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初探
2019-11-06郑典萍
【摘 要】创客教育进校园有不同的组织形式,近年来学校开展的科技实践活动、头脑OM训练以及机器人社团的教学,都是以“小创客”为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小创客”,一是指受教育对象年龄结构小,小学生;二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切入点小,层次低,多为校园生活;再者是创作规模小,要求低,小创新、小创作。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创客教育;小创客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26-02
一、开发拓展性课程《校园“小创客”》
现行教材依据课标提供学生统一的教学内容,由于各地教学资源、学生素养等情况的不同,因此它无法统一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目标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教学重中之重。开发属于每个学校自己的拓展性课程旨在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创客活动,体验创新的乐趣,培養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以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为例,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初探。
(一)以生为本确定主题
近三年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是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示范学校,分别参加了“创新在我们身边”
“走近创客 体验创新”“我爱绿色生活”活动。头脑OM社团以及机器人社团深受学生的喜爱,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老师快乐教学,其乐融融。2016年9月,课题组成员经过筛选,将学生喜爱的主题按活动类型和难易程度汇编在活动手册的不同章节。《校园“小创客”》,包含四个学习主题,分别是“小创客”之航天体验、“小创客”之任务挑战、“小创客”之科学调查、“小创客”之机器人。融合了数学、语文、综合实践等不同学科。
(二)趣中求实开发课程
为开发《校园“小创客”》课程,课题组多次研讨,制定了《校园“小创客”》课程纲要,对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及教学评价作了全面规定。《校园“小创客”》活动手册再次围绕“走近创客,体验创新”,设计了科学调查、科技制作、任务挑战、机器人等系列活动,寓教于乐,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小学生心理,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活动手册中四个主题都围绕“我是一名小创客”,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复杂问题,内容上和对学生的要求上呈现一定的梯度。教材中安排了“学一学”“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等,不仅是学生的活动记录,还是教师的教学抓手[1]。
(三)实中求新落实课程
《校园“小创客”》四个单元在课型上差异较大,目标和任务各具特色,教师要设计和实施课程是一项复杂任务,教师如何发挥课程优势,达成课程目标,这是一个新的挑战。课题组从研发课例做起,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既呵护学生的兴趣,不能拿高要求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又不忘给学生创客精神的熏陶,适时引领。
二、研究《校园“小创客”》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贴近生活,学生乐学
在课程内容选择时,遵循了以下原则:所选主题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真实问题,学生有兴趣,能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所选主题指向科学概念,且是小学生学习理解并运用,所选任务要有多种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多种技能。第一单元调查研究,每一项调查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在学习调查方法、统计分析的同时,让学生懂得科学问题源于现象的调查更有针对性,更具有实际意义。第二单元科技体验,内容源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科学技术领域,在学学做做中体验科技的力量,懂得技术改变生活。第三、第四单元交给学生具体的任务,在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和方法。创客是一群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成现实的人。许多堂“小创客”课学生焕发出的热情便是最好的见证[2]。
(二)围绕活动,教师乐教
“小创客”课程具有情境性特征,它不是教授学生独立、抽象的学科知识,而是强调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获得将知识进行情景化应用的能力,同时能够理解和辨识不同情境,根据知识所处背景辨识问题的本质并灵活解决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鉴工程设计流程,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协作和参与情况,帮助他们发展合作和沟通能力;要引导学生像工程师一样做好和用好笔记;要引导学生评价学习中的得与失,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素养,并学会运用以上策略,教学将会做到有的放矢,在“竞争——切磋——探讨”中享受实践的乐趣。
(三)整合各科,学校有方
《校园“小创客”》也是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的校本课程,因此,一般都被安排在每周的校本课程课时里,由科学老师或综合实践老师完成。
总体讲,《校园“小创客”》课程每月安排两次课,前一次教学一般完成前三个活动流程,这次课上学生明白科学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限制因素,已有方案和用到科学概念和技能是什么,初步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尝试设计制作和检测。相隔二至三周以后,再上这个月的第二次课,相隔这些时间可以让学生有个独立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也可以找寻团队合作,壮大自己的力量。
三、构建校园“小创客”评价体系
为了激励学生成长,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角度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小创客”综合能力评价
每次活动实施开始,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交待本次活动的任务是什么,然后告诉学生或者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评优的标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才能成为活动的优秀表现者。评价的任务即是对学生学的要求,也是教师教的目标。每次活动教师都会从学生的兴趣态度、实践创新、知识技能三方面作过程性自评、互评和师评,所获星星总数为15颗。
(二)“小创客”学习成果评价
每一个活动就是一个真实的任务,它考量的是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养,在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为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的成果,开发了评分的规则。
评价内容多角度,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奖项。评价的内容有调查记录、方案设计、工程任务的达成度等,关系到学生科学、综合实践、语文、数学等各科的素养。
(三)“小创客”奖章
每个奖项每班至少5名,从获“星”最多的学生里挑选。其他学生即使在一个单元中落选,但是他的“星”仍然有效,在评选最后一项“小创客”奖项中仍可以累计进去,因此,他仍然有可能拿到活动最后的大奖——“小创客”奖章。
【参考文献】
[1]李逢五,孙群英.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与科目开发设计的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08(6).
[2]陈小华.深化课改背景下小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浙江教育科学,2017(4).
【作者简介】
郑典萍(1977~),女,浙江象山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