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9-11-11武兰江刘平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武兰江 刘平

摘 要:围绕本科及高职学校《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环节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实践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LZY17474)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传动与控制技术成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即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和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取代模拟控制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1 应用型教育教学实践的探讨

目前大部分院校学生对变频器的课程学的比较吃力,主要原因是变频器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两者不能很好的结合,那么这门课可以说你就没有学会,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理念已不再适用,我们采用将两者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工程项目结合,将变频器课程分成若干实用性较强的项目,项目下设有任务,推动学生完成每个任务,最终完成各个项目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真正学会本门课,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改进变频器课程的教学方法必将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

根据毕业生信息反馈情况,目前涉及变频领域的毕业生为数不少,但他们对变频技术相当生疏,在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均相当缺乏。随着变频技术的不断推广,相信有更多的毕业生直接面对变频器,故在电气类、机电类教学中改进变频技术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如何形成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又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2 正确定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变频器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也日益凸显。各个高校都把《变频器原理与应用》作为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1 专业能力

1)能够了解变频技术在实际中的主要应用。

2)能够了解变频器的工程应用实例。

3)能够掌握变频器的类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通用操作、参数设置等。

4)能够掌握变频器的基本运行项目和操作。

5)能够掌握PLC与变频器组成的调速系统运行项目及操作。

6)能够熟悉变频器的选择、安装、调试与维护。

7)能够理解U/f控制方式的变频器和矢量控制方式的变频器的控制原理。

2.2 方法能力

1)具有独立学习获取变频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

2)具有独立动手实践获取正确操作变频器的能力。

3)具有独立制订工作计划与组织实施的能力。

4)具有根据实际设备搜索、查阅变频器相关技术资料,并利用技术资料学习相应变频器知识和操作、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2.3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社会沟通能力。

2)具有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5)具有明确的岗位责任意识。

6)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3 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经过调查,学生的就业企业需要的变频器人才不仅仅要在变频器的技术理论上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要掌握变频器的模块构成,熟悉常用电路及基本原理。了解变频器与电机的关联知识,重点在变频器的操作、维修和保养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根据社会需求,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会用变频器、会调试和维修相关控制设备。

3.1 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

现在对于《变频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的讲授学习,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组成。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经过调研发现,无论是独立开设实验教学,还是教学任务开放的实验教学,都不外乎动手实验、组合实验、模拟实验、研究性(探索性) 实验等几种实验方式,并没有真正做到与生产项目相结合起来。

3.2 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开展“项目为载体、任务为依托”的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变频器实验室进行,让学生“百闻不如一见”、“观摩不如实地动手”,项目的完成注重于增强实践性、靈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一个个与企业相关联的可以实现的任务,将变频器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掌握,强调“应用”。

开展“变频器-PLC兴趣班”活动。促进考级通过率,同时也为学校参加省、市级的竞赛,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开展校内比赛,浓厚整体学习气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展示了学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在校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之成为各所学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

积极将优秀作品申请专利,促进其转化为生产力,为学生的就业增加砝码。把专利申请引入课堂,鼓励学生把富有创意、有一定市场开发前景的作品申请专利,这些作品不但受到了企业的青睐,也为毕业生就业增加了砝码。为保护学生的创意实践,在教学中引进专利知识,使学生的创意进入生产一线。

4 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自编教材的特点:编写的教材,主要结合实验室的设备,利用模块化能力培养方式进行编写,结合目前企业的用人标准与规范,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收集目前工厂企业在变频器的应用及维修的普遍问题,汇总为应用知识集锦手册。

5 结束语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变频器作为无级调速的优秀控制设备,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变频器应用技术》这门课就是要给企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要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探索,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出符合“新工科” 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

武兰江(1981-),女,汉族,辽宁凌源人,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辽宁工学院,硕士。就职于大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和电机控制方面。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