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流水域事故应急救援方法研究

2019-11-11罗阳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橡皮艇溺水者锚点

罗阳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洪涝灾害越发频繁,极易引发各种次生灾害,急流遇险人员被困事故也随之增多,其救援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外对此类救援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国内,由于起步较晚、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目前急流水域事故救援能力不足且救援技术相对薄弱[1]。本文结合急流水域事故救援特点,提出多种救援方法,并进行优化和比较。在不同的急流水域事故情形下,帮助指挥员选择相对合理的救援方法,提升指挥员科学决策的能力,以期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系数。

1 急流水域事故救援特点

急流水域事故是指发生事故水域的水流速度在0.8 m·s-1以上,人员被困在河流、洪水或山涧激流的孤岛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灾害事故。在急流环境中对被困者进行救助,情况复杂且非常危险,已成为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中所面临的一个难点。

1.1 低温使救援危险性增加

河流温度通常低于人体的温度,低温会导致溺水者判断能力下降,且容易造成溺水者疲惫乏力,若长时间浸泡在急流中,还会造成体温迅速下降。据调查,在时速为2.2 m·s-1的流水中,体温散失速率为静水中散失速率的250倍,在这种低温环境中,溺水者很难自救,同时救援人员也面临危险。

1.2 障碍物加剧救援难度

河道中的大树、桥墩、建筑构件等障碍物在救援过程中不易被发现,会给救援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河水受到障碍物阻挡时水流流速会降低,但会导致水流局部压力升高,在障碍物的上游形成堆积,而在障碍物后方通常会形成尾流。由于负压的作用,四周的河水便向尾流填补过去,把人员和漂浮物牵引至涡流中心,且不易脱离,此区域水流形态较为紊乱,无论人员踩水或游泳都很难掌握身体平衡。另一方面,有些障碍物表面尖锐锋利且不规则,水面以下的部分甚至无法判断其形状,对救援人员和溺水者而言非常危险[2]。

1.3 暗礁与断层可能形成漩涡

当水流冲击暗礁(河道中的岩石)时,会形成一股强劲涡流,它会陷住舟艇或溺水者。断层在其下方通常形成深潭,与瀑布类似,其深度可达十米,倘若河道进入洪水时期,会形成强劲涡流,水域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救援的展开。

2 急流水域事故救援方式

根据消防救援人员所处的不同位置,文中将急流水域事故救援形式分为岸上、舟艇、入水救援,阐述了多种救援方法及其使用的装备器具。

2.1 岸上救援

岸上救援是指在岸上使用抛绳包、抛投器、拦截网等装备对溺水者进行远距离施救的救援方式,主要分为抛绳救援和拦截救援。在实施岸上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通过接触溺水者来实现保护和营救的目的,溺水者需要有一定的意识并配合救援实施。

2.1.1 抛绳救援

抛绳救援适用于溺水者距岸边20 m以内,意识清醒且能抓住绳包时使用。在抛绳之前,通过呼喊或吹哨引起溺水者注意,并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抛投,救援人员用惯用手提着绳包顶部的套环,另一只手将绳头圈套入手腕,向溺水者下游方向用力将绳包抛出,在离身体最远点放开绳包,抛投至溺水者可接触范围内,提醒溺水者迅速抓握绳包。若绳索另一端未能成功抛至溺水者附近,应立即收整并选择合适位置再次抛出,直到溺水者抓住绳包,然后利用“钟摆式”原理将溺水者拉向岸边,严禁用力拖拽,避免水流将待救者冲离绳索。救援人员需根据水域环境跟随溺水者移动,避免其冲击障碍物。待溺水者随绳包牵引至岸边时,救援人员迅速将其救上岸,交给现场医护人员。

2.1.2 拦截救援

拦截救援是利用拦截网、救生圈等救援器具对溺水者进行拦截的救援方式。利用拦截网救援时,需在河道两岸选择合适的锚点,并与上游方向呈45°建立绳索连接,此过程可通过徒手抛绳、抛投器等方法实现,然后将拦截网穿入固定线,两岸救援人员协力使拦截网浮于水面。利用救生圈、绳包进行拦截救援时,需在器具两端连接绳索,并由两岸救援人员抓握绳头。当拦截网有效拦截溺水者后,提醒溺水者尽量向上抓握器具,避免头部浸入水中,上游救援人员缓慢释放绳索,下游救援人员顺势拉动,并将溺水者营救上岸。如图1所示。

2.2 舟艇救援

舟艇救援在急流水域救援中应用较为广泛,使用时要依据救援现场情况及被困人员位置来实施救援。按照救援方式的不同,舟艇救援分为非固定舟艇救援及舟艇绳索救援,前者是在急流水域中舟艇上的人员利用机械或人工驱动方式对舟艇进行操作控制,后者则是岸上救援人员利用绳索对舟艇进行操作控制。

