沟通交流,引导受众的关注和激情。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让网民收看报纸组织的活动,并能让其感受到采访现场的气氛,调动网民积极性。

2)多媒体应用型。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符号系统的优势于一体,同时还可以生成平面、三维动画、多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环境等不同形态,实现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网络记者可以在利用多媒体输出网上视频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附加文字稿件等,改变了以往的传播形态,提高了传播效率。

3)受众参与型。在报网融合的新形势下,受众和报纸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在上网读报看信息的同时将自己的意见以不同形式反馈给报纸,读者还可以发现提供线索,向报纸提供稿件,同时根据受众在网上的投票,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性,使报纸和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3 报网融合的创新发展

报纸要想“突围”出去,使报网双赢,就要根据形势趋利避害,在思想观念、经营模式、人才结构等多个方面有所转型和完善。

3.1 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经营思路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网络意识。党报的未来在于网络,报网融合是党报生存的必由之路,在党报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网络意识,逐步提升党报的网络化生存能力。

2)创新经营思路,加强数据库建设。转变经营思路,以经营管理信息化为方向,在发行管理、广告经营、财务核算、行政办公等方面都要有所调整,以网络化带动报业经营。

3)整合报网的风格和形象。主报和网站同步设计,颜色、字体、图片等方面统一契合,不能悬差太多。在这个前提下突出差异化,针对报网不同特色进行形象设计,从品牌视觉融合切入,使读者和网民能够清楚的高度的认同。

3.2 打造内容品牌,倡导技术创新

1)打造内容品牌,扩展内容资源,强化深度。内容和服务是党报生存的核心问题,“内容为王”, 针对手中的不同需求进行开发利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党报要想在新环境下有新的出路,就要在内容的生产使用方面有所突破。采访质量要不断提高,内容有个性和特色,有思想有新意,实现内容的不可复制性。

2)倡导技术创新,开发数字技术,整合新兴媒体。技术方面的不足是党报报网融合存在的首要不足之处,在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党报应积极加强与网络公司、电信公司、科研单位以及境外同行合作,互联网服务供应业务和内容供应业务均已对媒体开放,党报应利用这个契机发展自身。要做到技术成熟,党报还应发展数字技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符号系统的优处于一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传播于一体,互相合作,共同开发,实现网络、媒体、通信三者的大融合,打造出全新的融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数字媒体平台。

参考文献

[1]刘伯贤.党报的数字化转型[J].传媒观察,2007,(8):18-19.

[2]报网融合有前提更需方法[M].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

猜你喜欢

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思考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