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知识探究教学的“生命化课堂”建构研究

2019-11-09吕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堂建构

吕超

摘 要:为构建“生命化课堂”,赋予课堂“生命”意义,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乐”起来,解决推进知识探究教学研究受各年级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制约的问题,我校(广州市培正中学)提出重知识探究教学的“生命化课堂”建构研究,力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教育改革。

关键词:知识探究教学;生命化课堂;课堂建构

我校2012年已开始构建“生命化课堂”,并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发挥“生命化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我们有必要深化对“生命化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为此,在2014年7月,我们申报了《重知识探究教学的“生命化课堂”建构研究》课题。

一、生命化课堂在我校开展的必要性

(一)推进我校生命化课堂研究

生命化课堂,即通过开展知识探究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促进我校生命化课堂研究目标的有效达成,主要包括: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建构并丰富各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使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目的;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实现“轻负优质高效”的目的;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彰显学校务实型研究性的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解决学校教学效益提高的瓶颈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校在基础年级的教学,由于没有充分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途径与渠道,导致学生升上毕业年级时,所学知识遗忘率过高,需要毕业班的教师花很长的时间帮他们进行知识回炉。

所以,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知识探究的研究和实践,作为现阶段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关键点,必将有助于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學生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积累自行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经验,从而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保障学生在基础年级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升上毕业班后能够进行有基础的复习提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使我校初高中出口水平有更大的提升,解决我校教学的瓶颈问题。

(三)为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开展知识探究的研究和实践,就是力图“授人以渔”,给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大有裨益的。

二、知识探究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我校通过开展重知识探究教学的“生命化课堂”学科案例研究、基本模式研究、教学策略研究、教学评价研究,完善的“生命化课堂”,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益,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知识探究教学的概念

一般地说,知识探究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揭示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知识概括或扩充的经过以及向前拓展的方向,简单地讲,就是再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本质、顺序与联系。实际上就是课堂意义下经过重组和再创的知识的类发生过程。

知识探究教学是对知识灌注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知识灌注教学无疑是一条经济的认知路线,但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纵使获得的知识也很容易忘却和丢失。而知识探究教学是强调引导学生在重演、再现知识发生过程的活动中内化前人发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知识灌注教学使学生“占有的只是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本身”,而知识探究教学则使学生占有的是“镌刻于精神产品中的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正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

知识探究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有类似的地方,二者都很注重教师的引导,但知识探究教学强调的是如何揭示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种以主动获取知识,提高探究能力为教学目的的知识教学。

(二)知识探究教学概念的外延

知识探究教学可分为再现式和再创式两种。

再现式教学,是将知识产生的真实背景和历史经过,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简约化教学原则,有选择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前人的智慧能力和科学方法。如理科的实验教学。而或者说不是每个知识点的出处与过程都是可考的,这样的知识点一般都经历了零散、间断的发生发展过程,尽管如此,它也是人们不断认识提炼的结果。

再创式教学。教科书中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完整的发生过程,在教学中要按照知识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着眼于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进行思维仿真式的推理重组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对新概念的发生过程进行重组再创,从而勾画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这就是再创式教学。这样,可让学生既感到自然可信,又把握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获取知识、开拓知识域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探究教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 推进知识探究教学研究受各年级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制约的问题

学校要求各年级教师务必按研究方案推进知识探究教学的研究,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尽可能地克服课时紧缺,难以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的问题。

2. 知识探究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问题

我校广大教师对知识探究教学比较陌生,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动员和理论学习,之后再按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和实践。

3. 知识探究教学研究参与面的问题

各学科可先选定个别教师先行进行研究和实践,组织其他教师配合和观摩,共同研讨,推进研究进程,时机成熟后,进行全员普及。

4. 知识探究教学研究与学校生命化课堂研究的关联问题

努力构建知识探究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推进我校生命化课堂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有助于解决该研究关于如何“高效”的难题,催生我校“高效”常态课堂的形成和普及。

四、“生命化课堂”实践的成效

(一)明确了“生命化课堂”的价值取向

我校的“生命化课堂”,就是以“生命”定义课堂,追求知识的生命力,焕发学生情感的活力,挖掘学生素质发展的潜力。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续的地方。让课堂有生命,就是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让课堂有快乐,就是让课堂有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课堂成为生命延续的地方,就是让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挖掘。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循环往复,让课堂激扬学生生命的活力。(如下图所示)

(二)彰显了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特色

其一,“生命化课堂”让学生“动”起來。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学校仍存在不少与新课程不符的现象。如教师一味主导课堂,学生的思维仅限识记和理解;课堂提出的问题缺乏思维性,使学生的思维低位发展;没有向学生明晰思维方法,教会学生思维运用;忽视学生的知识生成,等等。即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动”起来,没有形成“活”的思维体系,从而束缚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我校的“生命化课堂”,正是针对以上不足,设法调动一切因素让学生思维“动”起来。通过抓住学科思维关键点点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开展辩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得到挑战、能力得到发展。有效建构所学科目的知识结构,有效开展学科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让学生认知水平处于高位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

