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探究

2019-11-11钟月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职业技能实践

钟月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它培养的人才需要迅速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密切相关。因此课程内容必须以完成企业工作为导向,于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进行的课程内容的实践的方法也是高职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与探究,供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借鉴。

关键词:工作过程;职业技能;内容开发;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依托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712094);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9年度第二批校级创新强校工程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NY-2019CQ2KC-22)。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的背景

基于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教高【2000】2号文明确指出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专业教学计划。[1]专业课程的教学更要以岗位应用为目的,加大技能培养力度,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训内容以及实践时间,提倡实训课程在需要的情况下单独设置。

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領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它们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非常合理,[2]根据这些方针政策对课程进行科学的定位,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四条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4]同时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5]”这两份文件明晰了专业课程建设思路,指明了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的意义

在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用人单位无人可用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其根源在于教育与用人要求的脱节,关键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完成实际工作过程的能力,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开发迫在眉睫。

以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与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能促进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风景园林设计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体验、实现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习领域的划分与更合理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实现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习情境的创设,将学习情境按文件编制、岗位任务、工作对象、操作流程等形式进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与实践势在必行,它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方向、是实现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本专业岗位技能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目标的重要途径。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知识点分散,与实践技能点不对应,不具有关联性;在教学组织上缺乏灵活性,与实际企业生产环境差别大,不存在分工与协作,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在成绩评价上方法简单,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现代化企业对职校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自主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使毕业生最终能够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直接导致其不能够培养出适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不断地在探索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涌现出现代学徒制、教学做相结合、校企合作等等办学理念,但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突破性较小,大部分应用传统教材。而传统教材普遍存在知识点分散,与实践技能点不对应等问题,使教学改革的实施受阻。综上,传统的教学法是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的,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建设专业,如何进行专业与课程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开发

3.1 课程开发与改革的目标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真实具体的工作,获取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要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这就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学校必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实施教学,同时也必须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模拟实训场所的建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关键条件。

3.2 课程开发的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教学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教案、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与专业技能模块式划分。

3.2.1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预决算、园林植物栽植养护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设计并绘制各类园林景观图纸,能进行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和后期植物养护,具有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在生产企业一线从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能型、应用型园林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毕业生在城市园林企业、建筑企业、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就业。主要就业岗位:园林绘图员、助理园林景观设计师、园林景观设计师。

3.2.2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主要为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艺术造景手法与技巧、园林色彩与构图、静的观赏与创造、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训练等内容。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廣场、居住区、道路绿地、滨水绿地、单位绿地等公共空间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行为、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设计,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素质、空间想象与空间组织能力。

3.2.3 教学方法

探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式。具体包括高职院校本专业课程的内涵;课程建设的概念和方法;课程建设的逻辑出发点;课程体系内课程的相互关系,影响课程建设的诸因素;本课程建设可借鉴的思维范式以及在此范式界定下的建设平台。教学知识全部案例模块式教学,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建立实际或模拟工作环境,把工作技能带到教学中,教学中“教学做”相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教学,深入浅出,实际案例回到专业理论。

4 课程考核体系

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建设,如何建设学生便于理解学习、掌握工作过程、适应社会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内容是本课题的重点,课程考核中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纪律和职业素养、解决工作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课程学生考核主要内容和权值为:课堂纪律与考勤(20%)、平时实践成果(40%)、平时表现与创新(10%)、期末综合任务考核(30%)。教师考核通过教务处、教研室、学生三个渠道评价,主要考核内容与权值为:教案与授课计划(20%)、课堂管理(20%)、课程教学过程实践与创新(30%)、学生抬头率到课率(20%)、师风师德等(10%),主要考核授课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按照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课程效果是否良好、课程内容是否符合企业行业工作过程需要要求等。

5 实施方法

5.1 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步骤模式。构建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由此形成本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最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对学习领域进行学时的分配,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的纵向排序应符合学生能力培养规律、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职业能力由低到高排列;每个专业学习领域中学习情境的设计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元素。

5.2 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办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组织主要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教学环节。

5.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任务训练、能力目标为三原则,以实现技能、知识—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采取的形式有示范教学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5.4 保障措施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开发与落实,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实践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首先,需要学校根据教学需求建设满足于教学需求的教学条件;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掌握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岗位认知、在岗学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条件;第三,师资队伍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教师为主;第四,建立健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6 结语

总之,只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顺利实施,才能培养出满足于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开发在于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实施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的实施要从学校投入、校企合作、教学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教高【2000】2号文;2000.0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09.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

[5]《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2007.04.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职业技能实践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