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其护理

2019-11-09赵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赵慧

【摘 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其护理。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骨科收治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按照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3%(P<0.05);观察组组内护理满意度为90.5%,对照组组内护理满意度为61.9%(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重建关节运动的一种常见手术,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在术后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严重[1-2]。为此,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就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骨科收治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包括各种检查资料、基础资料、护理资料等,将患者按照入院号统一编号后,按照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其中,观察组:男7例、女14例,年龄50~88岁、平均年龄(68.15±2.2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4.02±0.62)年;对照组:男6例、女15例,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68.20±2.3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4.10±0.65)年。两组基础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

常规术后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术后用药指导,并且每天定期给予患者相关的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

预防性护理措施:1)组成预防护理干预小组,职称较高担任组长(护士长或从业3年以上的高水平护士),每个按照具体要求分工明确,具体的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详细记录相关过程,患者变化,并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寻找相关的不足和护理效果。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由资深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实施。2)结合患者病情与头脑风暴确定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与头脑风暴来讨论在该病情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与肢体固定而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明确并发症后则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探讨,如明确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对导致该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为下一步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干预做出铺垫。3)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原因制定预防护理策略,如,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原因,应当积极采取肢体活动干预、日常监测干预等。在肢体活动干预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来帮助卧床患者进行必要的肢体活动(如帮助患者左右适度活动下肢),肢体活动护理必须高度重视方式方法与力度;在静卧期间注意对患者进行良肢体位摆放。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肢体按摩护理,从而帮助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靜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信度和效度均在80%以上),总分为100分,分为十分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三级,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或者Fisher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对于骨质不好,或者年龄较大者该手术最为常见[3]。为强化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传统的护理方法以科室相关规章制度为标准,所开展的护理工作缺乏前瞻性与预防性,从而难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4]。为此,必须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引入预期性前瞻思维,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5]。预防性护理措施借助资深护士与护理小组的群体智慧来明确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方案设计。其中,将肢体护理与按摩护理作为核心,从而通过外部辅助来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并加强下肢血液流通;从而消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确保患者的术后安全[6]。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石瑞芳,王国玉,王想福.中医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6,29(04):121-123.

[2] 缪晓雁.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1):1882-1883.

[3] 冯阳阳,周煜虎,刘向栋,等.疏血通联合依诺肝素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37-3038.

[4] 严缘园,周文娟.术前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及术后康复训练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5):12-14.

[5] 李琳,何丽英,刘思源,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策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2(01):59-60.

[6] 汪春春,李川,吴潭影.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7):90-91.

猜你喜欢

预防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术后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