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主流媒体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报道研究

2019-11-11马晓路文铮

对外传播 2019年10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议题

马晓路 文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诸多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党的十九大上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断深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意大利对于我国的相关价值更为突出。因此,研究和分析意大利媒体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报道趋势和特点十分必要。本文选取意大利最有影响力的三家报纸《晚邮报》《共和国报》和《24小时太阳报》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31日时间段内,即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至本研究截止时间内,对相关议题的报道总量、报道议题分布情况、最关注的三大主要议题、报道倾向以及报道倾向性呈现的规律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鉴于外媒对本研究所选取词语和表达的翻译可能存在差异,为确保数据获取的完整性,笔者在检索时充分考虑了同一关键词语的不同译法,这里不一一详述。

关于研究方法,本文对所有新闻报道文本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笔者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民生六个维度,选取“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新发展理念/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严治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十组词条作为检索关键词,通过三种报纸的网站搜索功能得出研究文本535篇。

考虑到意大利媒体针对中国的报道数量较多,本文在考察三种报纸报道倾向性及其报道规律时,采用了等距抽样的方法获取研究文本。具体操作方法为:分别整理三种报纸报道数量最多的三个主要议题的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每三篇抽取一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共获得研究样本118篇。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如下:

一、报道量分析

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此三种报纸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新闻报道共535篇,其中,《晚邮报》171篇,《共和国报》295篇,《24小时太阳报》69篇。从时间上来看,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报道60篇,2014年49篇,2015年58篇,2016年101篇,2017年至2018年4月267篇。总体来说,报道量呈递增趋势,2014年三种报纸报道量均有所下降,2014年至2016年三种报纸增减呈现不同趋势,2017年至2018年时间段内报道量达到顶峰。

三种报纸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且关注度随时间变化不断上升,反映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此外,《共和国报》报道量远高于《晚邮报》和《24小时太阳报》报道量。然而从销量方面看,《晚邮报》是全国销量第一的报纸,《共和国报》销量第二。《共和国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及中国议题关注较多,这与该报一直以来被认为的“温和左派”的政治立场或有关联。

二、报道议题分布

为了清晰呈现三种报纸在研究考察期间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十大议题的报道比例及在十大议题报道量上的差异,笔者将研究数据绘成饼图(图1)。

如图1数据所示,三种报纸对“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道比例分别为30%、28%、13%,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报道比例为9%,对“新发展理念/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报道比例为8%,对“从严治党”的报道比例为5%,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的报道比例为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报道比例为2%,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比例为1%,仅有两篇文章报道“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记为0%。

尽管此三种报纸报道数量最多的三个议题都是“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和国报》对“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议题报道量占该报报道总量的64%;《晚邮报》对“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议题报道量占该报报道总量的65%;《24小时太阳报》对“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道量占该报报道总量的71%。

然而在各个报纸内部三大议题的排名顺序却各不相同。《共和国报》报道数量最多的议题是“中国梦”,《晚邮报》报道数量最多的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24小时太阳报》报道数量最多的议题是“一带一路”。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三种报纸在各自的历史发展沿革中,形成了不同的报道风格和对内容的侧重。例如《共和国报》多倾向于政治局势的分析;《晚邮报》重事实发掘,语言简练;而《24小时太阳报》更偏重对财经内容的报道,目标受众也多为各领域专家,报道在理论层面更加深入。其次,专栏记者个人的风格和立场也不容小觑。例如,《共和国报》2017年刊登了几篇深度报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这些报道均出自记者丽塔?法蒂古索之手,在报道的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态度。最后,由于意大利民众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了解有限,因此在报道相关内容时,报纸和记者倾向于寻找便于翻译、易于理解、容易同传统中国文化产生联系的内容,这样做也有利于增加该报的“点击量”。“中国梦”(经常同“美国梦”产生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词同中国产生联系)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都符合以上特点。另外,意大利媒体对中国军事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國”和“开放型经济”也十分关注。

三、主要议题报道内容分析

鉴于此三种报纸对“一带一路”“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议题的报道量占据了十大议题报道总量的绝对多数,笔者选取此三种报纸对三大议题报道,结合新闻框架分析理论,对其报道内容做具体分析。

(一)“一带一路”

2015年,此三种报纸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量陡增,共有12篇,2016年为37篇,2017年至2018年4月为69篇。这一报道规律基本上也与“一带一路”倡议从雏形到实施的时间主线相吻合,表明了三种报纸对这一议题显著性的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最初于2013年提出,2015年完成顶层设计,国家开始密集推介、出台相关政策。2015年2月“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召开;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阐述“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政府也制定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被列入“十三五”规划;2017年2月,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访华,2017年5月意大利时任总理真蒂洛尼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媒体讨论中意“一带一路”合作,报道量随之达到峰值。

此外,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及其背后的意图也是这三种报纸的一大报道层面,该类报道有的将“一带一路”倡议解读为中国雄心勃勃的全球称霸计划,也有的报道持正面立场,认为“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

(二)“中国梦”

