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源流考以水生态治理为视角
2019-11-09冯红伟
冯红伟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源流合力作用的结果,其源起、演变和发展始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水生态治理为例,新中国成立前人们的思想主张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历代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历史源流;习近平基层治理的历练与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实践源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论述则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以历史发展和时间顺序为经,以治水理念和实践方式为纬,以源流关系为视域,不难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之间是流与源、源自流出的逻辑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源”与“流”,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认识,进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纲领性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并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流;水生态治理;生态智慧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1904001
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目前,水已成为我国的短缺资源,成为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生态治理,在撷取古人智慧、总结历代共产党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富有创建性的新观点、新主张、新举措,开启了水生态治理的新时代。水生态治理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水生态治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实践起始和发展逻辑,为深入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源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
一、历史源头:传统文化中的水生态智慧
历史具有传承性,以水生态治理为例,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治水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治水经验被传承至今,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水生态治理主张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水生态治理主要集中在防洪排涝、疏浚河道、清理淤泥等方面,人们的治水实践内蕴着鲜明的系统思维,展现了矛盾分析法的伟力。
1.运用系统思维指导水生态的治理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在治水实践中特别注重系统思维的运用,既强调水生态的整体治理,又注重兼顾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治水实践坚持整体治理观。从水生态学的角度讲,流域水资源形成与演变依附于统一的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因此流域水资源的治理必须实行统一治理。事实上,这一治水思路早已存在于古人实践中。中国传统的治水理念注重整體性、综合性,指出“治河之法,当观其全”。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时,与诸侯国会盟,制定了治理淮河的水利盟约条款,要求各诸侯国在治理淮河时一定要兼顾上中下游沿岸各国的利益,禁止拦河筑坝、堵塞河道、以邻为壑,损害其他盟国利益。明代杰出的治理黄河专家潘季驯在制定治黄方案时,尤为重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他不但注意到了大系统,而且注意到了总体规划中的每一个子系统,对每一个子系统中的主要问题都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既着眼全局又兼顾部分,体现了其治理黄河的系统思想。20世纪30年代,针对黄河决口问题,我国著名的治理黄河专家张含英反对当时有些人士提出的只注重治理上游的主张,主张上中下三游兼顾。诸多史例明确表明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在治水实践中就十分注重系统思维的运用。
传统的治水实践强调统筹兼顾法。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张“要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水”[1]56,“不能就水论水”[1]56。宋代的魏岘从森林与水土流失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提出了森林抑流固沙的思想。明代,人们发现了山林砍伐、水土流失与洪水灾害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便不再滥砍滥伐。民国时期,诸多水利专家提出森林数量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得森林与水利的关系成为水利建设研究的主题。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要素通过融合汇通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生态要素的治理都必须统筹协调好其与其他生态要素的关系,唯此,才能实现生态质量的整体提升。
2.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水生态治理中的问题
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其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把准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核心要义是抓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水生态治理史,矛盾分析法一直贯穿其中。
把准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态势。只有对标主要矛盾,找准关键和重点并解决之,才能确保事物的健康长久发展。此道理古人早已明之。以太湖的水生态治理为例,宋代的范仲淹和郏亶注意到太湖地区存在治田与治水、挡潮与排涝、蓄水与泄水以及水利与航运等多重矛盾,两人在深入分析后,精准地抓住了其中的核心问题,认为造成诸多矛盾的根源在于水网圩区通水不畅。基于此,范仲淹提出,水网圩区的治理应采用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措施。郏亶进一步提出,应规划高圩深蒲束水入港归海的塘浦圩田体制,根据地形高下,分级分片控制。由于其对太湖水域的主要矛盾把握精准,对其中的关键和重点明确,从而得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让太湖之水造福一方百姓。作为明代著名的治理黄河专家,潘季驯提出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黄河水患问题,就必须找准影响水患的关键。经过实地考察后,潘季驯指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清口地区,尤其是高家堰工程,只有治理好该地区的水患,才能彻底解决整个黄河流域水患问题。古人的治水实践始终坚持由主到次、由重到轻、由里到表,可以说是对主要矛盾原理的具体运用和深化。
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2]而这一智慧在古人的治水实践中已有所体现。西汉著作《淮南子·地形》中曾提到古人在利用河水灌溉农作物时,会具体分析水质情况,依据水质决定河水所浇灌的作物种类。文中明确提到,汾水蒙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豆),雒水轻利而宜禾(小米),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竹箭),江水肥仁而宜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一目了然。明清时期的人们对古代的堵漏工程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特别是清代徐端编著的《安澜纪要·堵漏子说》对抢险堵漏的方法记述十分详尽。据该书记载,清代堵漏有外堵、内堵等多种方法,凡是漏水,首先要探摸情况,了解堤身是淤土还是泥沙,漏水处离河远近,有无顺堤河形等,并测量清楚堤根水深,在掌握了上述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再具体决定采用何种堵漏方法。方法从矛盾、问题中衍生而来,只能解决特定的矛盾与问题,实质上就是矛盾特殊性的哲学原理在治水实践中的方法论运用。
3.从客观规律出发,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势利导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1]11对此道理,古人始终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就水生态治理而言,《尚书·禹贡》中有关于大禹治理淮河的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入于海”,即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九河,平息了水患。东周的太子晋在总结历代治水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治水“七原则”,其中有两个原则为“仪地”和“顺时”,即治水要按不同的地区条件,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汉成帝初年的冯逡主张河流分水口位置的选择应视两岸的地形条件而定。宋代的司马光提出治理黄河应根据地势和水势顺力而为,不可强用人力,否则水势逆行,冲溃堤岸,不仅不能取得成效,还会毁掉原有的河道。雍正年间,嵇曾筠曾参与治水,他善于筑坝制溜,修筑顺水坝和挑水坝都是因势利导,根据河势缓急、河道深浅定坝基之长宽尺度。古人治水主张的核心要义就是强调治水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势利导。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的水生态治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深知百姓所需、深谙治国理政之道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水生态治理,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水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国家当今的水生态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水理念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是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3]63治理水生态,“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3]63。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确立治水理念、制定治水政策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频发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明确提出将水生态治理作为党中央的工作重点之一,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等指示,强调水生态的治理重点是兴修水利。在听取关于三峡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的不同意见后,邓小平提出:“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决不会草率从事的。”[4] 20世纪90年代,淮河流域发生重度水污染事件,安徽和江苏两省民众生产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了使当地民众早日摆脱困境,在江泽民的极力推动下,党中央启动了为期10年的治理淮河水污染的系统工程。胡锦涛则多次召开环境座谈会,明确提出水利工作“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5]824。历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水生态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6]。中国共产党在水生态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践行实事求是,捍卫实事求是,带领人民取得了水生态治理的斐然成绩。
