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单证格式标准化与我国标准体系的建设

2009-04-30胡涵景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4期
关键词:单证样式国家标准

胡涵景

1996年10月14日ISO 主席默尔曼在第26届世界标准日的祝词为:“世界贸易需要国际标准”。而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是世界贸易标准化的最重要一环。为了使贸易过程简化并减少其中产生的纠纷,各国的商业机构、金融机构、管理机构和贸易双方都认同贸易过程中的各种单证。这些单证使用标准的数据、商定的商贸术语、统一的单证文本以及文本数据交换格式等等。

所谓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主要是指信息记录、交换格式的标准化。

单证格式标准化主要从下面3个方面开展:1)单证纸张、图文和数据项位置的标准化;2)数据项(数据元)的标准化;3)代码的标准化。这三项通常称为单证格式标准化三要素。

国际贸易通常要涉及近400种单证,它们包括一般贸易单证、出口单证、进口单证、运输单证、银行单证、特殊单证等。因此,单证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要。其目的是使得商贸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又要使得各方在理解和执行单证所明确的内容方面获得一致,以确保国际贸易过程的有序和简化,并减少纠纷。

一、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发展趋势

国际上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成立于1960年的UN/ECE“外贸单证简化与标准化工作组”(现在改名为联合国贸易促进与电子商务中心,即:UN/CEFAC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它于1972年更名为“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其职权范围也相应扩大,尤其是进行标准的国际贸易数据术语和用于贸易数据自动处理和传输的统一系统的开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一直把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使国际贸易数据的电子交换能够安全、有效、廉价地运营的工具方面。

作为努力对纸面单证领域整顿的一项成果是“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另外这项成果还体现在降低纸张处理的成本,为贸易数据交换的进一步国际标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国际贸易单证样式”在国际贸易文件的尺寸和格式中引入了一些规则,确定了将在按照每行的字符数和每框中的行数定义的单证中给出的数据元的最大尺寸。将在调整好的单证中说明的字段头按主要功能(如参与方、传输信息、参考、货物细目等)分组,因此,用国际贸易信息的合理化和标准化的观点简化了分析工作。

1981年UN/CEFACT给出了建议书1号:“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1985年ISO /TC154就采纳了1号建议书,并作为国际标准ISO6422:1985“贸易单证样式”发布。1990年ISO又根据建议书1号研制了ISO8439:1990“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1982年UN/CEFACT给出了建议书2号:“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1986年ISO /TC154就采纳了2号建议书,并作为国际标准ISO8440:1986“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发布。由于该标准必须与“贸易单证样式”标准一起使用,因此UN/CEFACT在2002年将建议书1号和建议书2号合并成建议书1号。

另外,自从八十年代EDI进入贸易和商业领域以来,传统的贸易方式已被打破,人们更关心如何通过EDI对贸易程序进一步简化。贸易程序简化主要涉及与国际货物运输所需的信息流有关的需求和程序。从传统上看,这些需求已经以纸面单证的形式反映出来,并且通过处理这些单证完成这些程序。因此,很自然最初的贸易程序简化工作应集中在外贸单证的简化和标准化方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纸面单证体系变为电子数据,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贸易成本,电子商务也由此开始步入一个新时代,过去由人工处理的纸面单证逐渐被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的EDI报文所取代。但是,由于EDI通常需要在专用网或增值网上运行,相关的标准选项较多,对参与方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导致实施EDI的前期成本较高,因而限制了EDI的发展和应用普及。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以及快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XML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XML技术为在分布式和异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独立的平台、语言和应用软件。基于XML语法描述的结构化信息,非常适合在异构系统间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因此XML被许多行业用以作为一种电子商务中报文定义的框架,而基于XML的电子单证格式(又称为数据交换格式)则已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之间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的方案之一。

OASIS(国际结构化数据标准组织)下设的UBL(全球商务语言)工作组在ebXML核心构件与业务信息实体等标准基础上,正在开发一系列基于XML的电子单证格式方面的标准。

二、联合国基准贸易单证系统分析

联合国单证样式将作为各种从属生成的国际和国家单证样式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国际和国家建立标准格式的基础。最终将在公司这一层使用基准单证和格式。

下面将按照不同应用层面上的单证样式进行描述,并给出在这些层上应用的例子。

1.国际或地区单证样式

国际或地区单证样式是一些政府间或非政府标准(大部分为可选型),这些标准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标准指导特殊应用或行业应用所共有的数据元布局。

国际或地区单证样式将作为特殊应用或行业应用中使用的基准格式设计的基准,并且适用于One-run(一对多)系统。

举例:

——UN/ECE 第6号建议书 “国际贸易基准发票单证样式”

——国际航运协会(ICS)“标准提单”

——海关合作理事会(CCC)“货物声明单证样式”

2.基准国际标准格式

基准国际标准格式是一些已建立的国际性格式(大部分为强制性),这些格式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格式指导在相关条约、惯例、协议和协定中所需要的数据元布局。原则上,这些应用不允许在设计上出现任何偏差。在协议中通常包括这些标准格式模版,并且在命名上符合所填写的单证功能。

