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2019-11-11邱友旺
摘 要:在新教材、新要求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各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为例,针对“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阅读方法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目前学生具备的阅读方法太少,不足以应对各种阅读的需求”等问题,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讲析了“标题猜读、全文速读、字句精讀、互文阅读”等议论文阅读方法,并阐述了如何在议论文阅读中提升学生“问题探究水平、信息处理能力、文本解析技巧、文化积淀意识”等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实践;阅读方法;核心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学习与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但从目前情况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方法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同时学生具备的阅读方法太少,不足以应对各种阅读的需求。因此,在新教材、新要求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各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以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为例,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简单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一、 标题猜读,提升学生问题探究水平
猜读是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猜读不仅可以树立正确的读书意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可以促使人们边读边思,读思结合,养成读书用脑的习惯。猜读法使读者角度转换为作者,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有助于锻炼提高读者的认识判断能力、创造能力。随着猜读准确性的提高,读者在阅读中领会把握作品内容的时间就会大为减少,因而猜读的能力对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也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议论文的标题往往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精要概括,甚至就是文章所要提出的中心论点,“好的标题是打开文章内容的一把钥匙”。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可从文章标题入手,并依据标题对正文内容进行推测。当看到《怀疑与学问》这个标题时,可以设疑并作出推断:“怀疑”与“学问”是什么关系?作者以“怀疑与学问”为题要表达什么观点?作者将通过什么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联想并进行构思:如果自己写这个命题作文,将确立怎样的论点?选取哪些论据?用上哪些论证方法?这样猜读,就能引起探究一番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也能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使阅读插上联想的翅膀,增强阅读理解。这种做法也正好契合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猜读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合理的推测。猜读也不只限于“读标题猜正文”,还可以读开头猜结尾,读上段猜下段,读上句猜下句。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猜内容、猜语言、猜留白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猜读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不断的猜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对问题的探究水平也就自然提升。
二、 全文速读,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阅读”,也叫做“全脑速读”,是从文字材料中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阅读方法。速读能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是一种最有利于记忆的阅读。中考、高考阅读信息量不断加大,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就要加强对学生速读的训练。经过严格、科学、系统地训练的快速阅读,其理解记忆水平相比传统阅读的理解记忆是毫不逊色的,一个技巧熟练的快速阅读者,在速读时的理解记忆效果也是相当好的。
在速读《怀疑与学问》全文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将眼睛看到的文字直接映射在大脑中唤起意识,尽量并尽快接收文本信息,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前面依据标题所猜读的内容进行印证比较,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结构层次以及写作方法等进行全面的思考。快速阅读时要尽量摄入较大的文字信息量,每次眼停时不是感知一个字、一个词,而是要感知整句话或整段文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的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500字,实际上达到这一速度的学生非常少。当然,只要科学用脑,读思结合,养成习惯,就能迅速掌握速读方法并运用得心应手。
当然,阅读是一个认知过程,如果对文字认知的速度跟不上,眼动或字呈现的再快,大脑也不能及时消化阅读的内容。因此速读不能单纯追求速度,阅读速度要快,阅读质量也要高,速读的理解率一般应保持在70%左右。良好的速读方法,能大幅提高学生的文字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进而提高对文章快速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三、 字句精读,提升学生文本解析技巧
精读是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阅读的方法。精读要求细读多思、反复研磨,从而达到透彻理解、吸收精华之目的。因此,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要精读文中重点字词、关键句段,对议论文三要素等进行深入解析。
(一) 提取和归纳中心论点
在精读中,引导学生分析:“怀疑”与“学问”这两个词语,从课文标题上看是并列关系,但从全文内容看,文章重点在谈“怀疑”的重要性,怀疑是做学问的前提和手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分别引用程颐、张载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两句名言明确了“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内在关系,“学要疑”“学须疑”,归纳起来就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课文第三自然段至结尾的内容,特别是每段的契领句,都是针对这个观点进行论述的,由此可知:“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第六自然段首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是个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文章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论述的,从而能提取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在精读重点字词、关键句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上下文,做到“瞻前顾后”,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弄通。
(二) 明确和提炼文章论据
在精读中,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代表性的事例”,如“三皇五帝”“腐草为萤”“戴震善问”等事例,这些就是事实论据;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如文中程颐、张载、孟子等人的名言警句,这些就是道理论据。论据基本上能用原文的语句概括,当然有的则要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取舍、重组、加工,提炼而成。这点要在精读中加深理解,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平时多阅读并积累一些古今中外典型事例及名言、格言、警句、谚语、定律等,对写好议论文尤为重要。
(三) 交流和探讨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于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学生不难理解,但对于对比论证,需要在精读中交流和探讨,并进一步明确: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如第六自然段中“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就是对比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是非曲直更加分明。在交流和探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四、 互文阅读,提升学生文化积淀意识
互文阅读就是将课内外主题或内容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同步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统编教材实行从“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重视将阅读往课外延拓,重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因此,强化互文阅读,沟通课内外阅读,拓展知识面,不断增加文化积淀,显得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
(一) 向本土文化延伸
结合本土文化名人、成语典故导入新课,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在导入新课时,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典故引出本土文化名人、北宋理学家杨时(福建省将乐县人,是中国理学由北传南关键人物,被称为“闽学鼻祖”,是“程门立雪”故事的当事人)及其老师程颐,再引出程颐“学者先要会疑”,然后点题。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延伸阅读的兴趣,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一番尊师重教的熏陶,如此大有裨益。
(二) 向传统文化延伸
本文开篇两句名言的作者张载、程颐是“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其中两位,“北宋五子”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很有必要让学生知晓他们。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已学过的《爱莲说》正是他创作的一篇散文;邵雍为北宋先天象数学的创立者,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于他;张载为古代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教”;程颢、程颐兄弟俩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杨时先后拜他们为师。这些知识的适当延伸和积累,不仅让学生对北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人文精神”的洗禮。
(三) 向课内课外延伸
向课内阅读延伸,可联系本单元刚学过的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比区分“立论”与“驳论”;也可联系以前学过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同类文章,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向课外阅读延伸,除了联系前面所述的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之外,还可联系与本文观点和内容相关联的其他课外文章,以及本文作者顾颉刚的其它作品等,进行对比阅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当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阅读,学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阅读文章,除了猜读、速读、精读和互文阅读之外,还有朗读、默读和标注阅读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体裁、篇幅等不同情况灵活选用阅读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全面、准确、快速地把握文意、抓住重点,进而解读文章。全国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将语文统编教材的特点概括为“读书为要”,并强调要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因此,教师首先要成为阅读者,再“授之以渔”,注重各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全面提升。
作者简介:
邱友旺,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