直面现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面对水生态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惧怕、不遮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則,大方承认。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修改和审定中国代表团参加人类环境会议的与会报告时,针对代表团存在的极“左”观点,指出应实事求是,中国也存在水污染问题。在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江泽民曾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不高,在水利建设和综合治理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7]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而赋予他们勇于承认问题、正视问题的勇气。
注重调查研究,践行实事求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更没有决策权。以三峡工程为例,作为水利发展史上的一座“历史路标”,修建三峡工程是水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其提出到投入使用期间,历代党的领导人多次到长江三峡实地考察、调研,体现了求实的工作方法。从1953年首次提出修建三峡工程的设想到1958年三峡工程的修建列入国家建设规划,毛泽东多次赴长江进行实地调研,并请周恩来亲自挂帅,召集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商讨建设方针。继承毛泽东的未竟事业,邓小平曾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听取相关部门对修建三峡工程的意见,尤其是对三峡大坝建成后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给予高度关注。江泽民同样多次赴实地调研,并表示三峡工程要争取早日上马,要把几代人的伟大理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为现实。胡锦涛亦继承了前几代领导人的优良传统,多次赴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重点强调要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历代共产党人将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融入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在调查研究中深化问题认识,确保治理成效。
听取不同意见,捍卫实事求是。如同一千个读者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些重大决策,党内往往也会有“见智见仁”的不同意见,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作重大决策时都会认真听取多方不同意见,然后在比较中选择,在选择中决策,力求决策最科学,以捍卫实事求是。比如在论证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时,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坚持需要一个反面报告,既要听正面意见,也要听反面意见,如此才能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在比较中达到决策最优化的目的。针对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江泽民曾于1997年、1999年、2000年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不同意见,以求最优治理方案。在对多方意见比较分析后,中国共产党汲取各方所长,实现决策最优化。
3.运用辩证思维分析水生态问题,指导水生态建设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治水主张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
治水实践遵循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辩证原则。辩证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观,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本质上认识和把握事物,既要统筹兼顾又应重点突出。1949年11月8日至18日,第一次全国水利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各项水利事业必须统筹规划,相互配合,统一领导,统一水政,在一个水系上,上下游,本支流,尤应统筹兼顾,照顾全局。”[8]444 同时确定了1950年水利工作的重点:“在受洪水威胁地区,着重于防洪排水,在干旱地区着重于开渠灌溉。”[8]447世纪之交,我国水污染治理形势紧迫,任务繁重。江泽民主张首先要继续抓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酸雨、二氧化硫控制区和北京市、渤海、三峡库区、南水北调等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污染防治,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地区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上述事例鲜明地体现出共产党人统筹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治水思想坚持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必然是继承与发展有机融合的产物。党的治水思想具有一脉相承性,不同时期的治水思想具有一些共性的主张。比如战略上,注重防治结合,保护优先;指导思想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具体践行中,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注重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时期的水生态问题,共产党人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主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水生态问题还不是特别突出,治理的重点是兴修水利,服务农业;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经济加速发展的是环境问题的急剧增多,尤其是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愈益严重,这时,党中央特别强调植树造林、依法治污的重要性;世纪之交,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凸显,因此,党中央提出要建立节水型社会;进入21世纪,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更加明显,一些国家甚至展开了抢水大战,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形势也不容乐观,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短缺、水浪费等问题也未有较大改观,因此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在党的十八报告中,胡锦涛还特别强调要加快水利建设,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历代共产党人关于水生态的治理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的辩证思维。
4.发挥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
“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9],“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1]75。中国共产党在治水实践中特别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预防为主,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水土保持须农、林、水利部门等协调配合,将群众的作用摆到了首要位置。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周恩来总理指导下,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首次全国保护环境会议,正式确立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方针,将发挥群众作用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邓小平主张依靠群众力量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江泽民在思考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的问题时,提出了两条治理措施:一是在修建治水工程时要大中小型工程并举,特别要发动群众修建投资少、效益好的小型工程;二是强调在治水实践中应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温家宝在2002年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坚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因地制宜研究和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大大提高了水土保持的质量和效益。”[10]胡锦涛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生产技术”[5]825。可见,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是我国水生态治理不可忽视的两个推动力量。
二、初步形成:習近平治理水生态的基层历练与经验
