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
2019-11-11陈宗宝
陈宗宝
[摘 要]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征程,这场长期而持久的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前仆后继,有理想、懂担当、敢作为成为对青年一代的必然要求,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做好德育工作的最佳时期莫过于少年儿童时期,即小学阶段,这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勇于肩负使命,将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本文对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时代;小学教育;德育工作;措施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含日常行为规范,也包括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培养。“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不是简单地增加《道德与法治》的课时,不是单纯地增加爱国教育的活动次数,而是要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进行情感熏陶和示范带动。德育教育需要全人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德育活动要渗透到小学生校内外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既要注重校内教育也不能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席,每位家长和社会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其中。
一、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良好的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利于发挥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德、能、勤、绩、廉”是党和政府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其中“德”居首位,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市场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因此,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领域,“德”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少年儿童时期是个人生活习惯、道德品格的重要塑造期和形成期,将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良好的奠基作用。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征程,这是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接力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前仆后继。培养有理想、懂担当、敢作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勇于肩负使命,从娃娃抓起,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将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
二、打牢小学德育工作的思想基础
“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学校要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模式形成的定势思维,使家长和教师习惯于将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养成,错过了重要的道德培育期。对此,学校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制定综合指标,从多个方面进行教育考评。
首先,要多学习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教育理论都要兼顾。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其次,要加强师德教育,定期进行师德师风考评。德育教育的基础在于师德教育,没有师德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具有优秀品格的学生的。教师要端正思想,规范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以上率下”,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树立良好榜样。再次,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仅靠一门“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完成,它需要各科教师的支持配合。各科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把德育教学作为自己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学科特点,寻找渗透途径。例如,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选取一些优秀的故事或课文,在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的基础上通过讲解中心思想引导其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三、探索小學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
在加强认识、扭转观念的基础上,学校还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计划,积极对小学德育工作进行探索创新,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落实。
措施一:组织好校园教育主阵地。学校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搭建教与学、学与用的桥梁。在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情景教学,融入生活。小学德育教学要秉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情景参与强化道德观念,并最终将道德观念转化为生活习惯。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诸如“谁的桌子最干净”“一起来洗小手绢”“我也能过红绿灯”“垃圾分类我能行”等活动场景,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将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榜样教学,择优示范。研究显示,形象思维是儿童思维的主导性活动,榜样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较好地契合了小学生的思维规律。榜样引领有助于将枯燥的说教转化为具体实例,提高课堂接受度。树立的榜样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最好是身边的同龄人,这样既能增强说服力,又能形成追赶效应。榜样的人选可以是情景教学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也可以开展综合评选活动,由班级同学共同推选。
责任教学,自我管理。道德教育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离不开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教学就是要赋予学生一定的权责,明确好权利义务关系,使其结合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强化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帮手,学校要发挥好它的积极作用。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评比活动,如卫生检查、早操竞赛、团队选优等,培养队员的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此外,学校还应组建一些校园社团,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措施二:维护好家庭教育主通道。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如果将学校教育比作一辆汽车,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汽车行驶的“高速路”,高速路修得好,汽车才能行得稳、跑得快。只有密切学校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通过家庭教育加以巩固、深化,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要维护好家庭教育这条主通道,主动把指导家庭教育的担子挑起来。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庭教育讲座,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线上方式将家长联系起来,宣传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进行电子问卷测评,使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担负起家庭教育应有的责任。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家庭,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学校要建立档案、加强关注、进行跟踪式培养,要通过家访、座谈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学生因家庭教育缺失而产生心理问题。
措施三:利用好社会教育大课堂。实践出真知,课堂的教材是“死”的,社会的教材是“活”的,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道德教育同样需要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学校要适时组织开展一些社会服务、实践调查、红色教育等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转变角色,发挥好课外辅导员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生活阅历、提升道德品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进行节目表演和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通过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爱老、敬老、养老意识,又可以加深其对“社会福利”的理解,还能强化劳动技能,增强动手能力。
新时代再启新征程,更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社会现象的出现,暴露出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弥补这一短板需要从德育工作上下功夫。德育工作要从娃娃抓起,要深耕“以德树人”“以德促教”的教育理念,探索新方法、寻找新路径、解决新问题。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要位置,让德育工作融入家庭、走进社会。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提升道德品质,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凡.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留学生,2015(3):230.
[2]徐晨.浅谈小学德育教育[J].才智,2013(17):87-88.
[3]王霞.浅谈开展活动性德育实践课程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2017(5):72.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