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2019-11-06张苗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有效性小学语文

张苗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入教学实际,积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效的制定完善教学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希望本文的有效研究,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27-02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有效的教学实践,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对策,希望分析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1]。

一、教师要善用多元化识字方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识字是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小学生的识字学习容易出现记忆不牢固,复习出错等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直观思维这一特点,将识字教学方式多元化,调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将识字游戏与学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到课堂当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将原先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教师可以通过给生词生字配“身体动画”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如教师可以在进行象形字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方式从实物图到象形文字,再到篆书、隶书、楷书直到今天简化字的演变过程,提升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提升学生的认字效果[2]。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会小学生阅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属于重难点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也能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获得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语言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从朗读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帮助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其展开朗读,如《开满鲜花的小路》《彩色的梦》《沙滩上的童话》等文质兼美、富有童心童趣的文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感情表达,通过朗读更好地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进而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感情体验。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阅读方法,增强自身的阅读感受,进而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如教师再进行《画杨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教师则起到指导作用[3]。

三、教师要以趣引领、以读促写,提高小学生写话水平

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写作接触不深,因此,写作是其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趣引领、以读促写。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进行一定的积累,只有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素材和好词好句,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将所想内容更好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每节课堂可以采取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今天遇到的趣事,见到的新鲜事物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在学生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应当予以学生足够的尊重,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表达的自信,让学生能够敢于并乐于表达,通过提升学生口头能力的方式,帮助其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生从积累入手,从练习出发,一步一步的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四、注重分层教学,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内容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采取同样的对待方式。首先,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学生的兴趣、性格等内容,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内容的理解,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4]。如教师在进行生词、生字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班级中拼音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深化学习,对其展示更多的内容,给予其更多的帮助,这样能够帮助这部分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班级整体的语文学习水平,增强整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教学。在每节课堂开始之初,可以先设置几个复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五、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在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课堂实际,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认识,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尽有效助力。希望本文的具体分析,能够提高教学认识,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惠芳.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9(03).

[2]魏九彪.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3]王瑾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4]張海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7).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有效性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