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传播研究
2019-11-11风罡李青梅
风罡 李青梅
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着各种传播模式,社会与媒介技术的互动发展模式也日益明显,媒介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探索着新的传播模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借力平台型媒体也创新了多种传播模式。文章以共青团中央为例,实证调查共青团中央借助平台型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势,以期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传播;共青团中央;平台型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48-02
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模式多为单一的图册、读本等,这样的传播模式较多地表现为宣讲模式,大学生接受被动,久而久之对思想教育工作容易产生说教式固化、刻板的印象,这种以传授者为中心的传播形式,效果并不理想。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技术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传播渠道应运而生。瞬时、开放、自由、个人化的传播特征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尤其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能够主动传播信息、表达自我,这样的传播生态,要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既能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又能传播正能量。因此,就必须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借力各式平台型媒体,迎合新媒体传播路径。
平台型媒体是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简单来说,这样的平台型媒体不是靠自身采访编辑做内容传播,而是打造了一个开放式平台,通过用户自身编辑汇聚信息、传播信息,例如微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而共青团中央利用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与青年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在这其中,共青团中央作为实践的先行者,尝试了多种传播渠道的探索。
一、共青团中央思想政治传播渠道研究
(一)微博
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大量政府机构入驻微博平台,从此改变了官方和公众对话的格局。截至2018年3月31日,政务机构官方微博数达到了13.6万。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开通于2013年12月27日,截至2018年10月20日有粉丝700万。平台型媒体不仅成为党和青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更成为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新渠道,大学生粉丝给共青团中央的新昵称“团团”,可见这一传播新形式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
共青团中央非常懂得抓网络热点。某名星结婚“官宣”于2018年10月16日在微博引起广泛关注,共青团中央则借力热点发布图文微博——“那年,今日,官宣!”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将青年学生讨论的热点成功引导到爱国主义教育上来。
(二)B站
Bilibili是以动画、游戏、音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年轻人文化社区。据百度下载指数显示,B站是25岁以下用户最喜爱的App。因此B站的受众群与团中央完美契合。2017年1月2日,共青团中央宣布入驻B站,介绍为“大家好,我是皮皮团,右上角关注,点一下,玩好几年,看小片不花一分钱”,与青年人对话方式十分相似的介绍立马引发了网友的围观。截至2018年10月20日,团中央的B站账号共有164.4万粉丝,发布了1352个视频,播放数达1.9亿。
(三)微信公众号平台
共青团中央订阅号于2013年入驻微信公众平台。因平台的传播特点,共青团中央的推文内容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皆为对话式的标题,动词使用较多,关键词突出,从而吸引年轻人。2018年10月17日的推文《闯荡社会的青年人逃不过酒局?》,阅读量也达到了10万+,点赞数达1万多。该推文用一个个简洁的小标题串联起党团对饭局的规定,正确引导大学生摒弃不良酒局文化。
除此之外,随着短视频应用的发展,共青团中央还开发了抖音账号“青微工作室”,多以贴近大学生社交传播特征的内容传播思想教育工作内容,收获了广大大学生的粉丝关注。“团团”这一昵称已经成功成为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传播的文化符号。
二、共青团中央思想政治传播内容研究
(一)主打原创内容
互联网的海量包容性导致信息泛滥、信息传播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在思想政治传播领域,原创内容更为稀缺。对于任何传播渠道,内容都是制胜法宝,要提升传播竞争力必须靠内容。共青团中央在任何新媒体平台发布的都是原创的独家新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能找到符合价值观的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用事实传播价值观,更能说服大学生,更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抓住青年眼球,传递主旋律
在平台型媒体时代,共青团中央抓住青年网络用户的受众特征,坚持“注意力营销”,多用图片、表情包、短视频、H5等多种趣味丰富的内容联合发布,可视化叙事、碎片化传播更能迎合青年群体个性化表达的需要。
(三)多平台联动共振造势
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一天内所有传播平台发布的内容主题都高度契合。比如10月16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的图文,共青团中央B站发布了天眼之父南仁东的短视频,而微信平台发布的是图文形式的归国科学家们对祖國的贡献,同一天的内容主题皆指向爱国主义与科学工匠精神,不同的传播渠道共同造势,形成铺天盖地的传播影响力。
三、共青团中央思想政治传播效果研究
共青团中央精准把握热点事件传播的关节点,精准定位舆论引导的“黄金时间”,权威解读热点事件,贴合受众,弘扬主旋律,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靠近正义和主流价值观,巩固壮大思想政治传播阵地。
(一)精准定位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本质是主流媒体对热点事件的排序对受众的影响。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大学生作为思想是非观还不成熟的群体,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会迷失在网络的“迷雾森林”中。共青团中央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场,有准确的议程设置把控能力,设置了各种正能量平台、主流频道,如“今日中国如你所愿”和“我是党员”,积极引导舆论的主流走向。
(二)合作青年偶像形成明星效应
共青团中央娴熟地运用青年偶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借助明星效应运营主旋律内容,进行思想政治传播,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偶像胡歌给年轻人上团课,结合“我是团员”的话题讨论年轻人奋斗过程以及精彩人生。又如,为庆祝建党95周年及长征胜利80周年,共青团中央组织邀请明星作为青年代表带领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高歌,共青团中央在微博上发布图片及视频,配文“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
平台型媒体时代,用户生产内容,更强调用户与媒体的互动体验,共青团中央所有新媒体传播渠道都拥有同一特点——亲民,能够以大学生日常的网络用语说话,语言风格真诚、诙谐幽默,强调交流性和互动性,网民能从中体现自身价值见证草根话语的力量,从而增强对传播主体的好感和忠诚度。与传统主流媒体刻板印象相比,共青团中央以服务青年为宗旨,成为青年人喜欢的“代言人”。共青团中央在思想政治传播中,精准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故事说观点,以图片、短视频表态度,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弘扬主旋律,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共青团中央创新政治思想传播手段,牢牢把握平台型媒体渠道传播特点,明确定位传播对象,深入研究大学生受众群体特征,用青年喜欢的方式,不断融合多种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思想政治内容,借平台之力,联合社会共同建设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严冰,郭沛,张玉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2009,(0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