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贵州卡斯特山区边坡抗滑桩施工技术

2019-11-06胡章贵刘忠刚

四川建筑 2019年4期
关键词:冠梁土石方抗滑桩

胡章贵, 刘忠刚, 刘 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毕节 551700)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属典型的卡斯特山区,基坑开挖将形成高约3.55 m、6.5 m、9.5 m的边坡。根据地下室边界,将基坑划分为2个区域共13个区段, 分别为A1A2段、A2A3段、A3A4段、A4A5段、A5A6段、A6B2段;B5A1段以及 B1B2段、B2B3段、B3B4段、B4B5段、B5B6段、B6B1段。

2 抗滑桩选型

2.1 A型抗滑桩

A1A2段、A2A3段、A3A4段、A4A5段、A5A6段、A6B2段、B5A1段7个区段共设置A型抗滑桩38根。桩体直径0.80 m,桩嵌入地下室开挖高程以下完整基岩3 m以上,桩悬臂段长约3.55 m,桩间距2.50 m。桩顶设0.60 m×0.80 m冠梁(图1)。

图1 A型抗滑桩断面

2.2 B型抗滑桩

B1B2段、B5B6段、B6B1段3个区段共设置B型抗滑桩17根。桩体直径1.0 m,桩嵌入地下室开挖高程以下完整基岩5.2 m以上,桩悬臂段长约6.50 m,桩间距3.0 m。桩顶设0.60 m×1.0 m冠梁(图2)。

图2 B型抗滑桩断面

2.3 C型抗滑桩

B2B3段、B3B4段、B4B5段3个区段共设置C型抗滑桩21根。桩体直径1.30 m,桩嵌入地下室开挖高程以下完整基岩7.6 m以上,桩悬臂段长约9.50 m,桩间距3.0 m。桩顶设0.60 m×1.30 m冠梁(图3)。

图3 C型抗滑桩断面

以上三型桩桩身材料均采用C30混凝土及HRB400钢筋,冠梁材料均采用C25混凝土及HRB400钢筋。桩间采用厚为0.3 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板进行支挡,并采用φ18@200 mm×200 mm双层双向钢筋网。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顺序

根据进度要求,钻机从基坑边坡西端向东侧施工,钻机跳桩施工,施工顺序按施工图的编号1#→11#→4#→8#→2#→10#→6#→3#→9#→5#→7#等依次进行,具体施工流程如图4。

图4 抗滑桩施工流程

3.2 成孔施工要点

本工程地质表现为粘接性良好的岩土层,故采用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

(1) 桩机定位要准确、水平、垂直、稳固,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护筒采用4 mm钢板制成,护筒直径比桩径大100 mm,护筒长度为2 m,护筒埋设时高出地面300 mm。

(2) 成孔中,按试桩施工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

(3) 按设计要求控制桩长,终孔时应由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现场代表确认;由于本工程为抗滑桩,孔深偏差不得出现负误差,也不可出现较大正误差而造成浪费,本工程抗滑桩孔深允许偏差确定为0~+300 mm。

(4) 当钻头抵达设计标高,钻机应停止进尺,原地保持钻机慢挡旋转,不断搅碎桩尖处的岩块并清理带出孔内,清孔完毕后将钻孔交付验收。

3.3 钢筋笼制作安装

(1) 钢筋笼分节现场制作,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箍筋采用单面搭接焊封闭箍,与主筋点焊。钢筋笼在加工区按每节9 m分节制作(小于9 m的钢筋笼按实际长度制作),然后用汽车吊吊装入孔。

(2) 对所有的钻孔桩,均按检测技术要求在钢筋笼内侧四周均匀设置3根通长超声波检测管,平面呈三角形,检测管接头顺直牢靠,与钢筋笼的主筋牢固连接,顶部超出孔顶标高200 mm。为确保混凝土灌注后管道畅通,检测管安装后,在检测管内注水,其下端口用钢板密封,严禁泥浆或水泥浆进入管内。

3.4 灌注混凝土

(1) 混凝土浇筑是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灌注前首先检查漏斗、测试仪器、量具、隔水塞等各项器械的完好情况;桩芯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泵送,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5 mm,坍落度200±20 mm,扩散度为34~45 cm。

(2) 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首批混凝土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将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0.8 m深。隔水栓预先用8#铁丝悬吊在混凝土漏斗下口,当混凝土装满后,剪断铁丝,混凝土即下沉至孔底,排开泥浆,埋住导管口。随浇注,随拔管。浇注过程中,确保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在2~6 m范围内,浇注高度为冠梁底标高+950 m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0 %后采用人工破碎桩头,破碎高度1 000 mm。

3.5 冠梁施工

根据施工平面图,在抗滑桩桩上放出冠梁中心点,并作标记。根据冠梁截面尺寸,施工作业范围,放出开挖面,土方采取人工开挖,开挖深度0.7 m,开挖宽度根据冠梁尺寸确定,冠梁钢筋按设计图绑扎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3.6 土石方开挖

(1) 基坑土石方开挖必须配合基坑支护施工,土石方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前先制定汽车运土的坡道及运土路线,开挖片区为A区域和B区域两个施工段。每层的开挖深度1 m,土石方开挖采用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边坡部分)。为保证边坡完整性,机械破碎或开挖至基坑边线时,土质层和岩质层均须应预留30 cm厚度采用人工修边坡。上层桩间板达到设计强度70 %后,方可开挖下层土石方及下层桩间板施工。

(2) 土质层和岩质层开挖的原则均应遵从“先周边后中间”的原则,即先进行基坑周边支护工作面的开挖,满足支护施工的要求后,再转移到基坑中间进行土石方开挖。

(3) 从基坑支护断面图分析,本工程基坑内岩质层平均约9.0 m,极有可能遇见比较坚硬的岩质层,机械破碎不能进深的,对该类岩质层须先用劈裂机进行岩石预裂,再使用机械进行破碎改小后装车运出。

3.7 基坑排水

根据地勘资料,本工程基坑开挖场地内未见地下水,但考虑到地表排水集中于基坑内,应沿基坑周边设200 mm×200 mm C15混凝土挡水沿,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每开挖层沿坑底边挖排水沟进行基坑内导水,排水沟断面300 mm×300 mm,坡度为1 %,集水井1.2 m×1.2 m,每30 m设置一个,深度随开挖的加深适当设置,基坑内集水流入集水井后用水泵抽出坑外,经过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4 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贵州卡斯特山区深基坑边坡支护抗滑桩施工技术的分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并贯彻实施,工程得以顺利完工,进一步说明了该类型抗滑桩在卡斯特山区应用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冠梁土石方抗滑桩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SMW工法桩冠梁精细化设计研究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优化调配模型在土石方挖填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关键要点
探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