作为集深厚的理论修养、文化修养与丰富的实践经历于一身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注重从战略角度,以超前思维思考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政地方期间,全国各地都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习近平却力主要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对于具有战略意义的水生态治理,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思考,其中的诸多建设性观点、主张均被纳入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
(一)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2002年的水法明确规定“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在党中央的重大部署下,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从浙江实际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浙江水生态建设的新政策。在农业生产领域,构建以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水产品的经济政策,从宏观政策上引导浙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针对浙江水污染严重、区域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习近平确定了“开发和保护并重,节水和治污并举”[11]49的治水方针。在谈到接轨上海、借助上海优势的问题上,习近平主张“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强太湖流域、黄浦江源头地区及沿江、沿海等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联合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11]109。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导向下,地市县的发展思路也随之改变,纷纷将节水和护水纳入发展规划,并将其融入各个领域的建设中。
(二)加强“软环境”建设,培养人们的自觉意识
“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12]13就水生态治理而言,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1]116。主政浙江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群众的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使其缩短从自发到自为的过程,主动担当起应尽的责任,齐心协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习近平注重培育节约型消费模式,倡导人们树立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增强节约意识,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善用系统思维,追求经济、社会和水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融入一切工作中。在水生态治理问题上,习近平主张运用系统思维,将水生态治理置于经济、社会和水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考虑。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张同样适用于水资源。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提及经济的综合开发必然涉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这种开发“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13]109。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两山论”,其中的绿水就涉及了水生态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12]153 若能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绿水青山也能变为金山银山。从上述中,不难看出习近平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水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
(四)富于辩证思维,因地治水,重点突出
对于水生态的治理,习近平不仅强调统筹兼顾,也提出要重点突出,因地治水。主政浙江时,习近平的治水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改善、西湖水的治理以及建德和淳安两地水生态的保护等方面。习近平十分重视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改善,针对许多地方污水乱排的状况,提出要建立城乡联动的污水集中处理网络体系,“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1]89。针对西湖水治理的问题,习近平主张按照“蓝天、碧水、绿色、清静”要求,大力保护和建设好环湖生态,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做深做透山水园林文章,使西湖风景名胜区绿水常绿、青山常青、鲜花常艳。对于建德和淳安两地水生态的治理,习近平从实际出发,提出这两地处于钱塘江的上游源头,加强城市防洪,注重生态保护,做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全省防汛工作全局,事关下游人民的饮水卫生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求两地从服从与服务于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水生态治理工作,继续为全省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地域不同、问题不同,习近平的治水主张和重点也有所区别。
(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单打独斗从来都是势单力薄,仅靠单一的治水举措,难以彻底完全解决水生态问题,只有多措并举,用好“组合套拳”,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水生态质量的根本提升和改善。习近平主政地方时的治水主张就遵循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治理原则。一是注重发挥法律的作用。主政浙江期间,谈到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时,习近平曾提及“要完善法规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多重利用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法律法规,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12]140。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浙江区域性缺水问题,习近平极力推动实施浙东引水工程、浙北引水工程。针对浙江水质性缺水问题,习近平亲自领导浙江开展八大水系和平原河网的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行动。针对农村水污染问题,习近平提出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和农民健康”工程,让大多数农民群众早日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为了更好地保护浙江的水资源,在习近平的多次关切下,浙江实施了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三是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为了缓解浙江水资源短缺问题,习近平主张:“推广应用各种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鼓励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1]50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把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针对水资源成本低、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习近平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手段,完善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为了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要逐步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习近平主政地方时提出的这些举措至今仍未过时。
三、完善发展:从水生态治理中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主张,并在2018年的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形成,之后又对其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层次清晰,既是对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生态治理智慧与经验的汲取,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历代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其主政地方时相关主张的系统化总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一脉相承性:撷取历史智慧
从历史进路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我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一脉相承的。
1. 立场的一致性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水生态治理为例,古人总结的治理水生态的七条原则中有一条就是“和民”,即要按照利民爱民的原则开发利用水资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水生态治理的主张同样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如果饮用水不合格,人民也就无幸福可言,为此他提出要“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14],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 思维的一致性
无论是古代的生态智慧还是现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即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以水生态治理为例,古人在治水时强调整体性、综合性,讲求“治河之法,当观其全”,坚持兴利与除害并举 、开发与节约并举、建设与管理并举,同时将饮用水源的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反观现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水生态治理的主张基本上延续了古代的治水思路。习近平提出“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关系,找出症结所在”[1]54,同时指出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因此“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1]54。
