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优秀课堂应具备的课堂要素

2019-11-09邱思嘉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教学效果

邱思嘉

摘 要:一节好课应是课程预设目标与课程生成的效果和谐共振的课堂,应该具备注重概念原理教学、教师语言表达精炼准确、课程主线清晰、课程设计环环相扣、问题难度层层推进、注重解题方法指导、课堂氛围动静有致、教学效果突出等特征。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案,努力追求高效课堂。

关键词:优秀课堂;课程特征;教学效果;课程评价

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给“一节好课”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标准,并逐渐形成了理想的“好课”的评价体系。很多一线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灵活运用课堂评价标准来引领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朝着“好课”的方向努力,形成了自己实践状态的“好课”。在此,笔者想以深圳市某小学项老师的一节“分数的应用题”为例来分析“好课”的特征。

一、预设与生成和谐共振

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但并不否定预设,强调课堂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价值的信息的捕捉和灵活利用。项老师的课实现了“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体现预设,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和谐共振”。课前预设中,她明确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互动环节,充分考虑学情,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和易错点等等。在预设中,她还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体验、讨论。在教学进程中,她针对具体的情况对预设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捕捉和利用生成的资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预设内容过多,教学时间相对不够,她果断删除了专项练习中难度最大的“挑战题”。

2. 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认知体系和情感体验。项老师充分利用这种差异性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提升学生思维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学会交际,逐步实现社会化。

3. 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在专项练习(三)中,项老师设计了一组学生的易错常错题。如:在“一种电器,原价120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20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百分之几?”的解答中,一位学生做错并举手承认错误、分析了错误的原因,项老师请他站起来解释他做错的原因:把算式列成了(1200-200)÷1200。项老师应势提醒学生要认真读题,要跳出“以为便宜了多少就要减去多少”的误区。

4. 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即时资源进行反馈和评价。课堂达标检测之后,项老师收集了几位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当场评改,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习题解答情况给以及时的评讲和反馈,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注重概念原理教学

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途径是掌握该门学科的概念。项老师抓住了数学学科的主要特征,突出概念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概念理解

数学是一门理论抽象程度很高的学科。项老师在课堂中注重使用由概念构成的句子,让学生掌握概念,以便去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她指出学会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和对应关系”两个基本的概念。

(二)语言表达精炼准确

项老师注重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通过语言表达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准确表达解题思路等,有助于学生语言逐步实现从“粗制语言代码”向“精制语言代码”的转变,提升语言的学术性水平和思维的精准度。

(三)课程主线清晰、环环相扣

整节课围绕着“如何运用三个基本概念解决分数应用題”为主线来组织教学:提出教学目标→厘清核心概念→总结分数应用题的类型→解题方法讨论与指导→专项练习(一)——找单位“1”→专项练习(二)——找“对应关系”→专项练习(三)——综合练习→小结:核心概念的理解→课堂达标检测→反馈与评价。

(四)采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在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中,项老师注重采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知和理解核心概念,并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练习中,项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组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题型理解数学的核心概念:

(五)问题难度层层推进

在找单位“1”的专项练习中,项老师先展示了三个题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找出关键词“是”“占”和“比”等。然后,她出示另外三个没有关键词提示的题目,加大题目难度,引导学生厘清思路,总结解题的关键。

三、注重解题方法指导

因为是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的主题复习课,项老师直面考试,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生认真审题,包括全班大声读题、抓住和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概念。

2. 重视解题过程指导。在讨论解题过程时,项老师让学生背诵解题过程的口诀:一找二看三定四列五算,并进一步回忆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如“一找”是“找什么”等。

3. 鼓励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解题思维和过程,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和激励,促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内隐思维外显化、有序化和逻辑化。

4. 通过各组对比和变式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核心概念。

5. 在专项练习中,题目难度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树立自信心。而在“课堂达标测试”中一共五个题目,项老师把最难的题目放在了第四,以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遇到难的题目要跳过去,先做后面更容易的题目。

四、课堂氛围动静有致

师生间积极有效的多边互动有利于教学的持续推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这节数学课上,根据不同的情境,项老师设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态多样的互动环节。在积极有效的多边互动环境下,学生敢于发表见解、乐于分享、勇于承认错误,并与教师和同学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学生这种独立学习和多边互动,使得整个课堂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安静而不沉闷,混沌但不嘈杂,学生在独自思考和交流讨论中得以全面的进步。这种教学氛围的深层流淌着一股师生间真诚的“爱”,势必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效果突出

在课堂上,项老师以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从反馈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最后,项老师让“课堂达标测试”中五个题目“全做对”“做对四题”“做对四题和五题”的学生分别举手,发现“全做对”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一半左右,“做对四题和五题”的学生人数占了全班绝大多数,仅有几个学生没有举手,项老师说“能做对四题就达到了良好水平”。由此看来,这节课的目标规划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因而顺利地达成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六、课堂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绝对意义上的“好课”是不存在的,这节课也不例外,也是一节有待完善的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很好地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项老师最后对“课堂达标测试”的统计中,依然有几位学力低的学生错了两个题目甚至更多,而学力高的学生很快完成题目,这两类学生代表了项老师课堂教学中“超前的疏离者”和“滞后的疏离者”。如何让一堂课成为对所有学生“都有效率的”“充实”的课,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实践工作者面前严峻的课题,但项老师在这节课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她在课堂上,尤其是在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时多给“滞后的疏离者”一些帮助,或者把删掉的“挑战题”作为最后一道选做题放进“课堂达标测试”中,让“超前的疏离者”体验到真正的挑战,这样的处理也许可以较好地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没有形成正规的学习小组

在项老师的课堂中,尽管也存在师组和生组互动,但仅限于同桌间讨论题目,而很多组还限于对答案,教师也仅短暂走动、听个别组的讨论并收取反馈信息,没有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组,并开展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活动。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学生是在进行个体学习,学生之间主要是做题快慢、做题正确率等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对教师负责,成为“静态学生群体”背景中“孤独的学习者”。学生间的差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合作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有碍学生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

(三)忽视作业设置

布置作业也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项老师没有布置课后作业。项老师可以把没有时间处理的“挑戰题”布置给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完成;而经过“分数应用题”的系统复习,全班绝大多数已经达到了“良好”或“优秀”水平,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分数现象设计三道不同类型的分数应用题,与同桌交换做,并推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学习角”,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教学效果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