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大学英语听说多元互动教学课堂

2019-11-06李玉婷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信息技术环境大学英语

【摘要】信息技术的革新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是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有效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下在线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多元互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大学英语;听说;多元互动

【作者简介】李玉婷(1980.12-),女,汉族,甘肃张掖人,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河西学院教学方法改革项目“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XXYJY- 2015-037。

一、引言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成为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的一块极其重要的敲门砖。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说明:“高校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要将互联网教学与英语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以此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新的英语教学模式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使教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现代化学习的需求,这就为大学英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互联网+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何克抗认为,在现代教学环境下,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即教師、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听、说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输入和输出途径。但是,一直以来,中小学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造成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断代”问题,致使英语听说成为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此外,电脑+CD+教材的传统听说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听说学习,无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输出语境,令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听说望而生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把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四大要素进行有效多元互动,使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把英语听说教学从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实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互动现状

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使学生人在课堂,心在课外,没有真正参与到听说课堂教学环节,从而无法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 Krashen指出英语教学的课堂互动是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可理解的输出”机会,确保学生在互动中真正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并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有了过程保证。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参与度成正比。但是,目前,学生参与听说课堂互动的情况并不理想。

1.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学生缺乏课堂互动。虽然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越来越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受课时少的限制,再加上初高中时期的英语教学对英语听说的忽视,仅靠大学英语每周听说课上一个小时的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以及尽可能地加大语言输入的力度,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一些听力技巧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播放和讲解听力内容上,课堂互动主要以师生间的问答互动为主,虽对一些话题进行探讨,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因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互动度并不高。

2.学生不重视英语听说,课外没有任何听说互动。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重视公共课的学习,包括大学英语在内,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度不足,导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外活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学生从而忽略了大学英语听说学习。除了每两周两小时的课堂听说教学外,再无听说学习和实践,课下既无学生与听说资料之间的互动,也无师生、生生和生机互动,英语听说教学无任何起色。

3.英语听说课时少,教学内容多, 无暇顾及课堂互动。大学英语听说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听说教学课时量为每学期十六个课时,而教学内容多达十四个单元,每个课时一个单元的完成量,除了语言交际功能和听力技巧的讲解外,主要以听力练习为主,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互动,只有师生间简单乏味的问答互动,无法吸引学生集中精力于听力学习内容,最终使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失去兴趣。

4.英语听说评价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互动性。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平时考核+期中考查+期末统考的评价模式,而听力考核只在期末统考中占百分之15 或20 ,所占比例不大,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此外,再无其他相应的听说考核方式,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无法展示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使学生无法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师生、生生、生机、学生与学习材料或资源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互动,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并轨超车”。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对知识的不同诉求以及不同的要求为出发点,选择不同的媒介和学习方式,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实现课上课下学习的相互补充,创造一个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愉悦、和谐的英语学习多元环境,从而使听说学习实现最佳学习目的。

1.基于“互动课堂理念”,创建有趣的大学英语听说多元互动课堂。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学生自发完成自我建构。基于此理论的基本教学观,要着眼于“变讲为导”,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搭建师生、生生以及生机互动的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一个集与课堂导学内容相关的媒体资源、拓展媒体资源、测试资源、学生自学监控以及教师及时反馈的一个信息平台,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发布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发布的小组学习任务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合作学习,建构数字技术环境下“学习体验+模态优化+ 性向针对+ 智能工具”相结合的多元一体的“多元互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将多种学习方式纳入课堂,并延伸至课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优化评估体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更加需要突出形成性评估在课程评估中的权重,采用任课教师诊断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方法,关注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经历和意志、情感以及态度的变化等,让学生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地进行评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以“任务”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元互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听说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成组,做与任务主题相关的话题交际联系。之后在课堂上,学生向全班展示,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为各小组的展示打分评价。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话题,如梦想,来介绍美国梦和中国梦,让学生提前分小组准备PPT,在课堂上小组成员用英语介绍美国梦和中国梦,介绍完毕后,有其他小组来提问,展示的同学来回答,最后,由老师、小组成员以外的其他同学和小组组长对各位展示的同学打分评价,通过这样的课上课下活动,既可以达到同学之间双向互动的目的,又可以实现对学生客观公正的多元评价。

四、结语

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把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了课外,把单调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和知识传承的学习,学生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Krashen Stephen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1.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信息技术环境大学英语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预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