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间棚:风景这边独好

2019-11-11杨文学

齐鲁周刊 2019年38期
关键词:科技园

杨文学

春天,从九间棚俯瞰沂蒙美景。

没有商品的精神超市

九间棚成名后,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参观者、朝拜者,潮水般涌向龙顶山。九间棚热度骤增,刘嘉坤应接不暇。那天,他陪同苏南一批客人先是参观了龙顶山天池、九间棚旧址等外景,在村接待室又向他们悉数汇报了九间棚的创业史,令客人们感动不已,对嘉坤肃然起敬。

送罢苏南客人,刘嘉坤被他们墨香未消的留言惊呆了,上面写道:原来如此。一个小山村最大的资产是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刨掉了穷根,但尚未富裕。没有商品的精神超市,是不会有旷日持久的生命力的!署名是:苏南客人一家之言。

何等“一家之言”!刘嘉坤立时像被万条钢锥刺中心肺,心在流血!身在流血!他刻骨铭心地记下了这“一家之言”的分量:几年来,为治山引水,全村父老乡亲平均每人拉下数百元外债;村集体欠银行贷款上百万元!

第二天早上,召开了党员大会。嘉坤领着全体党员温习了那份“留言”,羞得党员们个个抬不起头来。这时,这位坚强的汉子流下了眼泪,他呜咽着说,人家是点到咱的死穴上了。如果咱还躺在功劳簿上不醒的话,不消几年咱九间棚就会落伍。

嘉坤当场对党员们重新进行分工:有负责对外接待的,有抓山上生产的,有帮扶特困户的……

嘉坤呢?从应酬的事务堆里解脱出来,摇身一变,带上村主任廉茂杰外出取经去了。

1991年7月底,刘嘉坤带领九间棚建设大军挺进县城,拉开了建设花岗石厂的序幕。他知道,平邑境内拥有储量丰富的“将军红”花岗石,锯成毛板,磨成光板,即可身价倍增,为走俏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

他们宵衣旰食,风餐露宿,仅仅一个多月,花岗石厂主体工程就被九间棚人攻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累掉十几斤肉,剥去了一层皮。刘嘉坤呢,黑瘦的就像个南非老汉,难怪妻子来看他,瞪大眼睛瞅了半天,才认出自己的“外国”老公。

奇迹终于出现了。九间棚花岗石厂拔地而起,巍然屹立!

在以后的两年里,九间棚人开足马力,在县城相继建起了机械配件厂、塑料厂和金银花茶厂等企业,并适时成立了九间棚实业开发总公司。由此组成浩浩荡荡的编队,向着市场经济的大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花岗石厂投产运行后,一个阶段内红红火火,经济效益扶摇直上,身兼厂长的刘嘉坤甚至乐得合不拢嘴,隔三岔五地到财务科转一圈,数数进账。然而,好景不长,首当其冲的是现场管理乱了章法。面对刚刚扔下钢钎和镢锨就操作另类铁家伙的土生土长的庄户工人,刘嘉坤对他们又气又恼,又恼又爱,有什么良方使之立竿见影呢?

一边是客户雪片似的电报催要板材,一边是因缺乏资金购不到石材荒料而面临停产,另一边则是银行派人蹲在厂里回收逾期贷款。真是到处碰壁!四面楚歌的刘嘉坤就像掐去头的苍蝇,既看不到光明,又难振翅高飞。年底审计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三年间,这个厂净赔二百万元!

无独有偶,不足两岁的新宠儿机械配件厂、塑料厂和金银花茶厂也悉数亏损。巨大的财政包袱对于刚刚脱贫的九间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刘嘉坤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蹒跚地向生于斯长于斯的龙顶山上走去。这一天,正好是农历1995年腊月二十八日。嘉坤觉得一切都亲切有加,只是没有心思再去逗留。他直奔村主任廉茂杰家,单刀直入:

你准备一下,随我一起外出考察!

