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运动训练队日常训练中 激励机制的运用

2019-11-09陈霓莹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

陈霓莹

摘 要:面对小学运动训练队日常训练中出现的学生怕吃苦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运用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可运用的激励方法有:语言激励、动作激励、物质激励、任务激励。另外,教师在运用激励机制时,要注意兼顾及时性、明确性、公平性、多样性、发展性等原则。

关键词:小学运动队;日常训练;激励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健康的身体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小学的体育教学则成为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小学运动训练队更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品德意志,造就体育特长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日常训练当中,体育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怕苦怕累、不能坚持长期训练,家长心疼孩子或受体育训练不重要等思想影响而不让孩子参加训练等问题,使小学运动训练队的训练困难重重。在课题 “小学运动训练队的心理辅导研究”的研究中,笔者对小学运动训练队日常训练当中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日常训练当中,正确地运用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训练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小学运动队的训练效率。

一、小学运动训练队日常训练的激励原则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给一颗自卑的心灵带来信心;一句真诚的话,可能会给一颗脆弱的心灵带来温暖。作为小学运动训练队的指导教师,必须多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在提高训练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笔者认为教师应遵从以下激励原则:及时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 及时性原则

小学运动训练队的训练时间相对比较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状态必然有所起伏,作为训练教师,必须做到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训练状态,特别是当学生表现好时,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时刻关注着自己。一个人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这个认同来得不及时,自然会减弱对学生情绪上的激励的作用,也自然减少对学生内在动力的促进。因此,激励学生时,首先要注意及时性这个原则。

2. 明确性原则

不少教师喜欢表扬学生,但表扬的语言只停留在“你很棒!”“你做得很好!”“你真厉害!”等,这样的表扬语言及其空洞,并没有针对性。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表扬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表扬并不吸引,多了反觉得教师是在敷衍。因此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语言必须明确。何谓明确?就是在语言中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进步了等。

3. 公平性原则

在一个训练队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训练水平会有所差异,同一阶段不同学生,训练水平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应该注意公平性:第一,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教师要公平,做到根据实际表现而做出评价,学生的表现会时好时坏,不能因为以前印象不好就不表扬,应做到“对事不对人”。第二,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更要公平,因为每个学生的训练水平不一样,教师的激励要做因人而异,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当然应该受到表扬,训练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其实更需要鼓励,所以巧妙地改变表扬的内容与着重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表扬,用不同的激励的方式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4. 多樣性原则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对于新鲜事物特别向往。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在激励方式上下功夫,做到形式多样化。从场合分可以分为公开激励形式和私下激励。公开激励适用于对全队的队员,起到榜样作用,成为同学追赶的目标。而私下激励适合于一些小行为、小事件。从表达方式分可以分为语言激励、动作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任务激励等,不同的激励形式适合于不同的情况。从时间长短来分可以分短期激励、长期激励。短期激励只是对学生一个简单的行为进行表扬,而长期激励则是长时间对十分稳定具有榜样作用的队员的表扬。教师能够将多种表扬互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得到不同的外部激励与内在动力激发,从而提高参加学生训练的热情,全面提高训练质量。

5. 发展性原则

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对学生激励的出发点除了提高训练的质量以外,更重要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必须以关注学生发展作为前提,这个发展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品德意志、待人接物等,当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将来的发展时,教师的激励自然会更有前瞻性,更具引导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方向。

二、小学运动训练队日常训练激励的方式

(一)运用语言激励的方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方式,也是教师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不少教师会担心自己说话缺乏艺术,其实对于学生的激励,最重要的是发教师内心,只要教师是发自己内心地对学生赞美,相信学生是一定能够感受到的。激励学生时要注意真诚实意,切忌夸张的表扬。当学生自知表现不佳时,教师还赞他做得好,这样不但令其他学生不服气,还会令受表扬的学生难为情。不真诚的言行会摧毁教师作为教练员的信誉。当然,训练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前面所提到的原则就是为激励的说话提供指引:一是对学生的表扬说话要具体到学生训练的动作、态度等细节;二是对学生的表扬语言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行为;三是说话的方式要多样化。只要不断用心,相信每个教师都能够很好地运用语言激励的方法。

(二)运用动作激励的方式

身体动作、表情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动作激励比言语激励的效果好得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动作激励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是一个肯定的微笑,可以是一次激励的点头,可以是一个亲切的大拇指,也可以是一个热情的拥抱……例如,当学生在跳绳速度上有新的突破,教练员给予一个击掌以示祝贺;在篮球训练中学生做出一个漂亮的配合,教练员微笑并竖起拇指表示赞赏;当学生在长跑过程感到疲惫不堪想放弃时,教练一个握拳加油的手势可以让学生精神振奋;当学生相当努力但还是不达目标,倍感失落时,教练面带微笑拍拍学生的肩膀以示鼓励……这些动作上的鼓励能给学生心中注入暖流,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支持和肯定,能坚定学生参与艰苦训练的信心。

(三)运用物质激励的方式

当看到这个标题时,很多的教师都会产生质疑:物质激励会不会不太恰当?其实这里所指的物质也是多样的,我们会更注重奖励的物质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在训练中,使用得比较多的奖励物质有:食品、饮料。学生训练比较累,适当奖励一些食品与饮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补充能量,另一方面能对学生的训练士气也有很大的提升。除了这两种方式以外,教师也可以尝试给学生发一些表扬信及奖状。学生十分渴望被认同,尤其渴望父母的认同,我们给学生发一些表扬信及奖状,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难得的,特别一些用心训练但比赛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肯定,对他以后的训练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运用任务激励的方式

运用任务激励的方式就是当学生表现好时,教师交给他一定的任务,并表示这个任务只有在他一直保持状态时才能够去做,而当表现不好时,就会被别人取代。这是一种特殊的激励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光荣感。任务激励方式有两种:一是训练项目上的任务,如这个学生在训练时状态很好,教师向全体提出,由于他的训练状态好水平有所提升,现在他可以训练一个新的项目;二是训练队工作任务,如这个学生在训练时表现十分认真,就安排这个学生做训练队当中的器材管理员,负责管理好队员的器材的领取及保管。让学生觉得这个任务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光荣、一种责任,同时也让全体学生看到,训练与工作其实都是一种教师信任的表现,是值得争取的,营造整个训练团队中的良好精神环境。

小学运动训练队的日常训练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指导教师若能够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让训练队内形成正确的训练观、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便能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