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
2014-11-28丁威陈剑
丁威+陈剑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本文从中国发展主要问题入手,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等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深化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8-0017-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具有典型的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特色,对当前中国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国家治理与引导作用。本文对习近平执政理念与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深化认识和研究。
一、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在向大国迈进,实现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既积累经验和发展基础,也曾走过弯路,积累了宝贵教训。总体而言,一方面,中国发展有世界各主要大国共同经历的一般规律,也有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世界大国发展经验及中国问题简析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经历东西方文明、尤其是近现代等历史交融与发展,先后造就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九个不同时段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与演变的大国。当前中国,在经历了近现代的落后挨打、百年耻辱等之后,在中共与社会各界各方力量的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的进程中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大众一道,经历了建国之初的百废待兴、经历了建国之初的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困难和错误,在改革开放中把新中国带进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步入“大国崛起”的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道路,开始深刻的影响世界,发挥大国作用。中国要真正成为大国,发挥大国作用,就必须研究和学习世界各个“大国”的发展经验。
经济羸弱无大国,各个大国的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经济基础之强大,在其所处时代稳居世界前列,比如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尤其是借助大航海开拓大量殖民地之后,经济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使之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成为盛极一时的世界超级大国。还有当今美国在一战二战战争横财及二战后科技文化尤其是现代科技如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之后,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中国在经历多年的发展之后,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中国成为真正世界大国,实现大国崛起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经济基础,但是从人均财富和经济实力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潜力要挖,才能支撑未来的民族伟大复兴。
政治紊乱无大国,政治动乱难建大国。大国的发展,从内部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地区均衡、国家统一、“君民一心”般的干群关系密切,才能形成内部发展合力与外部发展冲力,实现大国崛起。英国、美国、前苏联等在它们发展成为大国的过程中都有强有力的政治精英如丘吉尔、罗斯福、列宁等和其强大和稳定高效的、符合国情的政治运行机制,造就了它们政治稳定与团结,形成了他们发展的良好国内安全环境和外部和平环境,为它们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外氛围,反作用于并促进了各自的经济、文化、军事快速发展,形成并保证了其大国地位。
文化衰败无大国,文化落后难成文明,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都与其文化发展密不可分,无论古希腊文明、阿拉伯文化,还是欧洲文艺复兴,都在所处时代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那些国家的发展,对那些国家的大国地位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催化剂作用。文化繁荣造就了无数文化大家和文化巨匠,如英国莎士比亚、牛顿、亚当·斯密以及德国马克思、爱因斯坦,美国爱迪生、比尔·盖茨等对他们所在的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文化在当前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包容与开放中、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与指导下,愈发焕发中华文化的活力与能量。但也要看到,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如文化名人巨匠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文化作品的质量影响力等需再上层楼,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国的大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动力。
简言之,这些大国的崛起与发展除了自身的先天地理天然优势与条件,更与这些国家自身内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设计的实事求是的“国情符合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宏观治理的有效性、文化的繁荣以及由此引领的国民精神品质的趋优和国民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大国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既有借鉴意义,也有教训和警示作用。总体来看,世界各“大国”自身的发展,除了国运亨通和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形成的综合国力,更有外部的国际环境、所处时代的大历史洪流和其所处时代的规律,虽有借鉴意义,但也不能照搬,也不会对其他的国家的发展起到根本作用。因此,今天中国要谋求发展成为“大国”,必然不能照搬某一大国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简单拼凑这些大国的具体经验,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秉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崛起和大国发展道路。
(二)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中国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任务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成绩斐然,但面临很多突出问题,此处简要从思想精神层面、现实与物质层面两个维度分析。
一方面,思想和精神层面,干部不正之“四风”、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问题突出。
“四风”问题主要是指在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敷衍了事的形式主义、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升官发财的享乐主义和贪污腐化的奢靡之风等歪风邪气,这些问题核心是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问题,是党员干部思想建设不到位的问题,这四风问题最大的危害是危害了党群和干群关系,在我国的道德社会实践中和精神建设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我们当前社会的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现象,不但没有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反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和坏形象,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造成了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言行,也将党置于“脱离群众”的危险境地,长此以往,必将使党失去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也将带来被群众抛弃的最大危险。
