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9-11-06李尚东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小学语文教学

李尚东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教学科目里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历来备受师生及家长的关注,小学语文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学生以后学习语文至关重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是比较有效的,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探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实践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82-02

作文作为语文考试中必考的题目,写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总成绩的高低。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小学语文老师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还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有着极高的契合性。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新课标提出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其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在这种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更需要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方可真正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并将语言知识应用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二、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意义

(一)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犹如提着引路灯,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學方式,可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继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学习语文。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把课本上的资源合理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重点部分的理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去掌握课文原作的一些写作技巧,同时在学习写作的时候,了解一些阅读方法,从而使课本中的内容得到有效的开发,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三、现阶段读写结合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教材文章的剖析解读浮于表面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文章的解读多是参考教辅书籍和网络上对文章的解读,教师在这种情况所解读的课文,并不能使学生很好地去接受。

(二)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未能重视

所谓个性化阅读即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思考、发现和解读,继而有效地实现读写结合。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因为受自己思维的影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教导学生学习阅读。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策略

(一)充分运用教材,实施读写结合教学

每一篇被专家学者认真甄别后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词句优美顺畅,内涵丰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法,必须把教材充分应用。首先对于重点词句要细细品味。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会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反复研究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到作者选用这一语句的妙处所在,有益于学生日后在自己文章中应用[1]。如在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著的《挑山工》时,文章有这么一段话:“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细细品味这段话,这段话出自“挑山工”之口,同样都是登泰山,游人轻装简行登山,而挑山工却是被重重的扁担压得直不起腰,即便如此,挑山工仍是数次超过了散文中的“我”。冯骥才先生震撼于这名挑山工人的通透,将其感悟用笔尖记下,并非多么深刻的道理,多嚼几遍却引人深思。

(二)布置读后感的解读与写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读后感写作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备的任务之一,要想从基础学习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习惯,则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将读后感的任务插入其中。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视自身的阅读感受和内心情感变化,及时将其记录,逐渐成为自我学习语文的习惯,并在习惯养成和保持的过程中渐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句子仿写,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初级培养一般都是由仿写借鉴开始,模仿是学习初级阶段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借鉴式的学习方式,故而教师要重视起模仿形式应用的价值。模仿他人的写作,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进行精彩句子的仿写,教师引导学生对精彩句子进行评析,加以解读,学生在此基础之上按照句子的格式与结构特征,仿写出新的句子。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加深,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模仿与抄袭之间的界限,学生的模仿学习是一个自我消化和发挥的过程,长期因仿写而产生的依赖性则有些本末倒置[2]。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掌握之后,就可让学生仿照文章中对于桂林山水的描述,挑选一处自己熟悉的地方进行仿写。假使教师指定了地点,进而规定了写作顺序,由于都是仿写的同一处,必然会出现极高的相似度这一现象。此时教师需选择其中数份作品进行比对,通过教师的解析让学生发现相似与区别之处,从而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角度。

(四)摘录素材

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方法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摘录。通常选择摘录的材料主要包括有:至理名言、优美的词句、一些文笔优美的片段或篇章,甚至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有一定指导作用的词句都可进行摘录。但在摘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还需要多注意:摘录须一字不漏地抄录,每一句值得摘录的语句都有原作者自己遣词造句的想法,学生摘录下来去感受原作者的用意,这样才算是有效的积累。再者,学生在摘录的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做一些归纳整理,将思想内容类似的句子整理在一处,便于查找。

五、结束语

想要更有效地落实读写结合教学法,教师需要对教材深入挖掘。抓住读写结合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帮助学生在开拓阅读视野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仿写句子,做摘录,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爽,叶利娜.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7(19).

[2]张兰英.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7(9).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