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怎样采写人民大会堂建筑的?

2019-11-08孙世恺

中国记者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会堂大礼堂人民大会堂

文/孙世恺

每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望见西侧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40多年前采访这一巨大建筑工程的情景。

那是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一个多月,全国人民瞩目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快要落成的时候,新华社派我去采写一篇介绍这个建筑的报道。这一个著名的建筑从破士动工到建成只有10个月的时间,当时在我国建筑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那时,在施工现场,我连续采访半个多月,访问了许许多多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建筑工人以及组织领导工程的党政干部,亲眼目睹这一工程日新月异地显露出它的雄姿。当整个工程快要落成时,我获悉周恩来总理要在当时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的彭真同志陪同下来视察,我立即前往跟随采访。

周总理到了即将落成的这个大厦,登上二楼穿过宴会厅,进入万人大礼堂,一路上边看边问,兴致很高。后来,周总理在大礼堂二楼坐下来,听负责这个工程总设计的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沈勃汇报整个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和情况。周总理听完汇报,略微沉思地说:“苏共召开二十大的时候,中央派我率领一个代表团去参加大会。我看到他们那个大礼堂的建筑,当时我就想,我们什么时候也盖一个比他们更好的大礼堂呢?今天总算盖起来了。你们设计得不错嘛!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是有着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的。”

周总理说到这里,彭真同志笑着插话说:“建造这个庞大的建筑物,应该说总理是总设计师。”

周总理摇摇头说:“不,不!”指着坐在身边介绍情况的工程设计人员说:“还是他们!

当听到彭真同志说到周总理是这个建筑的总设计师时,使我联想起采访过的不少技术人员,都谈到这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中,周总理所倾注的大量心血。

要在短短的10个月里,建成这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高质量建筑物,首先面临一个如何设计的难题。当工程筹建者一时不知从何着手时,周总理马上指示他们,在设计工作中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邀请全国各地优秀的建筑师来北京,共同商讨设计方案。周总理还强调说:“你们的建筑师里不光要有老年人,还要有青年人,青年人没有框框,思想解放啊!”

当时,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以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组成的设计组为主,同时邀请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西安、天津等16个省市的上千名建筑师、艺术家和有关方面的专家,云集北京共同精心研究,加上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设计方案,一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份立面图。在讨论这些初步方案和立面图时,由于建筑设计人员中存在着很多学术流派,各持各的艺术风格,各有各的设计倾向,相互争论不休,于是,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设计人员又把各种设计方案和立面图都陈列出来,广泛听取和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在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上,本着“要使中外古今一切精华皆为我用”的原则,经过集体反复讨论,多次认真修改,从众多方案中归纳出一幅“山”字形的平面图案。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同志亲自审查按这个平面图案做出的模型,周总理站在模型旁,亲自担任解说,毛主席边看边听,欣然赞许。朱总笑吟吟地说:“很好,很好。”毛主席和朱总走后,周总理转向工程筹建者,兴奋地挥动双手说:“批准了,批准了!”

这个规模巨大又结构复杂的建筑,从1958年10月底破土,由北京市第一建筑公司和30多个建筑施工单位协作负责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先后又有18个省市的7000多名建筑行业的“能工巧匠”来支援,每天平均都有14000多人在工地上劳动。他们当中,有干了半辈子手工活的老建筑工人,也有后起之秀的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有两鬓白发的老工程师,也有身强力壮的中青年技术人员。此外,还有一批又一批党和国家机关干部、解放军官兵、学校师生和市民,也来参加义务劳动。有时为了完成一项复杂的施工,参加大厦建筑的劳动者连续作业10小时,12小时,甚至24小时不下“火线”。这个建筑物中的大礼堂宽76米,深60米。从地面到屋顶有10多层楼高。要把每品跨度60多米、高7米、重达51吨多的12品钢梁吊装在40多米高的屋顶上,仅这一项施工在我国建筑史上就从来没有过。当时,建筑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创造性地采用四台40多米高的桅杆式起重机同时起吊,结果顺利地完成了钢屋架的安装工程。但是,进入5月,大礼堂还只是一个混凝土包着钢梁的框架子,场内两层挑台还没有吊装钢梁;屋顶要钉大小龙骨、伞骨和天花板;地下有些工程还没有进行。除了这些结构工程之外,整个礼堂要抹灰、油漆,安装各色灯具、装置冷热风等现代化的设备。按照施工惯例,装修要比建筑结构的时间多一倍。可是,当时距离要求的竣工期只有三个多月了,能不能在这样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成为这个建筑物能否在建国十周年前落成的关键。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四册 1979年版