除了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外,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力和社会利益驱动下的拜金主义的泛化等,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着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甚至荣辱不辨、廉耻不分的道德败坏的现象。如坑蒙拐骗、作弊造假、自私自利等个人诚信与道德问题,偷税漏税、合同欺诈、骗取补贴等企业诚信与道德问题,欺上瞒下、愚弄百姓、言行脱节、徇私舞弊等政府诚信缺失与官德失范问题,破坏环境、破坏社会秩序等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问题,子女不孝、家庭不和等家庭美德缺失问题,还有社会麻木、见死不救、见义不为、为富不仁等人性冷漠问题,黄赌毒黑等封建残渣泛起等道德问题。简言之,当前,我们的政府信用与道德、公民个人的信用与道德、集体代表的企业的信用与道德、社会单元的家庭美德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不但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人们的思想健康,也会破坏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秩序,更加会影响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效。
另一方面,现实和物质层面,社会矛盾突出、改革积累问题庞杂、利益格局调整艰难等都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客观状况,国家采取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该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过度强求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性,过度强调集体利益等而忽视和弱化了人民个体利益的特殊性、差异性,导致了国家和集体几乎垄断了所有利益资源,也掌控着几乎所有资源的分配与运用,个人利益极大平均化,严重压制了个人利益的发展和个人创造的活力与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所有制的多样化、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利益格局也呈现多元化,这些不断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也促进了个人利益的丰富和实现。这样的新旧体制转轨为人民利益的实现提供了便利,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由于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处于优势的既得利益的参与及其对经济发展尤其是他们对物质资源的掌控和经济规则的影响使得领导行为、干部行为、政策制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正,偏向既得利益者,或者说是偏向政策制定者本身的利益集团,造成经济规则和规范失范、制度缺失、政策不透明、制度矛盾冲突等。
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和大国发展经验看,这一时期都是矛盾突出、利益冲突凸显的非常时期,利益与矛盾关系处理不力势必影响我们改革发展的成就,而且也会影响我们下一步国家发展战略的成败,甚至会严重导致经济衰败,国家发展倒退,功亏一篑。我国在先富后富与共富的战略下,部分人和地区已经先富,当前就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关键时期,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也是差距加剧时期,导致利益问题突出,也带来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矛盾的日益突出、干部群众矛盾凸显、行业利益差距和矛盾突出、不同地区差距加大、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资源分配差距拉大等社会突出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是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既是改革开放的成功所在,也体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的庞杂。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依然需要国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促进矛盾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更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真正实现先富带后富进而达到共富的改革初衷。但在现实和物质利益面前,既得利益者、不同利益集团的顽固不化、为富不仁和部分领导干部为政不廉、执法不公等使得利益格局调整艰难,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出现了很多群体性事件,更加加剧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破坏了党群关系,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命运。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方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化解社会矛盾、调整国家利益格局,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状况,结合国情和世情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方略,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新特色。
(一)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如前所述,中国当前已经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进入社会转型关键时期,进入矛盾解决关键时期。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改革来解决。习近平曾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还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已经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在逐项落实。”[1]他还强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改革涉及的利益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改革涉及到国家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层面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有微观层面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创业、养老、生育等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生活更好,享受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收入等。
从大国发展的经验看,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全的外部环境,才能卓有成效。因此,在改革中,要确保起码的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才能提升改革正能量,才能通过改革来促进国家的有效治理。目前,国内安全形势严峻,出现了影响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等恶性暴力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改革的宗旨,影响了人民的幸福,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必须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也为为民谋利的改革保驾护航。为此,今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了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他强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2]。建立国安委就是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因而,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改革的论述及其深刻思想,改革不但是为民谋福的关键,也是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的改革论述及思想,不但丰富了党的改革开放理论,也为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新方向。
(二)正风肃纪,破除“四风”,保持党的纯洁性
