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单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9-11-09赵贵林
赵贵林
[摘 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单元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新课程理念,结合专家理论,本文根据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及兴趣爱好特点,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单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单元评价;指标体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体育课程的评价应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方面着手,既包含定性评价,又包含定量评价。单元评价是对教师与学生一段时间教学和学习效果的综合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学阶段,不同学段的学生在身体发育及心理发展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在兴趣爱好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时应当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更加合理。
一、重视教学目标使评价指标明确化
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学更应当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上讲,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从体育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需求等角度进行综合性考量。其中,在指标设置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项目爱好作为体系的重要参考。在体育教学期望值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同时在体育课程中释放压力。不仅如此,男女学生由于性别差异,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期待也有所不同。这就表明,在单元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目标应占主导地位,且应当以学生的目标期望协调一致。
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期望目标相结合,进行评价指标的设定。例如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材跳跃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跳跃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四肢协调能力。同时,一年级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兴趣,因此可以将二者结合,制定出一个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利于学生发展的单元评价指标。
二、解构教学内容使评价指标具有针对性
体育教学中,单元评价指标也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主要线索。只有对教学內容进行合理解构,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针对性。在体育教学指标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要认识到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是其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低中高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教学重难点应有所区分。
以快速跑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快速跑,增强学生下肢力量,提升学生奔跑速度。这单元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奔跑;第二阶段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快速跑;第三个阶段通过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这样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价指标的制定,提升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使评价指标合理化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指南,其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充分参考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并与学习方法区分开来。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应当不拘一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单元教学效果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爱玩爱动的性格特点,所以游戏教学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释放自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小学体育二年级立定跳远单元为例,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分阶段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和灵敏性,教师可以先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跳跃。如带领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跳跃,在模仿过程中学生会初步对跳跃产生兴趣。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模仿“青蛙跳荷叶”进一步教授学生跳跃和落地的技巧。这样,学生就会由无意识跳跃到有意识地练习,逐渐掌握立定跳远的方法技巧,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小学体育单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是体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相互融合的成果,在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小学体育课程结构优化幅度、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评价指标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运用,将单元教学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万成.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8(7).
[2]史泽毅.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3]俞福丽.中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1).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