图1 拦截救援示意图

2.2.1 非固定舟艇救援

非固定舟艇救援是在急流遇险事故中利用舟艇救援的方式之一,根据驱动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充气式机械动力救援艇和橡皮艇。

2.2.1.1 充气式机械动力救援艇救援。若能够靠近被困人员,救援艇应缓慢靠近被困人员,并在侧方向或下游方向展开救援。救援人员屈膝跪于船边,托住被困人员腋下,使双手在被困人员胸前交叉,将被困人员往斜后方拉起,并顺势后躺,使其穿好救生衣,最后加速离开被困水域。若无法靠近被困人员,可采用抛绳救援,或利用船桨、救援杆实施救援。当到达施救位置后,救援人员应控制好救援艇与被困人员距离,并保持救援艇稳定,随时观察急流水域状况,确保救援环境安全。上岸时应选定好停靠位置,并使救援艇以慢速滑行至岸边,如被困人员无意识,应注意移动时用双手固定保护被困人员颈椎,最后再根据伤者情况送医院抢救。

2.2.1.2 橡皮艇救援。橡皮艇在急流水域事故救援中应用十分广泛,但这种救援方法不适用于水流速度过快的事故水域,通常用于横渡河流或进行孤岛救援。橡皮艇下水点选择在水中被困人员或对岸被困人员的上游45°方向,并将橡皮艇朝向上游45°方向划桨前进。划桨时由消防救援指挥员统一指挥,左右划桨人员坐于船内,双脚分开用脚掌顶住船底,一致出桨并保持桨面平衡,救援人员不能跨坐船两侧,避免单脚置于船身外侧而碰撞障碍物受伤。如图2所示。

2.2.2 舟艇绳索救援

2.2.2.1 单点舟艇救援。根据现场情况,在上游合适位置建立锚点系统,将牵引绳拴在船首,使其通过锚点处的滑轮将舟艇释放到急流中,当在无法航行且水流湍急的环境中进行救援时,除系一条主绳在舟艇之外,可在船首两侧各加一条副绳,以便协助控制舟艇左右移动。当救援环境非常恶劣时,可在船尾两侧各加系一条副绳,以便协助控制方向和加强舟艇的稳定性。

图2 橡皮艇操作示意图

岸上救援人员利用牵引绳对舟艇进行操控,当被困人员靠近岸边时,使其穿好救生衣后安全带回岸上。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船速,舟艇人员可以通过手势、哨音信号与岸上人员保持通讯联络,加强救援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单点舟艇救援在实际救援中能够快速实施,但操作水域的流速过快可能会使锚点和牵引绳断裂失效,救援人员需要进行现场评估后再制定救援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单点舟艇救援示意图

2.2.2.2 索道舟艇救援。该救援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根据救援现场的环境建立有效的索道救援系统。首先,救援人员在两岸合适的位置设定高置绳,把绳的一端绑好作固定点,而另一端则可用机械增益方法将绳拉直。随后,在高置绳上穿上顶部滑轮,使其可在绳上左右移动。另外,两边均须有副绳,以控制橡皮艇左右移动。最后在底部穿上另一个滑轮,并穿上一条牵引绳,使橡皮艇能够前后移动。在对舟艇进行绳索连接时,必须要在船首设置三个连接位置,以分散绳索受力,提高救援安全性。根据被困人员位置,通过岸上人员牵引绳索来调整舟艇位置,从而接近被困人员,接着让被困人员穿好救生衣并将其安全带回岸上。期间要注意控制船速,舟艇人员要根据救援情况变化及时与岸上救援人员保持通讯联络。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将牵引绳交给舟艇上的被救人员自行操控。如图4所示。

图4 索道舟艇救援示意图

2.3 入水救援

2.3.1 横渡救援

横渡人员利用水流自然推力向对岸救援点前进,水深于腰际以下前进时,双手左右拨水辅助身体平衡,如过深时须后退另寻水路,横渡人员须侧身面对水流,缓慢试探河床深浅或有无障碍。双人以上浅滩横渡时,后者手抓紧前者救生衣上端,手臂顶住前者背部平衡身躯,缓慢前进。当水流能见度低时,须由前方人员用船桨或竹杆试探水深与障碍物后涉水横越。在接触受困者后,为其穿着救生衣,佩戴好水域救援头盔。返回岸边时,将受困者置于队形中间,避免受困者受水流冲击造成恐慌,影响救援进程。