高度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时期新形势下,习近平在党的正风肃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无论是保持“思想纯洁”、还是树立“新三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都反映了习近平在党的建设上“正风肃纪”的主张和要求,都是希望从这些方面来净化党的一些不正之风和污浊之气,恢复苏区好作风,还原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所有这些都对丰富和发展党的自身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3]。他指出,当前“四风”问题的原因,客观上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主观上的“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4],思想上有混浊之气,思想纯洁性不够。习近平强调,破除四风,“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5],发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来让纯洁的思想和理论武器来武装大脑,进而保持思想纯洁。其次,要发扬党的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克服不良文风的“长、空、假”,讲求“短、实、新”,进而通过纯正纯洁的文风净化不良文风和不良文风所导致的不良思想导向和不良思维惯性,保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性。他还特别强调:“纠正不良文风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6]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否则就会出现党性和党的形象的不纯洁问题,就严重会影响和玷污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再次,要发扬党的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的优良传统,保证党员干部真想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这也是党员干部实际服务行为是否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表现,更是党的组织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和行为标杆。第四,要牢固树立正确“四观”,即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思想纯洁性。他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7]针对党员干部政绩观,习近平强调:“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8],政绩观出问题都是党性和思想不纯洁的表现。他指出:“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9]这些论述和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的通过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来树立党的良好形象的“纯洁治党、纯洁建党”的思想,也必将有效破除四风,把党的形象和党员干部行为带向更加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正确道路。
(三)践行和回归毛泽东“群众路线”,缓和干群关系,密切群众联系
毛泽东曾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并提出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带领带领共产党人通过“群众路线”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1]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就是“群众路线”,并用六个段落论述了“群众路线”。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今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不但追求服务人民大众的发展,更力倡群众人人的个性和利益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
当前,无论干部四风、社会道德滑坡,还是利益矛盾突出等,其核心都是群众利益维护出了问题,关键在干群关系不和谐。而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核心的回归和在当前中国的伟大实践和运用,体现着“群众路线”思想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的治国理政理念的立场定位。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特别强调了共产党人“群众路线”的政治立场,代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庄严宣誓:“人民热爱生活,期盼……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西柏坡“四个深刻”重要思想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思想就是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要“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13]。习近平还多次讲话中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头等大事。”[14]“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15]政治信仰和政治路线是立党之根本信仰和路线,习近平所强调的政治路线就是群众路线,政治立场就是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的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之根本思想着力点。坚持群众立场的根本立场,就要求党和国家把群众摆在第一位,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就是时刻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最大的和永恒的追求。这不但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更是由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16]再一次向两岸同胞、向全世界重申并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一贯立场和思想——“群众路线”的为民谋福的思想与不懈追求。
据统计,习近平重要讲话内容中,其反复提及的前10个关键词中“人民”为“561次”[17],加之位列第五的“人民”的同义词“群众”(125次),其出现频率高达786次,频率最高。“人民”和“群众”这两个关键词在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频繁出现,既展现了习近平作为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先进品质,更加鲜明地反映了习近平其本人和其所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立场和定位——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思想,真正将“为人民服务”这一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根本路线、根本立场和根本思想落到实处,也有效缓和了干群关系,密切了群众联系,保持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反腐倡廉,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腐败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最容易影响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的问题,因为腐败就是赤裸裸的与民争利,盘剥百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及反腐倡廉,2013年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强调:“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这是习近平对重提“毛泽东历史周期律谈话”[18]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全党上下的警告,更是对腐败危害性的清醒认识和对党内党员干部的高度警示,如果我们的党和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认真对待,就难以跳出兴亡的历史周期律,必然会使得党和国家走向腐败亡国亡党的深渊,为此,必须反腐倡廉,服务人民,而在全党上下开展的“八项规定”和“打老虎拍苍蝇等”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斗争中,深得人心,深受百姓欢迎,这既是当前最好的反腐,也是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和对群众利益的真正维护。在未来的反腐倡廉斗争中,要按照毛泽东的“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3]的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监督作用,鼓励人民大众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举报等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级各类党员干部进行没有后顾之忧,不担心打击报复的监督,真正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既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之根本着眼点,也是发挥群众力量,通过群众的监督帮扶来增强党的清正廉明和党的权利切实能够“权为民所用”的根本着力点。
