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近忧”与“远虑”
2019-11-05徐建成
徐建成
摘要:课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也是反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晴雨表。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操作环节为切入口,剖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梳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探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C/08C-0046-04
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而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孕育与准备(1978—1999年)、初创与整合(2000—2010年)、成长与发展(2011—至今)。“其特点在结构上由松散变为紧密,在实践上由各部门独立到多部门联动,在理念上由单一教育走向多元服务。”[1]尽管对三个阶段划分的依据还有一些见仁见智的看法,但并不影响人们从整体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共识。这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做出的基本判断。然而,当我们把眼光聚焦于微观层面时,却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操作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困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契机,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必须通过某种教学模式或方式加以演绎;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方式的运用,又都必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相适应,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梳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就需要围绕操作实施过程中的要素加以剖析,从而达到对问题实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失准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反映,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分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可以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常识、把握规律、熟悉技能、养成习惯、形成态度、调适心态”[2]等等。面对如此简明扼要的表述,我们无法“过瘾”,因为它不仅缺少“人性” 的灵动,而且教学目标的确立囿于专业范围,表现得过于故步自封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双方都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天性,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产生难以准确预料的学习结果——生成性教学目标。而生成性教学目标的达成正是良好教学活动效果的价值追求和归宿。教材编写者和执教者的教学目标无论怎样科学,都只是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预设目标,完整的教学目标必须是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辩证统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课程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即时性需要来开展课程”[3],这也是建构主义课程观的实践要求。
教师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区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往往不善于或不愿意打通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生怕“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反映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以“信任与合作”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其教学过程虽然安排了不少活动,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但就是不愿意上升到“诚信”这个价值观层面上去进行概括。以“思维培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尽管涉及了不少思维方法的训练,但就是不从全局观等思想方法上去总结,生怕沾上其他学科的色彩就会失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价值,或是抢走了其他学科的“饭碗”。这一类现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都是教学目标的不当定位所造成的后果。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人也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体。我们要做的工作不应只是区分和“严防死守”,更需要联系和打通,构成互通的系统体系,从而获得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内容失衡
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止,我国公开出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已有50种版本,既有教育部推荐的教材,也有不同地区自编的教材和校本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的话题有: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情感、环境适应、职业规划、恋爱心理等等。[4]主题相对稳定,已经构成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基本内容。不可否认,这些主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绕不开的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色,必须保留。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止、满足于止,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同社会發展时期在给人的心理素质打下烙印的同时,也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某校学生间的欺凌现象不绝,导致学生家长的粗暴干预,引发影响较大的社会事件。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灵。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更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关心的话题,也更能引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否则就是隔靴搔痒,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一些相对稳定的主题,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性;而对学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社会事件,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则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前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骨架,后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血肉。两者不可偏颇,应该和谐共存,共同致力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促进学生发展。
(三)教学方式失“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之初,就显示出了它的特立独行。讲授、对话、情境诱导、活动体验等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和合作性”等特点[5],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很快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学生的喜爱。但是,实际情况表明,经过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教学效果呈下降趋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走进了误区。
剖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到,教学方式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重复雷同。因为用给父母洗脚的方式来体验感恩的内涵效果较好,于是,感恩社会的教学方式就去给教师掸尘、给工人擦汗;因为小组合作过“独木桥”的效果反响不错,则围绕“信任”的主题也模仿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运作等等。甚至可以看到,在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居然用小学生的游戏方式来开展活动,除了带来体验的“疲劳”,剩下的恐怕只有无奈和尴尬了。
