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蒙
2019-11-11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何为沂蒙?
“沂蒙”这个称谓,形成于抗战时期,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革命历史称谓。其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临沂市、日照市、沂源县、临朐县、泗水县,以及枣庄的大部分地域,还有江苏省连云港市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当然,“沂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谈到的沂蒙精神,是广义的沂蒙塑造的一种精神。
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宝贵的“革命特产”,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革命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斗爭中,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一心紧跟党,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全国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贫困作斗争,使山河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敢为人先的沂蒙人民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将昔日的“四塞之崮”发展成为商贸名城、物流之都。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强调,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习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无数作家、艺术家不懈努力,为沂蒙塑造了诸多经典艺术形象。早在抗战时期,陶钝、刘知侠等人就以创办于沂蒙山区的诸多报刊为阵地,创作一系列作品,反映军民的战斗生活、生产劳动等。刘知侠报道了沂蒙山区第一个妇女识字班,12岁的苗得雨用诗歌参与民族解放斗争,《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脚下。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一批广泛传播的作品,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红日》《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便是根据吴强、刘知侠的同名小说和沈西蒙的话剧改编。刘知侠以真实故事创作的小说《红嫂》,为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提供了素材,“红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入人心。这时期,王安友创作的《李二嫂改嫁》,广受好评,很快被改编成吕剧并搬上银幕。
改革开放后,沂蒙作家捕捉到了时代脉搏,写出大量优秀作品。比如,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沂蒙九章》、苗长水的《非凡的大姨》。还有王光明、刘玉堂、赵德发、杨文学等一大批作家,创作出一系列扎根沂蒙,展示时代变迁的作品。
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成为沂蒙史诗,他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经山海》,又是展示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部经典力作。
“新沂蒙”是沂蒙的延续,是沂蒙精神的光辉写照。在此,我们选取一个村庄——九间棚村,一个女性——新沂蒙六姐妹代表之一牛庆花,一位作家——“当代赵树理”刘玉堂,一个艺术形象——红嫂,一组摄影图片,展示当代沂蒙的不同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