反腐败不是作秀,更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保证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廉洁奉公,才能使党保证风清气正的廉洁形象。为此,习近平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9]。针对腐败高发的党员领导干部群体,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讲话和认识、行动,不但体现了中央根治腐败、向腐败全面开战的决心和努力,而且有效遏制了党内的贪污腐败现象,打了老虎拍了苍蝇,把权力关在了笼子里,以实际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戴。
(五)中国梦,新时期凝聚人心的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统战旗帜
习近平中国梦的论述一方面在全党和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凝聚力,树立国家和民族大众的共同目标和方向,不但使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中国梦,也使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有了自己的中国梦,它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融合和交织,深刻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的思想,推进当前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这一重要历史进程而共同奋斗,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激发人民大众为个人的中国梦不断努力拼搏,奉献社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新时期我们凝聚人心和统一战线的巨大成功和号召,并将带来党和国家进入一个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冲击和弱化了以美国西方思维为代表的美国梦一直以来对我国甚至对世界的影响,树立了国家的良好形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力,宣示中国在世界的积极影响和正能量,昭示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成真。如:近日,“英国最大的广告和公关集团WWP集团在英国议会下议院发布《中国梦的力量与潜力》调查报告显示,有92%的受访中国民众知道中国梦,其中八成是从网上获悉。相比之下,只有81%的受访美国人听说过美国梦,而听说过英国梦的英国人只占10%。报告认为,中国人的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交织,中国梦的吸引力未来可超越美国梦,中国将会成为理想国度。”[20]
中国梦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中华民族的最温暖和最大的理想,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实现共同奋斗。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3]那么,中国梦这一我们未来阶段的共同理想就会不坚定甚至动摇。当前,中国梦就是我们的“中国理想”,它既是当前和今后中华民族的梦想和追求,也是我们“中国精神”的指引和集中体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才能把中华民族带向伟大复兴。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但是习近平提出的鼓舞人心的中国人自己的“梦想”,更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目标和理想信念的集结号,必将中华民族紧紧团结在党的伟大领导下,沿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前中国在走向大国过程中的催化剂和强心剂,是中国改革关键时期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家稳步发展的重要指导,这些思想理念体现了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高超运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凝聚人心的价值导向和世界各国国家发展的价值示范。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前中国改革关键时期破解难题、促进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习近平的改革思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导向,他在讲话中曾提到,中国的改革是问题倒逼的,说明我们现行的改革都是目标极为明确的,改革举措是极具针对性的,改革为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改革也不是盲目的,改革还要立足于我们最大的国情,即: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要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来改变我们的落后的生产力现状,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首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做大蛋糕,在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逐步提升人均GDP指数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同时,在改革的进程中,要主动学习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发展和崛起经验,吸取它们的失败教训,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的开展改革,使得改革既能够服务国家发展,又能够为人民所接受所拥护。习近平的改革战略“五大关系”思想是其改革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充分和具体的体现。习近平改革战略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加快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六个方面”,即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的领导水平。习近平这些改革的重要思想和论断,是我们当前中国改革关键时期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明确了改革方向目标和着力点,必将深化改革活力和成效,必将为国家的各项建设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必将推动和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成为促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和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高超运用
习近平的讲话和其治国理政思想处处体现在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高超运用,体现着其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升华与发展,体现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与运用。