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11-06赵勤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历史运用

【摘 要】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相关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来探索历史事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48-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也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改变。案例教学法是近几年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历史观念、历史思维的形成。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必须注重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记在脑海中。而从当前初中生的学习实际来看,很多学生会感觉历史知识的学习十分枯燥、乏味,加上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又很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差,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这与当前初中历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关联,目前,有的初中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在课堂上会单方面的为学生灌输很多历史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引导学生积极的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索,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已经过去了,学不學都一样,没有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和历史观,在历史课堂上表现得十分散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1]。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教材选择案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案例,让学生可以根据案例对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探析,以此促进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提升[2]。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时,其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并且要客观的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李鸿章环游欧美”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上,在1896年4月至9月李鸿章访问欧美国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李鸿章访问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行程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从李鸿章的角度出发,分析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案例导入,学生仿若随着李鸿章在欧美各国进行游历,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明,并且也会思考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形成原因,探寻清王朝的新发展思路。

通过这样的案例应用,学生的学习欲望会被彻底调动,学生积极的在课堂上对案例分析,并根据案例来理解教材知识,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洋务运动的小故事,让学生阅读、思考,从而全面加深学生对洋务运动这部分内容的认知。

(二)案例设计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基础上,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关于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理解上会感觉十分困难,难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要合理的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3]。如在《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认知,教师可以选择秦始皇与汉武帝的材料,以此为案例,让学生对两者进行对比。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与汉武帝都属于为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帝,教师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为了强化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在正式进行课堂讲解前,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了解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关事迹,学生课前自主了解对于其后续的案例分析有极大帮助。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将案例引出来,并让学生思考汉武帝是怎样的皇帝,其为了汉朝的统一做出了什么贡献?有哪些不足?与秦始皇相比较如何?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秦始皇与汉武帝功过对比”的辩论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两位皇帝的功劳、过失,学生可以在自由的氛围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则对学生进行适宜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

(三)设计生动化案例

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文字形式的案例时,要注意在坚持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用到一些生动、有趣的文字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分析、思考案例[4]。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单元中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近代经济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荣氏企业的案例引入课堂,由于网络上关于荣氏企业的资料有很多文字、数据,学生在阅读时会感觉十分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利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荣氏企业的几个发展阶段,设置不同的标题,并结合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在实际中,初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合理的引入案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课堂上,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应用案例,以此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学文.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7(26).

[2]刘卫平.引入案例教学法 全面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活动[J].考试周刊,2017(96).

[3]董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7(7).

[4]吴垚.浅谈初中历史的案例教学法[J].名师在线,2017(06).

【作者简介】

赵勤(1986~),女,贵州省大方县人,白族,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育。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初中历史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