在对“中国梦”议题的报道上,此三种报纸在5个时间段内的报道量分别为39篇、38篇、19篇、23篇、25篇,报道量变化不大,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时间段内报道最多。中国梦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但三种报纸开始大量报道这一理念则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习近平系统阐述中国梦之后。从中国梦议题报道的内容看,三种报纸的报道切入点主要联系中国梦与其他议题,如中国梦与环境问题、中国梦与个体不幸遭遇、中国梦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等,其中不无讽刺和曲解意味;另外,经常将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比较,其中不乏“中国威胁论”的影子,这类报道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时间段内,例如:《晚邮报》2014年11月11日的报道称,习近平解释说,中国梦已经成为亚太梦。也就是说亚太即将成为一个新的集体,拥有同一个目标,北京做好了领导的准备。

然而,从2017年开始,随着中意政府间高层互访次数增多,对中国梦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如:《24小时太阳报》2017年12月19日的报道称,中国的目标十分清晰且可行:实现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实现个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促进全世界的繁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此三种报纸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道总量为87篇。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底期间,报道量为11篇,报道多以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为新闻背景;中间三个时间段内报道量分别为4篇、8篇、19篇,报道量较少;在2017年初至2018年3月底期间,报道量为45篇。

三家报纸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道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分析未来中国的发展局势,进一步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局势(以中国和美国为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发展沿革联系起来,但内容偏介绍性,鲜有深度报道。

四、三大主要议题报道倾向性分析

为了考察此三种报纸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主要议题的报道态度,笔者对以等距抽样方法所获得的118篇文本进行了倾向性分析,并将研究数据绘图如下(图2)。

圖2数据显示,这三种报纸在对“一带一路”“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报道中,所持客观、负面、积极态度占比分别为55%、39%、6%,积极和客观态度共占61%,高于负面态度占比。

为了考察三种报纸在报道“一带一路”“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分别所持的态度,笔者将研究数据绘成如下表格(表1)。

表1数据显示,《晚邮报》对三类议题报道总倾向性为:积极5%、客观45%、负面50%。在对“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议题持客观态度报道占比分别为77%、55%,高于持负面态度报道占比——15%、36%,而对“中国梦”持负面态度报道高于持客观态度报道占比。

《共和国报》对三大议题报道总倾向为:积极8%、客观58%、负面34%。该报对“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议题持客观态度报道占比分别为84%、64%,高于持负面态度报道占比——5%、29%,而对“中国梦”持负面态度报道高于持客观态度报道占比。

《24小时太阳报》对“一带一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客观态度报道占比分别为89%、80%,均高于持负面态度占比,对“中国梦”持客观态度占比低于持负面态度占比,分别为29%、71%。

有关中国议题的报道,一般由驻华和非驻华记者完成。外媒驻华记者对中国往往有较为全面立体的认识和理解,与非驻华记者对中国的报道相比,对中国的报道理应更加客观。基于此假设,笔者结合上文的“报道倾向性”数据做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表2)。

表2数据显示,与笔者假设相反,与非驻华记者相比,三大报驻华记者持负面态度报道量高于持客观积极态度报道量。

五、结论

尽管我国始终对外宣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然而,不少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仍存在曲解或误读,炒作中国国内负面事件,视中国发展为威胁,认为中国在推行新殖民主义。究其缘由,既有西方对中国惯有的政治偏见,也存在我们自身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对外阐释不足的问题。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利用媒体外交手段,加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国际传播,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一,加强对“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等外媒重点关注议题的对外解读,重点针对议题报道中的负面报道加强阐释。除经济和政治层面外,更多关注文化领域,如外媒比较容易关注的电影。

第二,加强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对外全面解读。三种报纸对新思想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三四个议题上,而对“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少数且重要的议题几乎不提,而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等议题的关注也会产生一些误读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媒会根据本国国情更关注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外媒更容易选择能与以往历史事件或者词汇概念产生联系的内容。因而,新思想的国际传播可在政策和理念翻译和解释方面多下功夫,同时,在少数报道议题上找到议题与外媒、外国读者关注的契合点。

第三,加强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对外深入解读,主动设置议程,增强思想解读的新闻性。我国国际传播媒体应主动设置议程、积极挖掘可以结合新思想传播的新闻,增强思想解读的新闻性,使之在海外读者脑海里更形象、具体。

第四,加强同外媒驻华记者沟通,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理解和报道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外媒驻华记者作为深入新闻一线的报道群体,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呈现和解读将直接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因此,我们应加强同这一群体的良性互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国、客观报道中国。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G20峰会国家对外传播理念与機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ZDA21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8版。

2.Xi Jinping. Governare La Cina. Firenze: Giunti Editore, 2016.

3.顾洁、黄若鸿:《超越刻板:意大利媒体呈现的中国形象——以〈晚邮报〉涉华报道为例》,《当代传播》2018年第3期。

4.付卓:《框架理论视阈下意大利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研究》,《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5.马越、靳帆、王丽丽、卞凤莲:《意大利主流报刊媒体的中国形象研究》,《明日风尚》 2017年第6期。

6.叶自成、李定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国际传播路径初探》,《对外传播》2016年第3期。

7.陆佳怡:《媒体外交:一种传播学视角的解读》,《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4期。

8.白佐良、马西尼著:《意大利与中国》(萧晓玲 译),商务印书馆2002版。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灯塔颂歌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露胎印花罐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