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外实践中畏苦怕难心理克服方法
2019-11-11白生鹏
白生鹏
[摘 要] 地理是一门比较有难度、有深度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学习地理课,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还需要从课外实践中获取知识,这就需要学生有吃苦耐劳、克服艰难的精神,这其中必然会有部分学生不适应。而本文主要讲的是高中地理课外实践中,克服畏苦怕难心理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克服;畏苦怕难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学科,古人说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见地理在生活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而在以往的高中教育模式下,地理课程是受偏见的,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地理是开阔视野的一门学科,它源于大自然,也需要从大自然中去了解学习。因此单纯地从课堂上,从书本上学习地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课外的实践中去认知。而对于长期在教室学习的学生,课外实践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克服。
一、高中地理课外实践中畏苦怕难心理
课外实践教学不像在教室教学那么简单,总会存在一些未知的变量,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对于长期在舒适的教室接受知识的高中生,可能一开始会觉得课外实践教学很新奇、非常有意思,但是随着长期实践,新奇心理已经过去,面对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挑战。
学生在地理课外实践中,产生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最直观的是户外天气的影响,寒冷的冬天或酷热的夏季,课外实践都会经受考验,学生不免会抱怨,产生对地理课外实践教学消极抵触的心理。其次,课外教学期间,到了新的环境,学生一开始会情绪高涨,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地理课外教学,长期收集各方面资料,学生会因此慢慢地对工作懈怠,到最后教师针对课题安排的任务都没有进展。部分学生为敷衍教师,从网上搬运虚假数据,经过修改,当作自己测量的数据交给课外实践指导教师,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教师,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最后,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模式还是以教师教学为主,而在课外实践中,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收集数据资料时会出现问题,可能盲目地记录数据,也可能收集到有用的数据,但是缺乏对数据的整理,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收获甚微。
二、高中地理课外实践中畏苦怕难心理的克服
1.结合学生兴趣克服畏苦怕难
教师开展地理课外实践课程教学,需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地理课本涉及的知识点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环节,增加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兴趣,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高中期间,任何课程的安排都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基础,课外实践不是玩闹,需要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课外实践安排得合理,既能让学生学到地理知识,又能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心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所选的课题难度要适中,若课题过难,学生怎么努力都达不成,持续下去,学生的兴趣被冲淡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方向克服畏苦怕难
课堂学习是教师讲解为主,但在课外实践,教师需要给学生多一点权限,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应对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课外实践前,教师要严格制定好实践计划。教师应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工作,指引实践的大致方向,其中主要的细节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应第一时间批评他们,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仔细认真研究对策,并最终解决问题。思维活跃的高中生,总是能产生新奇的想法,这是教师应该鼓励去做的。并且,教师应保持警惕性。在课外实践过程中,若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保障学生的安全。
3.指导学生方法克服畏苦怕难
对于课外实践记录的数据,采集的样本应当及时总结,定期反馈并制作相应的报告。實践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归为己有,长时间的课外实践,若没有及时去总结知识,必然会遗忘,之前的努力也将会付之东流。因此,学生每日都应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记录好,回顾自己一天所学,每周做一次总体汇报,让教师了解任务进度。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还能对他们的思维模式进行梳理,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外实践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按时完成教师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要鼓励学生,而学生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保持坚定的信念,实践中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课外实践教学填补了课堂教学的空白,两者相辅相成,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升,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进步。
参考文献:
[1]原祥云.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实施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09-110.
[2]岳颖.浅谈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7,19(12):148.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