工地指挥部党委把问题交给群众研究,为了争取时间,怎么使天上、地下、四周,错综复杂的工序能够同时进行主体交叉作业?工人和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得出一个结论:用几万根杉杆搭满堂落地脚手架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要让杉杆一根也不挨地,才不影响地面和屋顶、两层挑台上下同时作业,以及进行各种现代化设备的安装。经过集体智慧的凝结,大家创造出一个绝妙的搭架子方法。工人们计算好顶棚如同满天星斗的灯具位置,巧妙地通过灯圈从钢梁上插下一根根不落地的杉杆。他们随即像猴子爬杆一样从上顺杆而下,悬立在离地30多米的空中,绑扎横的“顺水”杉杆。100多斤重的杉杆又要从地上吊上去,他们拉住杆头,就把它夹在肘中往架子上串,活像孙悟空舞动金箍棒一样自如。绑完一根以后,又像表演“空中飞人”似的,借助系在腰上的安全绳,从一根杉杆荡到另一根杉杆。不出两个星期,从顶棚到两层挑台下,到处都是悬挂的脚手架,把大礼堂的整个空间变成“天上有天、天地隔绝”的八层操作台。一眼望去,从地面到屋顶一层层全是施工的人,但又各不相扰,有条不紊,砌地面的砌地面,吊天棚的吊天棚,中间又有抹灰的,在两层挑台上又有安装楼板的,有的又在他们的顶上安起灯具……几十项装修工程同时进行。真可以说是一幅人间少有的奇妙、壮观的施工场面。本来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的内装修工程量,仅用了40天就干完了。谈起这一施工的情景,我不只一次听到人们称赞说:“群众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是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整个建筑到1959年9月初基本建成了。有一天,我从一楼宽广的中央大厅走进万人大礼堂,看到它的体积比普通礼堂大10倍,从上至下“水天一色”浑然成一体,使人感觉自己既不渺小,而整个大厅又不空旷,心中十分新奇。“这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我向一位工程师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又讲了一个“内幕”情况。当初,建筑师们面对这样大的空间要使人们坐在里边不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还不让建筑物失去紧凑感,这是个棘手的难题,虽然设计者们提出种种设计方案,都没有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工程负责人把这个问题反映给周总理。几天以后,周总理把负责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人员找到中南海西花厅,专门研究大礼堂内部装修的问题。总理首先从日常生活现象里提出问题,笑着问大家:

“天空很大,大海也很宽,可是人站在天空下,站在大海边,为什么并不感到自己渺小?”

这个新颖而简洁的问题,一下把在座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思路引入一个崭新的意境。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到,当人们来到烟波浩淼的海滨,遥望那水连天、天连水的景色,顿觉心旷神怡,仍然不失自已是感受大自然的主人。但是,这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摆在面前的大礼堂内装修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周总理看出他们心中的疑团,又进而作了具体的解答:“因为天空没有直角的,大海也看不到界线。我们的万人大礼堂内部也搞成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周总理这一席话,使工程设计人员茅塞顿开。他们回到工地后,又作出了模型进行试验,终于把大礼堂内部修成顶棚与墙面相交成穹窿形,上下浑然成一体,出现了“水天一色”的景观。在整个边设计边施工中,像遇到类似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都是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人和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中解决的,它真是凝聚了千千万万人的智慧和心血。

▲ 2001年8月,孙世恺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扫码阅读原文

1959年9月,北京秋高气爽。这个大厦经过建设者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如期胜利建成了。这时,负责建筑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考虑到它该命个什么名呢?在征求意见中,有的同志建议称“人民宫”,有的人又提出叫“人民议事堂”……众说纷纭,一时难定。9月9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来到这座灯火辉煌的新建筑视察。当北京市领导同志汇报到这座建筑物的命名问题时,毛主席倾听上述种种建议后说,还是叫“人民大会堂”吧!毛主席命的这个名,充分体现了这座建筑物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也反映出人民群众要求建筑它的愿望。因此,把这座建筑物正式命名为“人民大会堂”,受到大家热烈的拥护。郭沫若同志在毛主席命名之后写下这样热情的诗句:

十月完成大会堂,

千秋独步颂声扬。

国风浩浩功无古,

文采决决乐未央。

劳动精神昭日月,

人民意志革玄黄。

最高先烈归于党,

领导群众有纪纲。

当时,我写这篇通讯,还有四点体会:

条理清晰,选材典型,这是写好通讯的要求之一。像人民大会堂这样巍峨的建筑,从建筑形式到艺术风格,从内部装修到各种设备,从设计到施工,都十分复杂,写作材料又非常丰富。但是,如何用两三千字进行介绍,又要使人们看到它一个完整的面貌呢?

