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问题及对策

2019-11-11马启蕾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组训官兵部队

马启蕾

摘 要:军事体育训练是发展和完善官兵身体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和锻造官兵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人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对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基层部队在军事训练方面以及科学组训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并缺乏科学组织军事体育训练的理论和人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

军事体育训练要突出其军事特征和军事目的,必须与军事斗争准备的时代要求相适应。随着军队使命任务进一步拓展丰富、战场环境条件进一步复杂苛刻、实战化训练进一步从难从严,对军人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军事体育训练。

1 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的现实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盲目认为现代战场环境不再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个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不再是单纯的依靠体力格斗和刺刀厮杀,军事体育已不重要。有的训练“两张皮”的现象,训练计划内容、时间等充实,真正执行出现打折扣、漏训、不训,自欺欺人。还有的存在“消极保安全”思想,不能正确看待训练伤问题,对一些强度大、风险大的课目不敢训,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大大制约了单位训练水平。

2)内容设置不合理。基层部队虽然越来越强调军事体育训练的丰富性、全面性、趣味性,但身体素质的结构平衡却更容易忽略。主要表现在:练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的多,练负重深蹲的少,导致下肢力量偏弱,瞬时落地冲击半月板易损伤;练哑铃弯举的多,平举的少,导致上肢内收、外展不足,大范围活动肩关节易脱臼;练长跑慢跑的多,练短跑快跑的少,导致无氧耐力偏低,连续高强度训练易晕厥。诸如此类,训练伤病大都是由于身体素质能力不平衡,机体向相邻关节或肌肉代偿负荷产生的。基层的军事体育训练内容往往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官兵按照固化的单一的内容开展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身体素质越来越不平衡,伤病的风险也会逐渐递增。

3)组训方法不科学。有的单位组训方法简单枯燥,不求创新,停留在传统的体育训练方法,不注重热身和整理活动。追求成绩不讲究方法,追求数量不讲究质量,训练“一锅煮”、“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区分层次组织训练,导致基础差的和基础好的一个标准训练。还有就是违背客观规律,不注重循序渐进,而是急于求成,盲目增加训练量,疲劳训练,带伤训练,带来极大训练风险,从而影响训练成绩提高。

4)训练思维不拓展。目前基层部队在军事体育领域的组训思维大都跳不出新大纲的必考抽考课目,对实用技能和岗位实践训练课目关注不够,对未来战场环境所需身体素质能力训练缺乏准备。从训练器材上看,哑铃、杠铃、跳绳等基本素质训练器材较为普遍,泡沫轴、弹力带、筋膜枪等拓展素质训练器材不足;从训练场地上看,器械训练场、400米障碍场等陆上能力训练设施较为普遍,水域能力训练的游泳馆、心理域能力训练的心理行为训练场等其他领域训练场地建设不足;从训练实践上看,常温、常压等一般环境条件下训练开展较为普遍,热环境、高原环境、舰船运载环境等实战条件下训练开展不足。训练的思维没有打开,官兵的拓展素质就得不到锻炼,始终难以突破。

5)落实制度不严格。基层部队有时在组织训练时不能因地制宜,因人施训,而是采取土办法、土政策,不能依法组训,按纲施训,自主意识强,随意性大。训练安排不合理,成绩提高不明显,伤病却一大堆。还有就是训练原则不清晰,基础体能、专项体能阶段性区分不明显,在落实计划上,认为与工作矛盾突出,随意占用训练,难以保证计划的落实和训练的质量。

2 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的问题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通过专门组织开展针对性教育,运用现代战争的例子使官兵端正对军事体育训练的认识态度,让官兵明白扎实的军事体育训练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高度的政治觉悟。基层党委是基层部队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负责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部署,必须要加强对军事体育训练工作的思想重视和组织领导,把军事体育训练工作摆在专业技能训练同等地位来抓,汇聚各层级军事体育训练工作专职和兼职人员合力,把基层军事体育训练推向更高水平。

2)注重科学组训,提高训练效益。训练的计划要合理,在负荷上先小后大,在内容上先易后难;准备要充足,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减少训练伤的发生,运动后整理放松有助于身体快速恢复,减轻疲劳程度;训练的节奏要适中,训练中组训者要避免频繁地提要求、做思想工作、调整队形,以免减少有效练习的时间,影响训练效果。

3)加强学习培训,建强训练骨干。与时俱进地培养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军事体育训练人才,为科学组训施训提供服务保证。基层部队要组织全体官兵认真学习理解新大纲,按照课目要求学好军事体育概论、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训练伤病预防等理论知识,执行新的军事体育训练教程,做军事体育训练的积极参与者;每年选送部分人员参加军事体育参谋和军事体育骨干培训,熟悉掌握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原则、形式方法、计划制订、效果评价,并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实际,加速推进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化、合理化进程;组织军体教练员培训,各单位全面覆盖,力争做到基层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高效。

4)完善训练保障,全面协调发展。加大军事体育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补充完善力量类和技能类训练设施器材,依据地形条件,分散修建室外训练场,对于营区较小的单位,要最大化去除不必要的生活设施和美化绿化氛围,进一步加大训练经费投入,维修更换补充训练器材,确保训练场地齐全、设施完善、器材配套满足官兵全天候训练。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群众体育活动。把经常性的健身锻炼与有组织的小型业余比赛结合起来,每年组织军体运动会,广泛普及、人人参与。

5)开展宣传引导,落实奖惩制度。把军事训练作为常态“双争”评比的重要内容,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创破记录和培训式比武活动,将训练成绩作为评功评奖、调职晋升的硬性指标,对涌现的先进典型要及时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官兵崇尚训练典型、学习训练典型、争当训练典型,浓厚争先创优的氛围,更要严肃对训练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处,始终保持见到就批、露头就打的狠劲韧劲,以严肃的惩处推动实战化训练向实处走,不断强化练兵打仗的行动自觉。

6)加强保护措施,确保训练安全。组训人员要在训练前反复强调动作要领,注意事项、训练纪律,坚决杜绝官兵未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人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自行开展训练。要逐步适应加量。在坚持不懈地抓好力量、耐力練习的同时,避免急于求成,超负荷训练,疲劳训练和带伤训练问题,使官兵循序渐进,稳步提升训练成绩。要完善保护措施。训练前,根据体能训练科目,制定安全措施,认真检查训练器材和场地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训练中,要安排专人对参训人员进行保护和帮助;训练后,要及时了解参训人员的身体状况,防止身体出现不适;医务人员全时保障,确保第一时间果断应对突发问题。

3 结语

改进和加强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是全面建设的现实需要。只有真正正视存在的问题,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训练投入,创新训练方法,规避训练风险,有效推动基层部队军事体育发展。为实现“能打仗、打胜仗”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运龙.论军事体育训练的发展路径[J].军事体育学报,2016 (1).

[2]赵腾飞,王雷,杨金鹏.基层部队军事体育组训员培养初探[J].军事体育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组训官兵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学员队干部在课余体能组训中的作用分析
95式自动步枪精度射击的组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