其二,“生命化课堂”让学生“乐”起来。我校的“生命化课堂”,就是给学生带来自信和快乐的课堂。有研究表明: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进一步激发人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校的“生命化课堂”,通过营造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及发挥正面评价的激励功能等途径,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各类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我、表现自我,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在课堂中取得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因自信而成功,因成功而快乐。从而热爱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其三,“生命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我校的“生命化课堂”,着力于知识生成教学。即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知识概括或扩充的经过以及向前拓展的方向,再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本质、顺序与联系;教会学生在重演、再现知识发生过程的活动中内化前人发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探究新知识。这些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收获了我校“生命化课堂”的预期效果

我校的“生命化课堂”,关键在于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乐”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潜力被激发出来。近年来,我校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构建出各具学科特色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科的“活动式教学”、数学科的“变式教学”、英语科的“三元一体课堂教学”、政治科的“情境教学”、历史科的“材料教学”、地理科的“图表教学”、化学科的“问题递进式教学”以及生物科的“探究式学习教学”等等。这些“生命化课堂”,以它们的“动”,以它们的“乐”,以它们对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赋予了“生命化课堂”别样的精彩。

我校教师不仅以实践者的身份积极参与“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还以研究者的身份,对“生命化课堂”进行不断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反思。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们对“生命化课堂”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他们以“生命化课堂”为契机,在这个“生命”的平台上积极参与着、不懈探索着、执着追求着,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也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校的“生命化课堂”探索活动,成效显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能,整体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广州市教研院的听课调研中,我校教师优课率高达30%,名列广州市前茅,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许。

五、生命化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知识探究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生长点去探究新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探究过程就是一个或一组问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一旦提出问题,思维就被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构建新的知识。于是,学生的主体性自然得以充分显现。所以说,在知识探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突出的。

(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知识探究教学具有与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

1. 以认知冲突为依托,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发现的欲望

知识探究教学要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个未知的问题,引发一次次的认知冲突,在冲突与平衡中学生随之相伴的是冥思中的痛苦,获得后的喜悦。如此一番的冶炼,崇尚科学的品质、敢于创新的意识是不难得以提升的。

2. 以知识发生为线索的教学能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知识探究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向学生揭示或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程,即在把握知识顺序的进程中获取知识。这种根基稳重、“来历”明确、发展有余、纵横交织的知识比那种灌注式教学带来的上不着天、下不沾地的空中悬浮式知识显然要丰富、生动、牢固而有活力,从而让学生形成的良好知识结构。

3. 以已知和未知的沟通为核心,能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方法和能力

在知识探究教学中,已知和未知的沟通必将充满许多人类思维中优秀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与技巧无疑是学生学习的精华,更是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只要我们在知识探究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思维素材,抓住时机重演、再现前人的思想、方法与技巧,那么创新思维与能力就会逐渐形成和提高。

(三)构建了我校的高效课堂

我校的“生命化课堂”研究,最关键的是解决如何“高效”的问题。而知识探究教学,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其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发现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方法和能力,因而学生的思维必将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同时,知识探究教学,注重以知识发生为线索能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良好的认知结构在有效学习起始阶段起促生作用,在有效学习过程中起吸纳作用,在有效学习宗旨上起指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形成有效和高效的课堂。

由此可见,努力构建知识探究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推进我校“生命化课堂”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有助于解决该研究关于如何“高效”的难题,催生我校“高效”常态课堂的形成和普及。

六、对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理论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較好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生命化课堂”教学和知识探究式教学的推行,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

(二)切实地落实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在“知识与技能”的上位目标上,其实正是说明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比起“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更加值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去追求。

(三)很好地验证和丰富了国内外一系列探究教学及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

如布鲁纳、奥苏伯尔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提供现成的知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又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认为,学习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在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人类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有不同的学习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外部的学习条件其实就是对教学的要求。

总之,本课题研究探索构建“生命化课堂”,赋予课堂“生命”意义,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意义。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适用,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乐”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等生命课堂教学策略具有较好的实践效能。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建构的学科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其不足之处在于,“重知识探究教学”的内涵与实践表现样态有待进一步详细界定,可选择生命化教学的某个方面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生命课堂建构的教学实施途径和策略有待丰富及具体化。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儒德.高效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美]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ickinson著;霍力岩,石沙莉,译.多元智力教育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吕纯志.有效教学的认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课堂建构
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式课堂的建构与探寻
快乐体育导向下初中体育课堂重构的实践体会
建构有效支点,让学习真的发生
生态课堂建构“三”字经
高中物理学科文化建设背景下的课堂建构探讨
构建充分性语文课堂涵泳初中生核心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情感与生态的有效性探索
依托“概念认知”过程构建“数学内涵”课堂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备学,让学为主导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