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019-11-11刘妤豆刚身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公路施工技术

刘妤 豆刚身

摘 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良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相应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够为实际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日常运输和生活需求也由此发生改变。因此,农村地区需要加大力度建设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需要严格落实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保障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一步发展农村公路。

1 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前期准备

1)拌合场选取。拌合场的设置需要符合钢筋加工、供水、供电、混凝土搅拌及运输、原材料的储运等使用,平面布设尽可能紧凑、避免占地过多。主要操作如下:拌合场需要保证养生、清洗、搅拌及生活用水,而且要保证水质的干净;拌合场应当保证足够的电力供应,从而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拌合场应具备能储备10~15d施工所需原材料的场地,且对各种材料之间需设置隔离设施,分仓堆放并设置对应的标识牌,避免出现混杂的现象;另外,农村公路受运输条件限制,大多采用农用车运输混凝土,故拌合站到施工现场运距应控制在5~6km以内。

2)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及控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前对路面混凝土所用砂石等原材料的强度、有害物质含量、级配及含泥量等进行抽样检测,对水泥的抗压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及细度等进行逐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计算确定设计配合比,同时在充分考虑施工变异性和砂石料含水量等因素的前提下,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需提升5~10kg进行现场试拌试铺,至混凝土28d(至少7d)龄期时满足设计对耐久性、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等要求,方可确定为施工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及拌和,并做好抽样检测及动态分析和控制。

3)路基修整及检测。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或路面基层的压实度、强度、平整度、标高以及宽度进行相应的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开始面层施工;路面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或路面基层造成破坏的要及时处理,保证路基稳定不出现与路面脱空现象,确保公路施工质量;要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放样,定位边线和中线;路线两旁需要设置水准点,以便进行后续的复核工作,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勤测、勤校,在路线线型、横纵坡等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偏,从而满足设计的要求。

2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施工技术

1)基层准备、模板支立。(1)基层准备。需开展洒水养护,并做好压实前的精细整修、压实后的刨平和铲除隆起,如出现摊铺差错,需采用高处铲除、低处加厚硅混凝土面板的措施,不可开展薄层添加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两次基层洒水处理,降温、湿润为处理的主要目的。(2)模板支立。在完成路面基层清扫后立模,需保证模板安装顺直、平整、稳固且无扭曲,相邻模板间不应出现高低错台、前后错茬、底部漏浆等现象。为保证模板可满足后续施工要求,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安装模板,模板的脱模剂(混凝土拌和物接触面)涂刷、接头的塑料薄膜密封也需要得到关注。

2)拌和运输混凝土。利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路面混凝土,在拌和之前,需要根据施工配合比稱量配料水泥和砂石材料。在拌和时,需要抽检拌和质量。同时,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砂石材料含水量等,严格控制水灰比,以保障施工混凝土质量。此外,在搅拌过程中,要持续搅拌90s以上,以保障搅拌的均匀性。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运输混凝土,提升混凝土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在运输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如充分考虑施工进度、质量要求及运输距离等。在运输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混凝土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外界因素影响运输过程。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浆问题,需要将帐布覆盖在车厢上。在夏季,要将运输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冬季可以放宽运输时间,但也尽量控制在90min内。

3)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摊铺属于农村公路施工的关键环节,该环节可细分为布料、振捣、整平、饰面、拉槽,施工技术要点如下所示:(1)布料。需派专人指挥车辆进行卸料,同时需保证布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布料的松铺系数需通过试验确定,多数情况松铺系数在1.10~1.25左右。(2)振捣。需使用2根振捣棒组沿待振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振捣过程需避免出现欠振、漏振问题出现,路面边角、内部、板底等处应成为振捣环节的重点关注对象。为进一步保证振捣质量,振捣棒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表面不再泛水泥浆或冒出气泡为限,一般情况下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s,同时振捣棒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cm、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cm。(3)整平。整平需使用整平机,作业单元长度控制在20~30cm为宜,同时需保证振捣与整平的间隔时间控制在15min内。

4)混凝土振捣。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需要采用三相电50型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振动棒按不大于50cm×50cm网格逐次插入振捣,插入方向与路面成30°~45°夹角,插入深度离基层3~5cm,采用轻插慢提的方式进行振捣;振捣时间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严格控制,以每个震动点拌合物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出气泡为宜,但振捣持续的时间不能过长,避免出现过振;振捣棒要满幅振捣,且与模板边缘位置的距离不能超过200mm,同时在振捣过程中还有要避免与拉杆、传力杆、钢筋和模板碰撞。

5)压纹。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采取压纹的方式进行抗滑处理,压纹深度控制在2~3mm;针对陡坡等特殊路段,压纹深度要控制在4~5mm。压纹过程中,如果压纹器无法满足重量要求,可以通过配重加深压纹深度。在陡坡位置,可以利用压纹格栅完成压纹,控制压纹格栅的间距在8~12cm。如果抗滑纹路比较宽,且具有较多边缘缺口,可以利用刻纹机实施混凝土压纹,以形成均匀的纹路,保障抗滑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损坏路面,提高农村公路的行车舒适性。

6)养生。对已经完成铺筑工作的混凝土板,为了确保路面混凝土抗磨耗性能、耐久性及强度,要及时进行养生。养生一般可通过将草帘、麻布、土工布等保水性较好的材料覆盖在混凝土板表面,均匀洒水数次以达到养生效果;或者采用养生剂进行养生。但为了简单易操作且节约成本,可采用覆膜养生,即将塑料薄膜覆盖于路面上即可,期间注意将薄膜接缝搭接好,让混凝土自身蒸汽养护。养生持续的时间为28d,至少不得低于14d,而且要特别注意前7天的养生。

7)接缝处理。主要包含如下接缝处理要点:(1)施工缝。需在每天摊铺结束后设置与路中线垂直、与缩缝重合的横向施工缝,特殊情况导致施工缝无法与缩缝重合时,需采用设螺纹传力杆的企口缝形式。(2)横向缩缝。需采用等间距布置的方式布置横向缩缝,且最小板长不小于板宽、最大板长不大于6m,横向缩缝一般采用切缝法施工,施工过程需将切缝时间控制在24h内且切缝深度控制为1/4板厚。(3)胀缝。一般情况下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需每隔500~700m设置一道胀缝,同时需要设置传力杆和胀缝板。

3 结语

在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科学使用施工技术,增强农村公路的质量,为车辆的正常通行提供便利。具体来说,应重视原材料的选取,做好各个施工环节,对原材料性能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施工流程,增强施工的规范性,保障公路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洪沛.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监督分析[J].科技视界,2019(5):253-254.

[2]金凯.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195-196.

[3]田雪松.浅谈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8(25):27,29.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公路施工技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浆病害防治对策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