举例:

——根据铁路托运(CIM)公约制定的铁路托运通知

——国际公路运输单证(TIR)

——GSP证书

——移动证书

3.国家单证样式

国家单证样式是一些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强制性或自愿性),这些标准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考虑了有关国际或地区性单证样式和标准格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标准指导国家所需要的数据元布局,以便建立一套基准贸易单证。

国家单证样式(有一套或没有基准贸易单证)通常被国家标准化机构采纳为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也可以为特殊应用由政府作为法规颁布。

举例:

——“贸易单证:用于格式设计的单证样式” 。

——“统一单证系统。 外贸单证系统。 标准格式”。

4.国家主单证

国家主单证是一些推荐性的(强制性或自愿性)标准,这些标准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考虑了有关国际或地区性单证样式和标准格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这些标准中包括了所需要的数据元。这些标准为一套基准贸易单证的基础。而这些主单证的副本能够直接用于单证制作。这些副本被称作“主单证格式”。国家主单证(有一套或没有国家基准格式)能够被国家标准化机构采纳为国家标准。这些国家主单证也可以为特殊应用由政府作为法规颁布。

举例:

——“用于国际贸易的美国标准主要单证”(国际贸易单证国家委员会,1970)

——“主要单证”(印度对外贸易研究所)

5.基准国家标准格式

基准国家标准格式是一些国家标准化格式,这些格式根据联合国单证样式给出了数据元,并且根据相关国家的需要被采纳。国家标准格式通常基于国家单证样式主单证和国际或地区性单证样式,并被设计用于成套基准贸易单证中。

举例:

——国家海关录入格式

——商业发票国家标准

6.公司基准主单证和格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包括所有贸易交易所需的相关格式,使用一对多方法完成贸易单证的公司已建立了公司基准主单证。在已经建立国家主单证的国家,该主单证格式原则上可以用作公司主单证。除了强制性的国际和国家标准格式外,贸易交易所需的格式还包括许多其他格式,这些格式用于公司的特殊需要,他们含有预先印刷的公司名称和标识,有时还含有公司的特征。这些“公司格式”的详细设计留给公司自行处理。对于一般性应用格式,如:商业发票、提单等是基准中性版本的商业化应用。

三、建立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

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早期的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各种纸面单证进行标准化。1993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根据ISO6422——1985和ISO8439——1990和ISO8440——1986分别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4392-1993“贸易单证样式”、GB/T16832-1997“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以及GB/T14393-1993“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2007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国家标准GB/T14393-1993“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已发布实施,其标准号为:GB/T14393-2008“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2008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国家标准GB/T14392-1993“贸易单证样式”进行了修订,目前该标准已通过审定,并上报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其标准号为:GB/T14392-2009“国际贸易单证样式”。另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还提出了对国家标准GB/T16832-1997“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的修订计划,预计该计划将于2009年下达,并于2010年开始和完成对GB/T16832-1997的修订。以上3个国家标准均是采纳国际标准。

另外,建立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思想源自于EDI标准体系。EDI标准化主要对传输的数据和交换格式的标准化,90年代初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我们等同采用了UN/EDIFACT的标准。它们主要集中在“代码表、数据元、复合数据元、段目录和报文设计”上,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的语法规则”上。

在建立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也同样可以沿用这种思路。同时参考联合国贸易单证的体系架构的思想。按照该思想,我们将我国的贸易单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标准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行业应用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公司应用层面。

国际贸易单证基础标准层面上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单证样式(GB/T14392-2009)、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GB/T14393-2008)、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GB/T16832-1997)、单证标准编制规则(GB/T17298-2009)。为了使单证基础标准完整,我们还向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申报了“国际贸易单证术语”、和“国际贸易单证分类编码”国家标准的制定项目。同时,我们也已经研制出这两项标准的草案,并在以后几章介绍给读者。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在行业层面上的应用:国际上通常将国际贸易单证分为以下9大类:1) 生产单证2) 订购单证3) 销售单证4) 银行单证5) 保险单证6) 货运代理服务单证7) 运输单证8) 出口文件9) 进口和转口文件。因此国际贸易行业单证应用标准化应围绕这九大类进行。

目前,我国已开发的行业应用标准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许可证格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许可证格式;

(3)外贸出口单证格式(商业发票);

(4)外贸出口单证格式(装箱单);

(5)外贸出口单证格式(装运声明);

(6)外贸出口单证格式(原产地证书)。

还有待开发的行业应用标准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报关单格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报关单格式;(3)提单格式;(4)保险单格式;(5)跟单信用证格式。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的最底层为公司应用层。目前公司应用层面的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主要由各个公司自己开发。开发的原则是以基础标准作为基准,以各行业应用作为参照。

2008年我国国际贸易总额将超过2.5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联合国贸发会的公式计算,我国2008年在国际贸易单证费用这一项开支就超过了2仟亿美圆。这是一笔惊人的费用。我国在单证标准化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这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大有可为。它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单证样式国家标准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基于物流单证的物流信息处理研究
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在《外贸单证》中的交互应用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