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发展纪实

2019-11-05闫芸

中国对外贸易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单证原产地商事

闫芸

中国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的发展如同一个缩影,折射了贸促会在不同时期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及外经贸发展的独特历史使命,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贸促会助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如今,贸促会出证认证工作已经成为一项政策性、适应性、专业性、拓展性较强的,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普遍代表性和认同的系统比较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贸促会的出证认证业务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投资及国际承包工程、国际文化技术交流及知识产权等领域。年签证量近500万份,年服务企业数达20余万家,2019年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两证合一”后,贸促会将为全国1000多万家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服务。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制造提质、为中国品牌增效保驾护航,在服务国家改革开放,服务国家实施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厚重而光荣的历史,它既凝聚了贸促会几代领导者的担当,也汇聚了一代又一代贸促出证认证人的智慧和心血,同时也是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与国际组织加强合作的结晶。

起步:业务范围从单一到多元

20世纪50年代,贸促会原产地证书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破冰”工具。

改革开放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除了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易货贸易外,与西方国家的经贸交往几乎为零。据可查证的史料记载,1956年间,法国一客户要求我出口方提供证明出口货物的产地来源的文件,并要求对发票进行领事认证。根据当时外贸部的指示精神:因我国相关的社会团体不对外发生联系,商会证明书可由中国贸促会签发,并应向对方说明中国贸促会是一个独立的团体,相当于对外贸易商会。贸促会于国家艰难时期,担起了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职能,为我国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20世纪60—90年代,贸促会原产地业务发展逐渐步入正轨。1991年初,贸促会参与了与对外经贸部、国家商检局共同组成的全国原产地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共同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于1992年3月8日正式发布实施。《规则》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原产地工作正式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法制轨道,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统一的原产地标准、证书签发和原产地项下贸易统计制度。随着中国原产地工作相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日臻完善,贸促会签发原产地证的工作得到了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20世纪70—90年代,伴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贸促会多项出证认证业务协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内的外贸企业和国外商人要求中国贸促会办理出证认证业务的数量大大增加,范围也不断扩大。到1994年底,贸促会除签发原产地证外,还负责出具人力不可抗拒证明书、签发和认证对外贸易文件和单证,代办申请领事认证以及签发暂准进口货物ATA单证册。贸促会的分支机构逐步开展出证认证业务,在出口货物的通关结汇、许可、产地、合同责任、不可抗力等方面,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声誉,为促进中国商品出口,维护中国公司的正当权益,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扩展:科学谋划让业务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1995—2008年,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实现快速稳健发展。

伴随国家原产地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出证认证工作在建立与完善业务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业务量稳步提升,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一)完善制度化的工作体系——原产地业务方面,贸促会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积极配合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推进原产地工作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在ATA单证册业务领域,2001年、2007年,贸促会与海关总署共同协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暂准进口单证册项下进出口货物监管办法》,修订后的监管办法在便利持证人通关、提高通关效率、统一口岸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贸促会先后针对单据认证业务、国际商事证明事务、代办领事认证业务、ATA单证册业务制定并出台管理办法和规定,强化业务管理,规范操作流程。

(二)打造科学化的管理體系——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贸促会创新实施在县(市)设立签证服务点的工作举措,将服务终端不断向下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由总会牵头,分会、支会共同参与的调研检查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出证认证工作理论研究小组,以集中研讨和分散征询意见的方式,研究和讨论出证认证工作的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形成调查研究、理论先行和科学决策工作机制;建立全国出证认证业务电子数据中心,完善统计和监管手段,为建立联合打假机制、实现增值服务奠定基础;建立对出证认证人员的考核和监管机制;建立与外交部、海关总署、商务部、质检总局、部分外国驻华使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磋商工作机制。

(三)提升规模化的发展体系——随着业务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实现了规模发展。截至2008年底,签证机构和签证点达260多家,原产地签证量从1995年的25万份上升到2004年的100万份,2008年则高达300万份;单据认证量从1995年的3万份上升到2008年的27万份。1995年起,对地方分支会开展商事证明业务的授权进一步扩大。获授权单位1987年只有两家分会,2008年已授权84家地方分支会开展商事证明业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国际商事证明业务总量也从1995年的2058份发展到2008年的30万份。代办领事认证业务蓬勃发展,代办单位从1995年的21家分会迅速发展到所有分会和绝大多数支会,服务网络遍布全国,代办量也从1993年的不足3000份跃升至2008年的16万份。ATA业务布局以“抓住龙头,辐射全国”为总体思路,在系统内筛选条件成熟的地方分支会给予业务授权。

