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慕课教学新模式初探
2019-11-11田毅
田毅
摘 要:在“互联网+”的战略发展政策指导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创新发展的浪潮当中,商法教学也不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使自身不断深化与进步。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它所提供的无限信息资源。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有助于学习视野的开拓、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存在上课环境缺乏情境刺激、缺乏面对面教学指导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在线交流、实施双向互动。
关键词: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是扬州大学教改课题“Seminar教学方法在人力资源学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评价”(项目编号:YZUJX2017—62C)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 “互联网+”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概述
过去几年来,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在互联网上大爆发,给全世界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一场教育的大变革。以Udacity、Coursera、edX为代表的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机构迅速席卷全球,慕课热潮持续升温,世界各国都加快推动了慕课平台开发、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在政府、企业、院校、教師、学习者多方面的积极参与推动下,国内和国外的慕课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都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慕课(MOOC)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的网络化教育载体,由于他们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动摇了校园对教育的垄断地位,使知识高等教育逐渐转化成大众教育,因而受到了大众普遍的关注与支持。继美国 Udacity、Coursera、edX三大慕课平台的成立,我国的诸多高等院校也紧随其后,使得国内的慕课平台也陆续上线,清华传统的学堂在线(xuetangx)、北京慕课科技中心的慕课网(imooc)、上海的酷学习(kuxuexi)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慕课平台。
2 “互联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1 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零门槛
现代网络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互联网+”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新模式打破了人力资源教学的垄断地位,让人力资源教育逐渐从高等教育、系统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人力资源的门槛慢慢降低,不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法学爱好者,如果对人力资源感兴趣,只要拥有一台可以连接网络的电脑或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自由搜索自己需要的人力资源课程,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2.1.2 网络课程的突出性与针对性
网络课程的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疑惑与所需的内容自主上网查询与学习。比如微信人力资源教学的细致讲解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自己的求知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的自觉性慢慢增强。相反,若是没有针对性的学习很容易出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分散、学习疲劳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打消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突出性与针对性等特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1.3 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性与兴趣感
需求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联网+”背景下,学习者在需求与兴趣的引导下,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海量的教学视频中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或是感兴趣的声乐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挑选式学习。这样要比现实人力资源教学课堂中填压式、强迫性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更能提升学习的动力与学习的效果。应该说,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性与兴趣感,是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所以说,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性与兴趣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有利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2.2.1 网络教学增加了教学时间的灵活性
由于人力资源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灵活学习。同时还以通过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网络教学的形式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境,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教学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2.2.2 网络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地域限制
只要掌握了网络技术就能使网络教学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需求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之间的矛盾。通过在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帖留言来获得专业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听取广泛的意见或建议。如利用微信教学模式,师生可以在微信群里进行互动学习交流,学生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专业信息、汲取多方面的专业声乐知识,还可以通过公共平台进行交流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
2.3 有助于学习视野的开拓
2.3.1 了解最新动态
由于接触不到外界的信息,传统的人力资源教学将学生学到的知识、思维乃至技巧都束缚在相同的框架当中,学生只是根据统一的课本知识,或是教师的讲解,单一的去了解人力资源理论知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井底之蛙”的误区。而“互联网+”背景下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教学新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知识构架,打破了狭隘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做到了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使自己始终了解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
2.3.2 学习最新理念
由于固定的授课信息,传统的教学将陈旧的书本知识,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理念,难免落入故步自封的窠臼。而“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新模式,可以将最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形式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当中,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永远立于时代的最前沿,不至于落后陈腐。“互联网+”背景下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学习最新的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活跃自己的思维、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从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人力资源学慕课教学模式的不足
3.1 上课环境缺乏情境刺激
在传统的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同在统一的时间与空间之下,浓重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这构成了一种教学当中的情境。只要在这种环境当中,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欲望,多年来学生也习惯于这种课堂情境。而“互联网+”背景下得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教学的新模式,使得这种面对面课堂情境消失在虚拟的环境之中。互联网教学是以单独的、主观的方式去搜索自己所需的课程,学习者面对的不再是教师而是屏幕,并且只是单独一人去完成相关的课程,缺乏真实的课堂情境,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更多依靠自身的自觉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望。
3.2 缺乏面对面教学指导
人力资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的人力资源课堂教学当中,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面对面的讲授、学习、沟通、交流。而“互联网+”背景下慕课、手机端APP、微信等教学的新模式是一种人机关系,是人与屏幕在交流,尤其是慕课、手机端APP 等都是提前录制的,就更没有了现场交流的可能性,即便是利用网络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双方交流上的时差与滞后。人力资源教育的抽象性,使得人力资源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面对面的及时交流更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如果没有及时的沟通交流,试图通过简单的统一授课就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存在着较高的难度。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做好学生时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4 对进一步优化“互联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慕课教学的建议
4.1 加強在线交流
名师授课,虽然可以发挥名师效应,让名师的技巧与经验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但并不能解决师生零交流的弊端,于是增进师生在线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并不只是将自己的授课摄录下来,在网上进行传播,而是还有后续的程序,在预定的时间段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虽然是虚拟的空间,但是也将师生在同一空间聚集在一起,进行人力资源问题的解答和探讨,达成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目的。在具体的交流当中,名师可以根据学生特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水平。使得“互联网+”背景下慕课、手机端 APP、微信等人力资源教学的新模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4.2 实施双向互动
网络教学视频多是教授者单向的传播知识,如此一来,就减少了课堂的情景刺激,使得师生关系陌生、疏远。从而发挥不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教学的新模式对于教学的积极作用。网络教学应积极地实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样有助于改变单向学习的弊端,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教授者,让教授者根据反馈信息,完善教学质量。因此,网络教学中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双向互动。这样才能让“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教学的新模式真正为当代人力资源教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