如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立足中国国情发展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最好诠释;其关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脚踏实地的实干兴邦式的论断与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是辩证统一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和微观思想方法论,也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与统筹兼顾的辩证统一;其关于改革的问题导向思维以及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思维即: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大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中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中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中的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中的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深化改革中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些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用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重点,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来处理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把握新问题、新情况的中心与核心,并有针对性开展针对实际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实践,谋求群众利益的新发展,推动事物与事物关系按照发展变化规律科学发展与前进;把握和坚持“底线思维”的辩证方法,坏处着想,好处着手,留有余地,把握主动,积极稳妥,体现了对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绝不孤注一掷,也绝不会将群众利益儿戏,必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谋得更大发展,更好的群众利益;“鞋子合脚论”就是对当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为通俗的马克思主义辩证解读,我们的道路我们做主,不因别国的看法和非议或反对而改变,因为合不合适,正不正确,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这个感受和判断也是影响我们党和国家决策的重要标尺,群众意见和要求就是党和国家的努力的方向;“打老虎拍苍蝇”,既抓大也抓小,反腐倡廉上下兼顾,双管齐下,真正做到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权力是人民赋予也必须而且只能为民所用,反腐决不能有漏网苍蝇等等。习近平的这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的系统思维和协调理念处处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当前中国已经得到高超运用,极大地服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些辩证法思想也要求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立场,在新的实践探索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来研判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战胜新挑战。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国家治理,凝聚人心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示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发展的前沿,立足世情国情变化发展全局,传承和丰富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优秀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和著述,以“着眼大局,着手底线,坚持实事求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独特思维,坚持群众史观和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关于诸如“中国梦”、“群众路线”、“反腐廉政”、“纯洁党性的党建新思想”、“二次革命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政”等一系列重要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对于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比如: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上下、全党上下、全国人民完善社会主义、传承毛泽东等几代共产党人共同追求,兑现党对人民大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庄严承诺和党推进新的建设和走向新辉煌、创造新的历史成就的重要执政理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共同努力,实现了“建国梦”,这是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最大历史前提。习近平的中国梦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深化和升华,这个中国梦既是党和国家的梦“国家梦”,也是每个中华民族一员的人民群众的“个人梦”。
习近平的这些治国理政的思想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统一战线旗帜,这些思想极大推动了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与国家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稳步发展,也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成为新时期的国家价值导向和国际价值示范。它让全党上下,国家内外,海外侨胞和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中国不但是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而且是一个负责的大国,愿意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这只负责任的“醒狮”是热爱人民、爱好和平,对国家和世界充满信心和正能量的。同时,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是充满坚定自信的,他们有能力能够处理内部腐败和经济改革等问题,能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等各种关系,有能力处理好周边关系和国际事务如:有能力处理好日本问题,管好这个“邻居”,有能力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如:载人航天事业等科技事业突飞猛进,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必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国家带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新阶段,把人民带向更加民主、幸福的新阶段,必将凝聚全党力量,团结各民主党派,团结各个民族和海内外炎黄子孙,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顶层设计在逐项落实[N].京华时报,2014-03-30(03).
[2]邹春霞.习近平首提“总体国家安全观”[N].北京青年报,2014-04-16(03).
[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N].新华社,2009,(6):6.
[4]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2,(1):9.
[5]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6.
[6]习近平.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N].新华每日电讯,2014-02-18,(01).
[7]中国梦人民的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侧记[N].人民日报,2013-03-18,(04).
[8]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J].求是,2011,(6):5.
[9]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6.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1]习近平?押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2).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04).
[1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01).
[14]习近平.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4-2-19(02).
[15]陈阳波等.习总书记为何反复强调这些[J].人民论坛,2013(22):14.
[16]习近平.借鉴历史拒腐防变[N].大公报,2013-04-21(A08).
[1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9-05-14(04).
[18]杨凯:历史周期律警示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2-29(01).
[19]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13-01-06(01).
[20]张建华.英国调查报告认为“中国梦”吸引力将超越“美国梦”[N][EB/OL].http?押//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03/23/c_133207158.htm新华网,2014-03-23.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