教学方式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流于表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色之一是重视学生的体验。但是,如果满足于体验,甚至为了体验而体验,就是本末倒置,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了。通过开连锁店的方式演绎“合作与竞争”的主题,虽然引起学生较大的反响,但却缺少对“沟通”重要性的提炼;开展思维方式的培训,却不安排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领;追求教学活动表面的热闹,却导致教学目标指向的偏离等等。凡此种种,都是教学方式在低层次上运行的表现。因为教学中的体验主要获得的是感性经验,它需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更好地转化为主体的内在力量。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感性经验的淡化,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缺乏活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初期的兴趣主要得益于教学方式的新颖。随着新鲜感的消退,教学效果也就逐次下降,以至于沦落为凑合着进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式不一定完全由教师决定,可以由师生双方共同创生。它应该具有生长的特点,随着学生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而生成不同的变式,不断成长和发展,以便赢得学生的喜爱和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保持教学方式的“青春”,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操作实施提供新鲜血液。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教学目标问题,还是教学内容问题,以及教学方式等问题,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影响,也有微观的作用;既有行政管理的原因,也有操作技巧的欠缺,它们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机制不健全
统计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宏观层面上颁布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逐年增多。孕育与准备阶段(1978—1999年)18项,初创与整合阶段(2000—2010年)24项、成长与发展阶段(2011—至今)已经达到了16项。这些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但是,宏观的政策和文件都是一种管理行为,却没有及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解决不了一系列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变换角色,以研究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身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把管理行为改变为服务行为,做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准指导”。否则,就会带来官僚主义和浮夸作风,难以保证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真正落实。
(二)理论研究欠缺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一个操作问题,无需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即使出现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提不起理论工作者的兴趣。结果,“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6]等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实际操作就成为“摸着石头过河”,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乱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比较大的消极影响。实际工作必须要以理论为指导,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科学地解决工作中的操作问题。至于教学活动中偶尔暴露出来的即时性问题,更需要理论研究人员的及时介入加以有效地解决。
(三)实施人员素质偏低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的集中体现。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为教师的综合素质所左右。尽管,各级教育部门重视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鼓励学术团体举办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班,也有不少高校积极配合,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受教师编制的困扰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施教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人员结构上兼职多,专职少;操作过程重形式,轻实质;教学效果往往呈现“碎片化”现象,构不成综合的整体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较少得到针对性的训练,难以取得良好的后续效果;等等。教师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急需进行分类处理和妥善解决。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克服操作实施中的一个个障碍,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一)整合社会力量,构建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诸多领域进行着密集的、普遍的、根本性的变革。[7]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走进社区,成为广大公民的基本诉求,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结构、功能、政策等内涵发生重大转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也不是教育领域的专项任务,而是整个社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凸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功能。由此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机遇,便于我们借助外部的力量,协调和整合学校、社区及政府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政策,解决教师编制及师资短缺和培养的实际困难及问题,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春天”。
(二)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工作的指导、引领作用
理论研究是一项基础工程,对实际工作具有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它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促进实际的改造。我们既要加大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克服理论研究习惯于“闭门造车”、热衷于宏观问题的“天马行空”、迷恋抽象的学术探讨等“假、大、空”式的不良研究倾向。静下心来,耐住寂寞,致力于基础性的、影响深远的课题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带来的长效机制,保证理论指导作用的持续发挥。同时,我们又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和问题意识,关注社会,关注实际,关注生活,制定必要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和引导研究人员,深入基层,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着眼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边行动,边研究,边改造,在推动实际工作稳步发展的同时,显示出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三)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层次运作
教师素质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核心要素,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顶层设计,动员社会力量,全方位地做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在各个环节上发力,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思想层面上,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在政策层面上,需要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解决用人单位的编制问题、教师本人的职称评审问题等后顾之忧,奠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在队伍建设层面上,一方面依靠高等学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专职教师的培训,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把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操作层面上,协调科研人员、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攻关小组,一步步解决操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扩大辐射面,放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落实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发展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琚运婷.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与启示[J]. 中国教育学刊,2018(10).
[2]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3]单晓红,建构主义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想[J]. 课程·教材·教法,2009 (11).
[4]纪伟,谢庆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分析及编制原则的探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6).
[5]李小红,吕催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共同体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2).
[6]姚本先.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7]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
责任编辑:陈钱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