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幕后
2022-04-22
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时10个多月,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封闭做法遭批评
人民大会堂竣工后,除了党和国家的政治活动外,大会堂每周都设有一两天的开放日,让普通老百姓可以走进这个神秘的殿堂,一饱眼福。
不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民大会堂却被封闭起来,只用于举行大型会议和中央领导人办公、接见活动,不再对外开放。
“文革”结束后,一句话逐渐流传起来,“人民大会堂还是人民的吗?”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人民大会堂封闭的做法,再次遭到一些老同志炮轰。
情况在1979年1月27日晚发生了变化,中断了15年的首都群众春节联欢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颖超代表党中央宣布:“人民大会堂将向各界群众开放。”
初期“开放太少”
1979年7月15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当时,大会堂开放供参观的除了中央大厅、万人礼堂、宴会厅、迎宾厅之外,还有湖南、广东、四川、辽宁、台湾等厅。不过,许多人提意见说,开放的太少了,各地的群众都想到自己家乡的厅去看一看。
1979年9月1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解释了“开放太少”的原因。原来,当年“扫四旧”之风和极左思潮遍及全国的时候,大会堂也未能幸免,有些厅室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厅室除留下一架屏风之外,四壁空空。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吴作人的作品,被从墙上弄下来,弃置于仓库十年之久。有些家具被私人占用,布置在台湾厅内、用台湾草编织成的一些沙发,也被江青占为己有。
尽管如此,公众参观的兴致还是很高。开放不到半年时间,人民大会堂接待国内参观群众130多万人次,华侨及港澳同胞13000多人次,外宾3000多人次。
涉足商业活动
大会堂对外开放,受益的不仅是老百姓。当时每张两毛钱的门票费用,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可以减轻大会堂的经费压力。
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的大会堂,主要维护修缮费用由中央和各省市拨款,但日常维修,水、电、暖等仍是不小的开支。人民大会堂的门票,以及在大会堂内开设的小卖部等收入,使大会堂在交水、电、暖等费用时不再“那么捉襟见肘”了。
门票和小卖部初见成效后,人民大会堂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又陆续开放了國宴服务,场地租赁服务等。至此,人民大会堂作为一些公共活动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某种意义上真正成为了人民自己的“豪华客厅”。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