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工作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2019-11-05项忠

教师·上 2019年10期

项忠

摘 要: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应该着重处理好教与学、舍与得、教学与教研、教书与育人、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面向全体与注重个体等几对关系。

关键词:教师工作;教学与教研;几对关系

教育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教师肩负着教育振兴的职责。要实现教育振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在工作中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工作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一般指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大都过分注重“教”,而常常忽略学生的“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自身在注重“教”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并以自己的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得到落实。目前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旨在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做文章。

“教”与“学”关系的另一含义是教师“教学工作”与“自身学习”的关系。教师作为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其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以前对教师知识的要求是“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一桶水”显然已捉襟见肘了,教师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了解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工作中应主动地向书本学、向同行学,甚至向学生学。因此,教师要做爱学习的表率,以学习来促进工作。

二、“舍”与“得”的关系

要想“得”、须先“舍”,世间万物,概莫能外。然而有些教师却偏偏想“不舍而得”,总幻想着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比如,教师想提高教学成绩,又不愿意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些教师却想“先得再舍”,如看不到“好处”的事不去做,或做事情前先“讲条件”“谈价钱”。其实,教师是最需要有奉献精神的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语)的胸襟,正是因为这样,社会总是把诸如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最美好的词送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总是把“回报”与“付出”放在心里反复掂量,生怕自己“吃亏”,这样是不可能在教学上做出成绩的。相反,许多时候我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反而收获会不期而至,成为你意外的惊喜。

三、教学与教研的关系

有句话很好诠释了教学与教研的关系,那就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表明教学与教研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重教轻研”的思想,错误地认为教研活动耽误了教学工作,对教研活动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甚至找各种“借口”不参加教研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从教研中受益,认为既然缺席教研活动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失,还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去备课、改作业或做些其他的事情。

有“重教轻研”思想的教师往往用“白加黑”“5加2”等加班加点的办法来提高教学成绩。这些办法精神可嘉,但不值得提倡,其原因是他们可能在短时期内对提高教学成绩有帮助,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情绪,也使教师工作太忙而缺失职业幸福感,厌学情绪和缺失职业幸福感都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

要改变这些教师“重教轻研”的认识误区,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教研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因为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另一方面要加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此外,教研还是医治教师职业倦怠的“良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四、“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工作两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把教学片面地理解为“教书”,认为教师只要帮助学生把学习成绩提高就可以了,至于“育人”,那是德育处、团委和班主任的事。其实,“育人”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是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还是“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育人”。

“只教书,不育人”很可能培养出“缺德”的“畸形人”,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如不久前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高铁上博士霸坐事件”,还有早些年的“复旦大学在读硕士毒杀室友事件”等,都从反面证明“育人”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五、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提高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学科整体教学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因为这样,各学校普遍重视集体备课,不仅设立了集体备课组,而且明确了备课组的具体要求。然而在一些学校,集体备课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师求省事、图方便,用集体备课的材料完全取代个人备课的教学设计,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脱离学生具体学情的现象。

要想转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形成“共案”的基础上,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兴趣等方面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这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

课堂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的准备、设计;课堂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情的变化而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以往的教学强调课堂预设有余而,因而課堂生成不足。这既有教师观念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的因素,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就可以了,而校方则担心注重课堂的生成,会挤占课堂预设的时间,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其实,课堂生成恰恰是课堂教学的“亮点”,这主要因为:课堂生成往往表现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思维的“堵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闪光点”、巧妙地疏通这些“堵点”,这样的课堂才精彩纷呈。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教师在注重课堂预设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课堂生成。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预设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的是教学的动态性和开发性,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但不是教学的目的。那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造(新)”的能力,传授知识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学生在有限的接受学校教育时间里,不可能掌握今后需要的所有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他们在走出校门前教会他们“会学习”的本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新)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会学习”“会创造”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这远比其默出几个英语单词、背出几个数学公式更有用。认识到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就不会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会以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八、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的关系

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也不能忽略学生个体。这看似矛盾,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面向全体”体现的是教学公平,“关注个体”体现的是教学的普惠。那么如何做到它们的统一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分层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实施,乃至课后练习的选编,教师在面向班上全体学生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推出不同的方案,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各有所得,各有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深入的了解,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同时,通过创设情景课堂、设计课堂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

(3)做好“培优辅困”工作。培优方面:可以通过组织社团、组建兴趣小组等方式,集中优生,对他们适当地提出较高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引导最有才能的学生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那么集体的智力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样,从而影响到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辅困方面: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组合,建立学习小组,选定在学生中有威信的学生担任组长,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评比,促进学生开展学习帮扶活动。

总之,教师如果在教学工作中能正确认识并着重处理好上面这些关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将大有帮助,对自身的教學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也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