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策在降低增强CT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体会和效果

2019-11-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造影剂预防性我院

刘 丽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 四川 成都 610072)

增强CT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式,主要通过静脉注射一定造影剂,提高检测效果[1]。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不耐受,或者护士操作不规范,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心悸、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2]。ECMO患者由于受到重大手术,免疫力低下,因此对其更应该谨慎,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对我院进行增强CT扫描的ECMO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取得了明显改善,对本研究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CT扫描脑外科患者进行研究,50例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5~45岁,平均(35.65±4.1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8~48岁,平均(37.12±3.6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前与所有患者沟通,了解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性护理:(1)宣教护理:对于患者提前进行宣教,注意患者注意饮食和使用造影剂等相关注意事项,减少患者焦虑感,提高患者依从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有焦虑心理,应进行及时疏导;(2)检查工作:事前查看患者相关病历,查看是否有禁忌症,是否有影响增强CT的相关药物或是过敏史,若发现患者不适合做CT检查,可提醒医生,择日进行。(3)准备工作: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减少因技术不当而造成的渗液,滴速过快等,患者进行CT前可先注入适量地塞米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增强CT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对照组ECMO患者进行增强CT时,不良反应发生率2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5,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随着CT的普遍使用,临床对其研究越来越频繁,某些疾病普通CT无法诊断鉴别,需要使用增强CT,但由于该过程使用造影剂,主要经肾排泄,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会影响CT结果。现在临床常用的增强CT造影剂有两种,一种是原子量较低、比重轻的低密度造影剂,另一种是原子量高、比重大的高密度造影剂[3]。造影剂注射不当也是早成患者肿胀,心悸,过敏等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4],因此,护士在普通干预时,忽略了个体化,只是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患者教育与干预,而没有做到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措施,采用个体化、正对性强、预防性好的细节化干预[5]。进行预防性干预护理,护理人员可在事前告知患者,注意造影剂的外漏等情况,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减慢滴速,做好防护措施等,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院就对我院需进行增强CT的ECMO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并取得明显效果。

本研究表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4%,而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5,P<0.05)。

综上所述,对ECMO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增强CT检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造影剂预防性我院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