这……年?

过年要紧,还是救企业要紧?

好吧。

嘉坤和茂杰飞抵广东云浮市。他们走遍了数千个大大小小的石材厂家、石材店铺,令他们吃惊的是,这些厂家和店铺全为私营,没有一家公办!

这使刘嘉坤茅塞顿开,大长眼界!被憋数日的他,总算大彻大悟,终于找到了治厂答案,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返回途中,嘉坤与茂杰已是成竹在胸,二人有说有笑,合计了一揽子村企改制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对全部村企由权威机构认证打价,面对本村公开竞标拍卖,彻底私有化。同时,企业的债权、债务一并转移给购买者。

重新洗牌智者赢。

刘嘉坤利用企业拍卖得来的“大礼”,偿还了村里治山引水欠下的上百万元巨债。

用知识实现二次创业

企业改制了,可刘嘉坤并不轻松。

一个时期以来,党和政府给予他的荣誉就像燃放的鞭炮,接连不断地响起:全国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先进称号,九间棚村支部也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每每看到如此耀眼的光环,嘉坤却似走进迷宫一样:害怕多于自豪,压力高于动力。

忽然,他眼前一亮,顿时想起伟大科学家牛顿的名言: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他又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现任机械配件厂厂长,另一个是现任花岗石厂厂长,嘉坤当年把他俩送进高等学府深造成了大学生,拍卖夺标后,二人分别把企業治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得头头是道,成了当地不可多得的明星企业家。

拨开层层迷雾,一个急转弯,刘嘉坤想到了上大学!

这能行吗?自己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1997年8月22日,刘嘉坤踏上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大门,开始了漫漫的求索之路。四十多岁的人了,攻读经济管理专业,难度可想而知,他发扬当年开山劈岭的拼命精神,付出较普通学员多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勤奋和刻苦,一字一字的啃,一句一句的学,并且一有空就去拜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

那段岁月,也是刘嘉坤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光,所欠外债五万多元。为了交上巨额学费,他不得不在课余时间跑到几十公里外的一处集体果园打工挣钱。平时,他对自己的生活更是十分苛刻,每顿饭不足一元,因为爱吃红烧肉,就攒足劲儿到周末饱餐一顿解馋,把牙缝里省下的钱全部买成对学习有用的书籍。

两年寒窗,刘嘉坤这个“访问学者”以优异成绩过关。他的导师厉以宁教授这样评价:“该生在进修期间,认真学习,并能联系中国农村经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学习态度端正,关心经济改革。”北京大学校方的结论是:“刘嘉坤同志不愧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充分体现了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他在校期间撰写的论文《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之路探析》,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文风朴实,有创见,论据充分,受到我院许多教授、专家的好评,认为该论文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刘嘉坤却说,我苦学二年,为的就是尽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品格,还要继往开来,趋利避害,再造优势,再抢机遇,再立新功,实现九间棚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九间棚人最初居住的石棚。

人名也可入股

1999年3月,又是一个春天。九间棚与北京市顺义区九王庄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刘嘉坤由此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一个租期40年、占地500亩的“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在九王庄庄严宣布成立了!在这里,嘉坤嫁接了上百个国内外最新最优果树品种,培育了数以万计的速生优质杨树苗。对于杨树苗木,嘉坤赶上了祖国开发大西北的早班车。次年早春一出手,就着实赚了一把。

在北京市地图上,你甚至无法找到有个九王庄,但不可能看不到那标识鲜明的“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因为这里已被首都有关部门确定为“北京京东农业观光定点采摘园”和“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园区。有一年在参加北京市新品种评选中,有2个品种夺得金奖,1个银奖。北京园区已成为响当当的九间棚民俗村,实现了刘嘉坤创园之初提出的“以人品铸产品,以产品铸品牌”的美好目标。

500亩规模的科技园早已盛不下刘嘉坤的理想,也难以让九间棚事业的骏马得以脱缰驰骋。出于对根的思念,他把目光又投向了家乡。平邑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也是个纯山区,数十万亩果园和久负盛名的中药材金银花,品种均已老化,经济效益不高,改良势在必行!