2.3.2 活饵救援

救援人员与溺水者左右流向平行时,静跳涉水或以单手外翻保护脸部平跳入水,再从溺水者后方接近。救援人员单手抓住溺水者腋下或以救生衣上肩处稳住溺水者身体,另一只手拖住溺水者下颚(保护颈椎) 并往胸前回拉,再用双腿夹住溺水者腰部进行固定。如须变换急流中的身体方向,只能单手划水,另一手要保护溺水者颈椎。抓牢被困人员后,由岸上救援人员以“钟摆式”轨迹进行拖带。在遇到危险情况时,救援人员需快速解开卸扣脱困,随后以防卫式游泳游至下游缓流区,寻找安全地点返回岸边。

2.3.3 垂降救援

垂降救援是指溺水者由上游漂流而下时,救援人员在下游桥梁或障碍物制高点进行安全评估后,在制高点定位并制作锚点系统,救援小组协助救援人员垂降入水,拦截溺水者后顺着流水靠岸。下降时身体呈半坐姿态,膝盖微弯,轻松缓和挪动,双脚分开并放松垂直,头部略转45°,观察下降路径中障碍。下降速度保持适中并采取匀速下降方式,避免快速、连续下降导致无法控制。等待溺水者移动至垂降点下方时,救援人员迅速释放绳索进入急流,入水时注意对头部进行保护。接着,采用攻击式游泳方式接近溺水者并按照急流游泳救援方式进行救援。

3 救援方法的优化和选择使用

3.1 救援方法的优化

3.1.1 岸上救援的优化

3.1.1.1 抛绳救援的优化。消防救援人员平时要加强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比如抛绳训练、体能训练。在抛绳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选择相对稳定的位置进行抛绳,抛投器抛出绳索的位置要准确,并且能够满足远距离的需要。其次,加强救援人员与溺水者的沟通协调,确保溺水者安全抓牢绳索,配合实施好整个救援操作过程。

3.1.1.2 拦截救援的优化。首先,锚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且稳固。固定物可以选用大树、岩石、桥梁、消防车等没有锋利棱角,且相对稳定的物体,若现场找不到可用锚点,可将钢钎(木桩)打入地下自制锚点,若现场找不到足够牢固的单个锚点,可选择建立多锚点系统,以减少单个锚点的承受力,来增加锚点的安全性。其次,两岸救援人员应密切配合,在绳索牵引过程中协同一致,确保救援过程安全高效[3]。

3.1.2 舟艇救援的优化

3.1.2.1 非固定舟艇救援的优化。研制新型的充气装置,充分利用其重量和结构的特点,提高充气式机械动力救援艇的稳定性。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新型材料制作橡皮艇,提升橡皮艇在复杂急流水域条件下救援的安全性和持久性。舟艇救援人员应听从指挥员统一指挥,动作协调一致,保持舟艇的平衡与稳定。

3.1.2.2 舟艇绳索救援的优化。制作机械省力系统,机械省力系统是水域救援的必备技能。扁带用于连接锚点,定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其上的鸡爪扣在绳索意外滑脱时迅速抓紧负荷绳索,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动滑轮将负荷减小,达到救援人员可及的拉力范围。救援人员需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后再制定救援方案和建立救援系统,岸上人员利用绳索对橡皮艇牵引保护,救援绳与橡皮艇相连,用于移动橡皮艇垂直接近被困人员[4]。如图5所示。

图5 舟艇绳索救援系统示意图

3.1.3 入水救援的优化

3.1.3.1 横渡救援的优化。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和抢险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训练。要加强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如体能训练、潜水、游泳等技能训练;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急流遇险事故不断总结救援经验,制定科学的水域救援预案,研制专项救援操法,提高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处置此类灾害的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图6 垂降救援省力系统示意图

3.2 救援方法的选择使用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灾害形式,复杂多变的抢险救援环境,单独采取一种方式救援已经很难满足救援实际需要。因此,需要根据急流水域情况,灵活采取合适的救援方法,将岸上救援、舟艇救援、入水救援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救援方法的优势。通过一种甚至几种救援方法相结合,才能使救援效率最大化,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大保障[5]。下面根据急流水域事故的几种情形,列举了几种救援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详见表1,以期为急流水域事故救援人员提供科学的参考。

表1 急流水域事故救援方法对比一览表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灾害事故救援形势越发严峻,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救援任务更加繁重,急流水域事故救援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但我国急流水域事故救援技术相对落后,加强此类事故救援的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急流水域事故救援分为岸上救援、舟艇救援、入水救援三种形式,深入阐述了多种救援方法,并进行优化和方案的选择,有利于提高急流水域事故救援的科学性,为指挥员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

猜你喜欢

橡皮艇溺水者锚点
谈一谈如何抢救溺水患者
基于NR覆盖的NSA锚点优选策略研究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5G手机无法在室分NSA站点驻留案例分析
5G NSA锚点的选择策略
5G NSA组网下锚点站的选择策略优化
横渡急流
第一次漂流
游泳救生解脱技术
施救溺水者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