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轮教学立足基础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以“五四运动”为例

2019-11-06北京李春忠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5期
关键词:真题五四运动批判性

北京 李春忠

高三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收官之作,也是培养和升华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有的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利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高考真题和教材;要突出高三历史复习的特色,选准复习重点,提高复习针对性,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让课堂学习效益最大化。本文以“五四运动”为例,浅谈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些方法。

一、批判性地利用备考资源,加强课堂复习针对性

高三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等。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高考试题是《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示范性。高考复习备考中,教师应运用批判性思维,将《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导向性与高考真题的示范性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如“五四运动”共有三个具体考点,通过对近五年高考真题的统计分析(见表1),可以清晰地知道复习的重点是“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上,从而使知识点得到巩固和拓展,实现课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表1 2015—2019 年“五四运动”考查情况统计

二、夯实基础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点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越来越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但素养和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如何教学,是决定课堂复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应紧紧围绕高考,运用批判性思维,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内容。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的研究,教师可清楚地知道本课复习备考的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影响,因此,在复习时,可采取“基础知识梳理→思考训练→重点突破”的复习步骤。

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过程中,只有夯实了基础知识,才能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网络;通过思考训练,可以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重点突破,可以升华历史认识,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转变教学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基础教育改革向教师传递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许多新的观念,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从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来看,可倡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考题引导中学历史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三历史教学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育观,从关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多少”转变为“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会了多少”;从关注“这道题让学生做了没有”转变为“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把课堂学习的权利和时间还给学生,使高三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高三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上。“导读”是指引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在课本上“圈”“划”“注”“摘”等方式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段落大意等。“导学”主要是指教师的释疑解惑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导练”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的研究,有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地选择训练试题,避免沦为题海战术。如在复习“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影响”时,可以通过提示性语言,如“彻底性”“广泛”“伟大”等,引导学生在书上用“圈”“画”“标”等方式梳理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两点;最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如下问题:①概括指出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②请从时代、指导思想、主力军、群众基础、斗争精神和历史影响等角度,说明五四运动同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有何不同?

四、关注细节落实,升华批判性思维品质

现在的高考命题越来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但是,无论是批判性思维,还是创新能力,其前提都是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落实细节,具体到知识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历史课堂复习中如何落实细节?在“五四运动”的复习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问题式复习,在回忆中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技能和历史研习方法,历史复习课不能再简单地进行基础知识的重复传授,而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深度理解历史核心概念、现象和基本原理,提升历史思维,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多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复习是整合相关复习内容、构建知识框架的有效方式。如对“五四运动”的复习,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搭建知识框架: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有哪些?②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经过如何?③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什么口号?④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⑤从五四运动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什么?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何影响?⑦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的表现是什么?

(二)总结提炼,在梳理中理解、夯实细节知识,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通过“归纳总结,反思提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复习效率。本环节的主要教与学的方式是引导学生用序号和列表格的方式归纳总结核心知识,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五四运动”的知识可以梳理如下:

1.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必然性:①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可能性: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②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③新文化运动推动;④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基本经过

表2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伟大功绩: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新觉醒。

奠基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标志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表3

(三)运用检测,在解题中认识和落实基础知识,升华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三历史教学应突出对综合运用历史知识、技能、思维和方法等解决历史情境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该突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典型的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题,开展典型例题讲解,教师还可以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试题,进行课堂检测。典型试题选择或自编试题的切入点应注意两点:一是关注对相似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部分,二是重现《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在细节知识的复习过程中,一般要选择具有思辨性的高考真题,如:

例1.(2015·浙江卷·38)(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例2.(2019·全国卷Ⅱ·29)1919 年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综上所述,教师在构建批判性思维课堂、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不能脱离教材和基础知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以批判性精神优化课程资源,提高高三课堂教与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真题五四运动批判性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