最终,在嘉坤看好的交通、土质、灌溉等条件俱佳的保太镇选出480亩良田承租给九间棚。接着他又分别在其他几个乡镇开辟了上千亩基地,统一冠名为“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他给这个园区定下“四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选苗,高速度施工,高导向运作。

2001年1月25日,《大众日报》一条爆炸性新闻响彻齐鲁大地,振聋发聩:

“劳模品牌也是无形资产,刘嘉坤以名入股120万元!”

该消息说,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近日以拥有51%、价值120万元的控股成为“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令人吃惊的是,刘嘉坤并没有一分钱的资金注入,而是以“刘嘉坤”这个劳模品牌作无形资产计股的。随着总资产的增加,他的股份也“水涨船高”。刘嘉坤同时认为“刘嘉坤”品牌不仅仅属于他个人,因而他决定把所得利润的10%上交村里,回报乡亲。

面对挥之不去的种种议论,嘉坤在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前夕的一次村民大会上,说,我控股的目的,是想自己承担更大风险,赔了是我的,挣了是村里和父老乡亲的。

中国金银花第一园

经过科学论证和筛选,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由原来四项经营定位,最终敲定为两项主导产业:北京园区以发展优质绿化苗木和优质果品苗木为主,这是瞄准了北京奥运;外省和平邑境内十几个园区全部以繁育金银花苗木为主,这是瞄准了沂蒙山区和中国广大农村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嘉坤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中国农业育苗大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能成为中国最好的科技园区。

从这一目标出发,嘉坤又开始了他的换脑、借脑之旅。

换脑术之一:嘉坤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发现。发现最新政策动向,发现最新苗木品种,发现园内科技含量低的技術问题和管理手段,甚至还要发现业界内的新对手并超越他们,就是人有我好,人好我优,人优我强。

换脑术之二:强化员工的战略意识。

在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各园区办公室里,无一例外地悬挂着同样一幅十分醒目的“办园方针”——诚信立园,政策开园,人才兴园,科技强园,市场活园,服务养园。

换脑术之三:人才兴园。没有人才的高度,就没有事业发展的高度。

在借脑术上,刘嘉坤选择的是一步到位,直抵高端,不搞中转站。他需要马力大的。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深深结上了而非虚拟的众多国家级远亲、大亲: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

这些国内一流专家决不是候鸟型的“挂名顾问”,而是定期来九间棚各园区进行传、帮、带,作示范指导,并负责提供国内外最新苗木信息。九间棚科技园引种、繁育的国内上百个最新苗木品种,无不来自这些科研机构和专家之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徐常青。

小徐曾在九间棚村附近的国营林场当过技术员,早年就与嘉坤结下了深厚友情。他历经13年培育出多倍体金银花新品种“九丰一号”,在九间棚科技园最需要的时候,奉献出来交给了刘嘉坤。他对嘉坤说,我支持你发展“九丰一号”,就是支持了平邑县的广大农民。

一个新神话的缔造,从此开始了。

为了把九间棚村建设成为九间棚人和九间棚企业的美丽家园,刘嘉坤注册成立了平邑县九间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以九间棚村为中心的景区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

今天,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委前,那杆红旗依旧摇着山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不论九间棚走多远,红旗依旧高高飘扬。

本文摘编自长篇报告文学《沂蒙长风》,讲述九间棚村二次创业的故事。

刘嘉坤在查看金银花长势。

猜你喜欢

科技园
南太湖吴兴生态农业科技园访问记
科技创新引领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大学科技园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以齐鲁大学科技园为例
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引擎——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学科技园为例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科技+金融)X服务=恒生科技园的腾飞之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