壮大:开拓创新走向实施国家经贸战略的舞台中心

2009—2019年的10年,是出证认证工作迅猛发展的10年。配合国家经贸战略实施,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扩大职能拓展服务领域。2018年,贸促会出证认证系统更加完善,全国签证服务机构总数达到340家,签发各类商事证书466万份,同比增长10%,为企业免除原产地和ATA单证册收费约2亿元。在此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日新月异。到2018年11月,先后通过9次授权,贸促会地方签证机构数量达到71家,覆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六大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网络。2018年,ATA单证册年签证量跃居世界第七位,亚洲第一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贸促会出证认证业务在摸索中前进,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贸促会商事认证业务发展的道路,构建了以服务便利化促贸易、以品牌建设促贸易、以信用服务促贸易和以综合外贸服务促贸易的多个平台,在服务国家重大经贸战略实施、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全口径参与自贸协定(FTA)实施。贸促会在争取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证签证权益过程中,经过了整整10年的奋斗,2018年终于实现了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签证工作的全覆盖,完全解决了贸促会签发职责的法律障碍和瓶颈问题,不仅拓宽了贸促会服务领域,彰显了贸促会在促进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突出地位。为更好地辅助国家自贸区建设,贸促会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FTA综合服务体系。与会属驻外代表处、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开展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力量,共同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撰写和出版《中韩FTA企业服务指南》,开展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借助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自贸协定升级有利时机,发布《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实施效果评估研究报告》。建立贸促会地方FTA服务中心,打造全方位、立体的FTA综合服务体系。

(二)创新业务提升后续发展动力。

1.中国出口商品品牌评价业务——与商业贸促会合作,探索在服务贸易、品牌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切入点,运用“标准化+商事认证+贸易促进”新模式,推出“中国出口商品品牌评价业务”。

2.贸促会“贸信通”信用产品——积极探索外贸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认证中心企业信息和业务数据为依托、以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核心、以企业信用服务平台为载体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思路,“贸信通”平台将为外贸企业提供“信用+商务”“信用+担保”“信用+金融”“信用+品牌”等领域的创新服务。

3.自由销售类证明书——在国家“放管服”政府机构改革和商事制度的改革中,承接更多公共服务项目,推出贸促会签发的“自由销售类证明书”。

4.民事类文件和签证的代办服务——强化企业服务,尝试性开展咨询、商务推荐、翻译等商事服务项目。

(三)促进贸易便利化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五分钟政务”,全国已有2.1万多家企业实现了“不见面办公”,通过原产地证书自主打印服务,享受着完全“不跑腿”的实惠,自主打印证书量已占总签证量的六成;二是积极配合国家口岸办、地方政府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原产地证书申报功能在国家“单一窗口”成功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服务的选择;三是配合海关和国家口岸办,积极开展贸促会提升京津沪三地原产地领域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工作,贸促会产地证办证时间及综合贸易成本被世界银行采集,助力中国在世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跨境贸易便利化全球排名由去年第97位跃升至第65位;四是圆满完成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ATA通关保障工作。积极打造进博会保障工作的“前沿阵地”,完善ATA业务网站进境备案功能,来自日本、德國、美国等20多个国家凭ATA进境的展品通过贸促会备案后高效、快捷完成报关手续;五是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推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工作,实现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系统与海关总署、中国贸促会原产地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流程优化,并发布联合公告在全国实施推广,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

(四)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世界原产地工作领域,国际商会(ICC WCF)下设的国际原产地证书理事会是与原产地证书相关的成员范围最广、议事机制最成熟的组织。贸促会积极工作,加强与该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并于2012年成为该组织成员。此外,分别于2013年、2014年加入ICC WCF国际原产地证书认证链委员会、ICC WCF电子原产地证书工作组,获得在原产地证书上使用国际商会统一认证标识的授权,并同时成为认证链决策和建议机构,在电子原产地证书技术标准制定、创新项目实施、特别是在国际原产地证书指南修订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世界ATA单证册领域,贸促会于2014年加入世界ATA单证册理事会ATA签发规范工作组,在制定ATA单证册签发规范、试点启用全球ATA单证册电子系统方面与世界主流商会一道,发挥引领作用,极大提升贸促会原产地及ATA工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单证原产地商事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意义
深圳创设商事主体除名制
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研究
天津企业享受原产地证书关税减免1.1亿美元
论国际贸易商务单证的重要性
国际多式联运单证与海运提单的辨析
月报
浅谈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
国际贸易单证格式标准化与我国标准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