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自在的牧童生活
2019-11-08温世浩
温世浩
这首诗的大意是:辽阔的原野,绿草如茵,连绵数里,晚风送来几声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牧童回到家中,饱餐一顿,天已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了明亮的月色中。
绿草、原野、笛聲、晚风、牧童、明月,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静自然的水墨画卷。这样一幅有声有色、有人有景的画面,不由得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变得宁静而平和。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是多么安然与闲适,多么令人向往。作者对牧童无羁无绊、自由轻松生活的刻画,使一个活泼而勤劳的农家儿童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草铺横野六七里”,绿草,原野,这是视觉的感受。一个“铺”字,表现了绿草的茂盛和原野的辽阔,为牧童的出场营造了一个开阔美丽的场景,洋溢着自然和宁静的气息。
“笛弄晚风三四声”,笛弄,晚风,这是听觉的感受。“弄”富有情趣——那时断时续的悠扬笛声仿佛在逗弄着晚风,这与牧童可爱活泼的形象何其相配!诗词中出现“弄”字,往往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优美意境。如“山光物态弄春辉”(唐·张旭《山行留客》),“迟迟春日弄轻柔”(宋·朱淑真《眼儿媚》),“西城杨柳弄春柔”(宋·秦观《江城子》),这些“弄”字无不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情态和意趣,真是独具匠心。“三四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也反映出牧童的稚态。通过写笛声塑造人物形象,角度独特。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是对牧童的直接描写。牧童吃饱饭时,已经过了黄昏,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明月下了,尽显其知足、洒脱之态。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一说是唐代的吕岩,即吕洞宾,唐末人,曾担任过县令,后入终南山学道,被道教全真派奉为祖师。又传为道教“八仙”之一。另一说是这首诗载于《千家诗》,题为“答钟弱翁”,署名“牧童”。相传宋人钟弱翁醉心功名,一日有一道士携牧童相见。钟弱翁于是指着牧童对道士说:“道人颇能赋此乎?”道士笑着说:“不烦我语,是儿能之。”他们让牧童作诗,牧童就写下了这首诗。很明显这是在劝告钟弱翁放下对名利的追逐,过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的大意是:牧童骑着牛。远远地走过前村,他吹着笛子,那悠扬的笛声飘过田垄,传入耳中。长安城中那些追名逐利的人,钩心斗角,机关算尽,真不如你这样悠闲自在。
与上面的《牧童》一诗通过描写牧童悠闲自在的生活,间接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向往不同,黄庭坚这首诗在描写牧童悠闲地骑着牛、吹着笛之后,借题发挥,把牧童与官场中人做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悠闲自得,后者机关算尽。在一褒一贬中,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这首诗颇具理趣,引人深思。前两句描写牧童,骑牛吹笛,这是诗人喜爱的牧童形象,很多诗人描写过这样的情景。如“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诗人们或在借骑牛、吹笛的牧童形象追忆天真烂漫的童年,又或在表达对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笔锋一转,以“长安名利客。与牧童做对比。此处“长安”不是实指。而是作为一种意象,代指都城。作为古都的长安,尤其在盛唐,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长安成为文人们心中求取功名、建功立业的圣地。因此,长安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宋代诗词中,用来代指都城。都城作为政治中心,是人们追名逐利的地方,然而官场又是黑暗的,钩心斗角,机关算尽。这和文人们特有的气质不合,身在其中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疏离感,在喧嚣中他们又渴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于是就常常在诗词中流露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牧童的这种悠闲自得的状态,也就成了诗人们赞美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和本诗的意境有相似之处:“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在春风细雨中,在日月交替间,自由地骑着牛,吹笛、歌唱、拍手,这种超然物外、无是无非的生活,有几人能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