3. 目标的一致性
建设生态文明,“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1]24。以水为例,古代的“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思想均蕴含了人水和谐的价值追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视水生态治理,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针对现在城市缺水的问题,习近平主张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尊重自然。以华北地区为例,“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本来就很严重,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1]52。其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一定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创新性发展:在总结历代共产党人经验基础上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深化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
以水生态治理为例,由毛泽东提出的兴修水利到邓小平极力推动将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大力倡导全社会植树造林、加强水资源保护,再到江泽民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张,并进一步发展到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些主张反映了我们党对水生态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生态治理,在总结和继承前几代领导集体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提出我国的水利工作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将水污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更加凸显了水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将水生态治理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具有强烈的战略思维意识;强调新发展理念在水生态治理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更加注重系统思维的运用,善于从全面、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希冀与其他国家携手共谋治水良策,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情怀。
(三)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在解决生态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
以水生态治理为例,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期间从民生角度思考水环境问题,将农村水环境的整治视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了改善脏乱差的水生态环境,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水井,兴修水利,从而使村民喝上了较为干净的饮用水。习近平在陕西插队期间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水环境整治的推动,成为他关注水生态问题的实践起始。
主政地方时,习近平对水生态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凭借其超前的战略眼光、敏锐的政治思维提出了水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主张经济、社会与水生态协调发展。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已经注意到了水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他提出“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13]19,这种做法不可取,明确反对以破坏水生态为代价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在习近平亲自领导下,木兰溪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福州水生态治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的“两山论”思想,其中就包含了水生态的内容,从而为浙江的水生态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使得浙江的水生态环境短期内便有了根本改善和提升。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我国水生态问题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和认识。与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相伴随而来的是我国的水生态问题进入了高度频发阶段。一些地区的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水污染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一些城市的供水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形势相当严峻。基于对水生态问题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生态治理,要求“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1]53。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源流合力作用的结果,其源起、演变和发展始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2.
[3] 汪恕诚.人水和谐 科学发展[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4] 康沛竹.治国先治水——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水利战略地位的认识[J].中共党史研究,2002(1):24—2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326.
[7]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3.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71.
[10] 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中国水土保持,2002(07):1.
[11]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 习近平.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3] 习近平.摆脱贫困[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4]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 奋斗,2019(3):1-16.
(责任编辑 张月红)
Source and Course Analysis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Feng Hongwei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is the result of multiple sources, whose origi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always adhere to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Take wat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peoples proposal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generations of communists after that are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Xi Jinpings experience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is the practical source of h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His series of discussion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mark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Tak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time order as the x?axis, the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water control as the y?axis, the relationship of source and course as the horizon, we can find that X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and Chinese communists ecological thought have a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source and cours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is a process of long?term evolution. The study on the source and course of X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is helpful to deepen peoples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thought. Then,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thought in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will be given full play. The thought is helpful to carry out the initiative of “Beautiful China” and it contributes “Chinese wisdom” to the solu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words: Xi Jinpings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rigin; wat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ecologica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