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素养 实现课堂蜕变
——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例浅谈一轮复习策略
2019-11-06湖北张友党宋艳婷
湖北 张友党 宋艳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历史教学中,对同一历史问题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常教常新,关怀现实,融合视域。譬如,在复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应该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时代需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等熔于一炉,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如此,方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一轮复习效果。笔者就此略抒浅见,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增强通史意识,完善知识体系
高考试题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再现知识,而是基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知识体系命制的,是通史加专题的结构。通史视野与专题知识相互烘托,通史越扎实,专题越精深,同时,一定要注意通史逻辑在专题中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内容也是通史加专题这一结构。因此,教师在历史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增强学生的通史意识,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在复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政治制度本身,而应适当扩展三代的经济、文化及总体社会特征,并注意其间的关联。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表1,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表1
思考:夏、商、西周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夏、商、西周是我国的奴隶制时代,即奴隶社会,其中西周为奴隶制鼎盛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的洪流巨源,逐渐形成了华夏认同,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家国同构社会的奠基时代。除了要构建通史加专题的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注重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历史问题,如跨学科或学科交叉。这些在高考题中有所体现:
例1.(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从文化常识的视角看,尧、舜、禹、商汤是中国历代崇奉的古圣先王的代表,夏桀、商纣是历代唾弃的暴君的代表,其区分的标准是他们是否推行了儒家主张的仁政与德政。商汤是仁德之君,“网开一面”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认为本题考查的是商代的相关文化常识。
从跨学科的视角来看,该题考查了商代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商代的政治文化表现突出,一为信仰和崇拜鬼神,以神权强化王权,甲骨文是其明证;二是其兴亡与民本思想有关,殷商兴于仁德,亡于商纣王的不顾民生,违背民本。
二、充分利用高考真题,提升历史学科关键能力
笔者粗略统计全国卷近三年第24 题对先秦的考查情况,如表2:
表2
根据表2,结合教学经验,可知本课所涉及的先秦政治史是高频考点,本课的重难点为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考查的关键能力是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获取关键的有效信息,并予以正确解读,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进行正确的历史解释,并进行准确阐述。但在不同试题的具体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应进一步研究,以体会关键能力的要求与培养方向。从以下几道考查宗法制的试题中可见一斑:
(一)宗法制的形成和发展
例2.(2019·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 代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 代12 位王。这反映出 (B)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国祚大概是西周的两倍,但试题材料显示,商王的数量虽然超过周王的两倍,但其代数仅是其1.5 倍左右,根据材料可知商代“多为兄终弟及”。结合所学宗法制相关知识,可知宗法制维护的是家天下,规定的是权力、财富等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本题考查了商、周两朝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即由殷商的“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转变为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历史教学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即摸清其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背景与影响等。在一线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形成了重因果而轻过程的风气,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很多都是考查历史过程的。对于本课宗法制、分封制等重点内容的复习,也应关注其兴起、发展、鼎盛、衰落、消亡的全过程。
(二)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例3.(2019·全国卷Ⅲ·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材料中“孝、悌、礼、乐”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思想”具有浓厚的儒学色彩,孝悌是家庭伦理,礼乐是西周的礼乐制度与礼乐文明,涉及国家治理层面。进而可发现问题,即为何将“孝悌”这些家庭伦理与“礼乐”并列上升至国家治理层面。要分析、解释这一问题,需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宗法制并未完全瓦解,基于宗法制度形成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及其相关的宗法观念、宗法传统与宗法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对儒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其实,本题材料出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它成书于秦汉之际,影响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时,既要注意其对当时的影响,又要注意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让学生逐渐养成用长时段的眼光看大历史的习惯。
(三)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联
例4.(2018 年4 月·浙江选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D)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新建之国”等信息,可以解读出其所指为分封制,获取与解读“功臣昆弟甥舅”“王室至亲”等信息可知其所指为宗法制。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联系密切,共同构成了西周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国同伦、家国同治的家国天下。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部族国家色彩和贵族政治色彩。综上,本题考查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相似或相关历史事物之间的比较分析,有比较才有鉴别。此外,在认真解读、研习高考真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真题,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还可以对真题进行合理的深度改编。
例5.(改编自2019·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约公元前1600 —公元前1046 年)产生了17 代30 位王;而西周(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 年)产生了11 代12 位王。这反映出 (B)
A.商朝的经济极端落后
B.西周王权可能更稳定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改编后的试题,考查的具体角度发生了变化,从考查宗法制的发展过程变为考查其变化的影响,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减少了王位争夺的可能性,有助于维护王权的稳定。材料删除了商代王位继承“多为兄终弟及”的信息,增加了商朝和西周的具体年代,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在调动和运用宗法制相关知识时,不仅要把握其发展过程,还要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因此,改编真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
三、基于视域融合,突出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
所谓“视域融合”,是指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从当下情景出发,去和文本的“视域”相接触,把握文本所揭示的意义,从而发生了解释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的视域的融合现象。高考具有基础性、综合性、运用性和时代性,运用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即为“解释者的视域”;时代性则强调“当下情景的视域”;试题本身即为“文本的视域”,因此,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高考有引领教学的功能,这就启示广大一线教师有必要在历史教育教学中运用视域融合的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当下情景的视域”是不容忽视的,应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历史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关怀现实,以史为鉴。除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外,还应关注现实的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培养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观。
在复习本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需求,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重点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为了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例6.(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灿烂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归因于其合理、有效的国家治理。在经济生活治理方面,西周贯彻“敬德保民”的政治方针,使耕者有其田,注意减轻佃农的经济和劳役负担,重视农业生产和繁荣商业活动。在政治生活治理上,宗法制、分封制不但构筑了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封建制国家,而且维持了政权稳定与社会和谐。在社会生活治理上,西周综合运用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建构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治理机制。在宗教意识形态治理上,周人发展了殷人对“天”的信仰;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新的天命思想,为周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找到了新的合法依据。
——李默海《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西周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周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相关要求,然后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予以指导和点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材料中的分析思路,从经济生活治理、政治生活治理、社会生活治理、宗教意识形态治理等角度分析西周的国家治理体系,从西周的兴盛与衰亡及其与商、秦等王朝的比较中评价其国家治理能力;注意结合西周井田制、工商食官制、礼乐制、世卿世禄制、师官合一制、东周的动乱与各国变法等相关史实予以充分论证;还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要吸取西周国家治理的有益经验,还应该深入总结其历史教训。
通过带领学生总结西周在国家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以史为鉴,使学生关注当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还可使学生理解西周时期形成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的深远影响。在西周,国是家的扩大,忠是孝的延伸,而到秦朝以后,皇权不下县,依靠的是宗族势力维护专制皇权。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移孝作忠。长期作为古代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也蕴含着宗法观念与宗法文化。因此,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便是努力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今社会,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正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仍然是人生的第一学校,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因此,要学习古人,砥砺家国情怀。
总之,当下的历史教学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统筹兼顾各种精细化教学目标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实现。以上所述仅为实现课堂蜕变的初步探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