当初,我执笔时,在明确主题思想之后,便面临上述这个问题。从写作表述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些设想:

其一,主要写大会堂建筑的过程。从设计到施工,按照这个顺序来写。比如,建筑设计人员如何设计,建筑工人如何修建,全国各地怎样支援,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如何重视,等等。但是,这样写内容必然庞杂,又易于形成一篇“流水账”。

其二,抓住大会堂建筑的几个特点,如建筑规模宏大、设备先进、装饰优美等等,从而反映工程设计人员和建筑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样写,虽然可以把大会堂建筑的特点反映出来,但是也不易给读者一个全貌的印象。

其三,用参观的形式,以建筑的布局为线索,先概括地交代再从外到内步步深入,抓住建筑重点一层一层去写,这样介绍大会堂,可使人们从建筑的外形到内部的布局和装饰,了解一个全貌。

上述几种表达方法,虽然各有长短,从通讯写作的要求来衡量,哪一种表达形式最好呢?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写这篇稿件应立足于广大读者,要为没有到过人民大会堂的人,尤其是全国各地未到北京的亿万人民着想,使他们读过这篇通讯,对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会堂从外到内有个全貌的了解,又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我决定采用第三种表述的方法,又吸收第二种表述的优点。同时,请建筑师为向导,陪同我来参观,边看边谈,有所取有所舍,有的详有的略,既亲切自然,又富有说服力,力求整篇文章条理分明,脉络清晰,顺理成章。

表达准确,语言优美,也是写好新闻通讯值得重视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的话:“既不要把重大的事说得很随便,也不要把琐碎的事说得冠冕堂皇。”这是颇有见地之言。在写人民大会堂这篇通讯的时候,我也努力这样做。这里也可举一例。如写大礼堂内部的装修,我便选用这样的字眼:“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如此描写并非是浮夸之词,更不是虚构的,而是从采访实践中得来的,我根据自已到现场的观察,结合设计人员的介绍,只用二百字来描写建筑师对大礼堂内部的巧妙处理,力求做到表达准确,又避免技术性、专业性术语,使文字较有形象感。

再比如,对宴会厅的描写要反映它的规模、特点和设计的难度,我也只在第十一自然段,用一百二十多字如此写道:“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色……”在这段文字里,用“比一个足球场还大”来说明这个宴会厅面积之大,形象具体。厅内高度虽然只有十五米多,由于运用了方井高、四周低的设计手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比,就显得明朗宽敞。特别是写到彩绘的厅内屋顶和描金的回廊圆柱等装饰,便用这样一句加以概括:“它把整个大厅美化了,给人一种雍容典雅的感觉。”所以,新闻通讯的语言,在明确、简练反映事物的同时,应力求产生一种美感,增强点艺术魅力,以吸引读者去深刻领会通讯的内容。这里还要指出一点,写新闻通讯要语言优美,并非是玩弄华丽的词藻,盲目地滥用花哨的描写,应当是朴实无华,切忌华而不实。

写好新闻通讯还要讲究开头和结尾。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过这样的话:“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我写人民大会堂一文,开头虽然没做到“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却用简洁两笔点明大会堂坐落何方及其作用。而结尾呢?自然更没做到“执卷留连,若难遽别”,却用心点染一番。因此写道:“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看完这座大厦的时候,万道霞光洒在外面苍翠的树丛上,洒在杏黄色的墙壁上,洒在天安门的红墙黄瓦上……”以此来反衬人民大会堂建筑的美,又可使人们联想到大会堂的建成给天安门广场也增添了“异彩”。

最后还要扣紧主题。用眼睛采访时,如果游离了报道主题,观察到的事物或活动再精彩也没用。因此,观察任何事物和人物的活动都必须扣紧报道的主题思想,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当时,我根据采访的素材写出《六亿人民的大会堂》一篇通讯,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人民日报》于1959年9月25日刊登。后来,这篇通讯的标题改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被选入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科书。

猜你喜欢

大会堂大礼堂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幕后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幕后
一座大会堂的消失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讲话
人民大会堂建造之谜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