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9-11-11谢建超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化学教学

摘 要: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有所欠缺,如何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化学教学经验和学生课堂实践效果进行展开分析。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积极性

Abstract: The motivation and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lacking. How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and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s an issue that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explore consta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chemistry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effect of students classroom practice.

Keywords: Chemistry; Teaching; Learning enthusiasm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思考,并能持久的保持这种兴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初中化学课程为例,并结合作者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效果,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1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什么?

初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似懂非懂的心智状态,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比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一节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展现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等问题,让学生形成一个爱护水、珍惜水、节约水的意识,为我们三大攻坚战中的“防治污染”助力,为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拥有绿水青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此层面上,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1.2 挖掘深层欲望,激发学习动力

笔者所执教的学校,属于农村中学,学生大多都是农民的孩子。他们很多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们渴望去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教师可以支持和鼓励学生持有这种想法,为自己的学习注入不竭动力。

2 理论联系实际

只有有用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有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 课堂上注意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

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讲的形象具体。比如,在讲授“原子结构”这部分内容中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图时,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为什么要这样分层排布,这事我们就可以将这种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比方成学生排座位,先排满前面的座位,再另起一排,排后面的座位。如此形象具体,学生一听即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趣味性情境教学活动,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对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1]。

2.2 课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布置一些学生课后可以个人或小组完成的课题,让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需要自己用心学,好好学。同样,以“爱护水资源”为例,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任务,让他们4人一组,收集我们身边的一些污染水资源的现象或通过网络了解污染情况,将所收集的资料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写一篇《水污染情况调研报告》,发到我们的班级微信公众号,对写的好的小组给以表扬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以致用。化学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班级而异,加强化学、社会生活及生产的联系,通过形象深动的实际案例、生活小事强化知识,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3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提供了诸多的实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进行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分组动手实验。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分组合作实验,可以让学生切实的看到、感受到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也可顺利将自己看到的现象描述出来,得到相应的结论。从而让学生记忆和认识的更加深刻,其效果比被动、机械的背一些实验现象和结论要好的多,避免了死记硬背的枯燥和乏味。

4 教师注重个人魅力的培养

当学生喜欢上某一个教师的话,学生会有兴趣和意愿去听这位老师讲授的课,所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其个人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掌握教育的艺术,对所授的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还要广泛的涉猎音乐、体育、艺术、文化等多面的知识。了解学生喜欢和关心的事物,做到和学生的无障碍沟通。让学生敬佩教师的渊博知识和广泛爱好。另外,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多媒体教学以成为常态,多媒体教学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示,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实用多媒体,通过自己高超的多媒体演练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3]

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有涵养,充满热情和激情的教师。以此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教师个人和学习的喜爱。当学生知道为何学习、喜欢这门课、喜欢这位老师,自然而然就能够主动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学习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59-160.

[2]乔金锁,刘燕,刘冷.制约高中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化学教育,2011,32(01):52-54.

[3]王祯德.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6(35):96-97.

作者简介

谢建超(1969-),男,本科,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化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