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
2019-11-05谢华英
谢华英
摘 要:文章分析了学生应如何借助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教师应从抽象概念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动静结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运用数形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操作和想象并行,充分感知,促进空间观念的深化;由直观到抽象,动静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提升。
关键词: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图形转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几何学习和图形学习实现的目标,其目标包括分析、抽象、观察、综合、比较、想象的过程。融入几何和图形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图形认识、图形位置、图形运动中都蕴含着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任务。几何直观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指标,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一、创造机会,形成空间意识
(一)从抽象概念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的理解,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十分重要。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措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先要进行直观认识,随后创建表象,再到抽象总结、理解事物本質,最终展开想象。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需要先把初始形状和事物具体某一面有机联系起来,随后掌握形状的一般概念,再到不需要参考具体事物便可以辨别图形。在认识位置和方向的过程中,应该从实践性角度入手,辨认实际方向,随后进行想象,通过参照物来辨别具体位置,了解方向的相对性特征。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对图形进行直观辨认,随后通过语言描述具体特征。在学习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应该从现实情境中感知图形运动变化。
例如,在“线”的学习过程中,教材给出了生活中的一种绷紧的常见弦和一个拽紧的线,指出可以将两者都看作是线段。将琴弦或线画到纸上便是线段,而线段的两端是线的端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找出直线的原型,所以教材中提出将线段向两端进行无限延伸便可以得到直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无限延长的意义,想象直线到底多长,是否可以测量直线的长度。随后引出射线的概念,从生活中寻找射线的原型。最终在对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认识后,可以思考其中的差异和相同点。
(二)从抽象概念入手,掌握图形变换
图形运动与几何变换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形成数学思维的基础方法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平面图形时不仅要掌握标准图形,同时还需要了解转换方位后的图形。比如,在构建体积、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形状变化掌握哪些发生改变,而哪些没有变化,通过现有知识进行推导,并得出体积公式和面积公式,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等积替换法、转化法、割补法、平移法等方法来实现图形的变换。
教师在练习设计中,应该适当添加各种图形变化方法习题,如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20厘米,宽是2厘米,将其中一个顺着长边平均分成五等分,随后将其拼接在一起,试问该图形的整体周长。具体如图1所示。
二、动静结合,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以事物的想象和观察为基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分析、想象和观察的基础。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了解的现实问题,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经验进行观察、描述、分析、画图和想象,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一)养成画图的习惯,数形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数形结合是对相关技能和知识的贯通式理解,逐渐形成的一种数形之间的转化意识,这种运用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画图观念,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图形化,使计算和问题更加直观,促进形象思维的有效展开。
比如,在“数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对和方格纸中的点联系起来,并形成一种对应关系,用数对的形式来代表方格中的点,或是通过方格中的点来表示数对。在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直线中的刻度点设置对应关系,通过直线中的点显示数,或用数字来表示具体的点。在“正负数”学习内容中,可以在数轴中寻找对应点,用正负数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数量,掌握其中一点的正数便表示可以找到另一个负数点。
又如,从一个长为12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正方形,而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剩下的图形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这道题单纯通过想象很难解决问题,在这种状况下通过画图的方法,可以使整个计算过程更加简单。通过画图,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第一种剪法,图形周长和原来相等,而第二种剪法,周长比原来增加了10厘米。具体如图2所示。
(二)操作和想象并行,充分感知,促进空间观念的深化
皮亚杰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指尖上的数学如何更具智慧性,笔者认为想象与操作的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既能避免表面化的操作,又能使操作活动更具数学化、思维化,更能在想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为各小组准备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小棒和接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取材料来搭一个长方体,在选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其实是在头脑中“搭”,接着再动手验证“搭”,这样既理解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又初步建立起立体的三维表象,加深了对长方体的空间感知,空间观念得到发展。接着,笔者让学生想象:“如果把搭好的长方体拆掉1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它的形状吗?想一想,最少剩下几条棱时,这个长方体的形状还是确定的?”
一开始减少1、2根棱的时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要求比较低,学生很容易就能想象出来。当棱越来越少的时候,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现了有层次性的培养、提升。当棱的数量减少到下面只剩长、宽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想象不出来了,有部分学生仍然可以想象出几种可能性:有可能垂直于底面的棱比较长,这个长方体比较高(课件显示比较高的长方体配合学生想象);还有可能垂直于底面的棱比较短,这个长方体比较矮(课件演示)。
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师生共同确定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可以确定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从而揭示出“长、宽、高”的定义,接下来进行一系列的面、体的转换想象练习。借助三条棱这个中介,通过空间想象,在实际物体、几何图形与特征描述之间建立了可逆的联系,缩短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距离。
(三)由直观到抽象,动静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提升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其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必须从观察入手,动静结合。
在教学“探索图形”这课时,笔者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层次性的培养、提升。 课上,笔者出示用27小正方体拼成的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并有意把它打乱,顺势引出:“你们能帮老师还原这个大正方体吗?”这时的学生自信满满,认为只是小菜一碟。但是过了两分钟,大部分小组却无法还原,这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学生说:“这事看着简单,没想到做起来还挺难的。”有的学生说:“位置老放不对。”还有的学生说:“小正方体涂色情况有很多种,容易乱。”
这时,教师从中提取以下3个问题。
问题一:小正方体涂色的面有哪几种情况?
问题二:每种情况分别有多少块?
问题三:每种情况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教师提问:“你们心中想的是这些问题吗?请你们认真观察手中的黄色正方体(不能拆开),并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把你的想法以算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时,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了,学生通过几分钟的静静思考,很快得出答案。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变色处理,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每种正方体的位置规律:3面涂色的位置就在顶点上,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棱中,而1面涂色的就在面中,没有涂色的包在体中。
而在探索棱長为4厘米的正方体时,教师不再提供实物,而只提供平面图让学生在脑海中找出位置并算出各种情况的块数。当学生汇报答案时,对没涂色的正方体到底有几块产生了争议,此时教师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把正方体一层一层拆解,让学生将看到的与自己刚才的想象进行对比,不断深化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棱长为5厘米、6厘米的正方体,教师则放手让学生通过想象、推理、探索得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观察,最终总结出规律。
通过触觉、运动觉与视觉的协同活动,动静结合,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得到有力支撑,这个形不仅印在学生的眼中,还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中。
综上所述,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生活经验越丰富,空间观念的形成就越快。无论是观察、画图、演示还是操作、想象,其核心都是借助几何直观,以便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脱离具体的形象,从而走向几何的抽象;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积累数学经验,促进其空间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增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9):4-15.
[2]陈玲玲,柯爱武.借助几何直观 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图形”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7(19):67-69.
[3]柏雨濛.关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直观”的内容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