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文本秘妙,落实有效语用
2019-11-05夏念红
夏念红
摘 要:歌德说过,内容人人可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形式是一秘密,秘密即“秘妙”。不同文体、不同文本、不同作者,自然有着不同的言语表达“秘妙”。教学中关注言语形式,以语言的学习和训练为桥梁,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得法”,在落实有效语用中走出“高耗低效”的教学困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显重要。
关键词:文本秘妙;有效语用;小学语文
一、文本研究与语用实践的必要性
语文课就是言语教学课。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课应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写应体现在阅读教学之中,应成为课堂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练笔是运用的重要体现。课标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运用”。“ 用”是学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在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上作出调整,进行言语教学,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本,文质皆美,体裁多样。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多以单元主题方式进行编排;童话、寓言、神话、诗歌(现代诗、古诗),以人文专题组织单元;文言文、散文、小说、剧本,以“文选型”的方式存在。如果教师缺乏语用意识,对教材的认识只停留在单元主题和人文专题上,就会忽视对教材的 “例子”功能的领会和训练,教学中就会走入重内容分析、理解、人文挖掘,对文本价值不加区分而淡漠文本特点的教学误区。
每一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它的语言、构篇、表现方式都有其特有的方式,教师要把握不同体裁、不同课文的文本秘妙,寻找对形成学生语用能力有实质性作用的“程序性、策略性”的知识,并制定合理的“语用”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法进行语用实践,让学生由学习到迁移,从而实现得“意”, 得“言”,最终达到自由、独立表达这一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的自然过渡。
二、捕捉文本秘妙 ,导入语用教学的策略
在語文阅读课堂上注重对内容情节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把时间挤出来,捕捉“文本秘妙”,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落实“语用实践”显得尤其重要。
(一)捕捉文体特点导入语用教学
语文教材有多种文体,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它的构篇、语言、表达手法都有自己的特定性,教师在选择教法的时候,应“因材施教”。
不同的文体,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彰显文本的价值与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小学生来讲,文体的界定不需要过于清楚,课标对小学语文的体裁样式也是淡化处理。但在教学时,教师对文体应做到心中有数,依循文章体裁的言语特点,同时兼顾学生的年段特点,从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材料安排以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寻求文体和语用实践的最佳切入点、契合点,实现文本价值增值,达到学语言和用语言的和谐统一。
《文成公主进藏》是四年级的一篇民间传说故事。通俗易懂是民间传说故事的一大特点,而且民间故事是一笔精神文化财富,只有传承起来,才会彰显它的价值。教什么?怎么教?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文成公主进藏》大刀阔斧进行删减,将理性乏味的内容分析、费时耗力的感情朗读、刻板机械的写法迁移等一概删去,关注文体,重锤敲打“讲”,让学生亲力亲为语言实践,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蒋老师首先用诙谐的课堂语言拉开了讲故事的序幕,读课题导入,指着课题下方板书的蒋军晶询问学生作者是谁?又引导学生从语文书上寻找,使学生在师生对话中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口头文学、民间流传没有作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接着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藏族地名和人名,念连贯人名后,看地名图示依故事情节顺序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将单篇故事拆分为四个小故事,借助叙事结构提示,按照“碰到困难—小鸟说—只见她—从此以后”的顺序,师生采用接讲的方式把第一个故事讲清楚。
接着,让学生把握民间故事语言反复的特点,借助叙事结构提示小组合作练讲其他的故事。再让学生们现场展示讲、发挥想象继续创编故事讲。课堂上,教师真的成了老百姓,学生成了小百姓,老小百姓一起,首先读懂故事,再用嘴巴和心灵讲故事,最后老小百姓在课堂上,做口耳相传的积极传播者,感悟民间故事的特点与魅力。
最后,教师出示真实的历史故事《文成公主进藏》,引导学生交流,“与民间故事相比你喜欢哪类故事,并说明理由”,再要求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一些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这节课,让我们看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建构,实践练能,言语与思维同构共生。
(二)捕捉训练点导入语用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科书中的每个文本都是一个例子,无论从语言表达,还是从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阐明文章的语境,理解写作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语文,仅仅停留在这个基础上还不够,教师应充分运用好教材范例,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张志公先生曾说,自然就有的是思品教育、人文教育,而真见语文功底的语言文字训练,确还需研讨。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就必须捕捉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所谓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应从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等方面,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单位或部位。
《草船借箭》一文中描写了诸葛亮的11处对话。前十处对话的提示语都很简单:“诸葛亮说。”唯独在第11处,也就是诸葛亮和鲁肃乘船来到江中逼近曹营时两人的对话,作者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 ”字。为让学生感悟“笑”字在此处“根据特定语境准确用词”这一语用“秘妙”形成深刻的印象,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提高言语、智力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课前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在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只提一个大问题:“课文一共有11处对话,但只有最后一处对话中有一个‘笑,那么在前面的对话中能加‘笑字吗?认真研读课文,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课堂上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诸葛亮的个性特点,认真读书并充分展开讨论,进行思想碰撞。这样学生的关注点是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背后支撑的是课文的思想情感和相关名著中的各种背景资料,收获的是形成动态的言语表达技能。这让学生达到了在学习名著中提升文学素养的目的,而且感受到作者娴熟驾驭语言准确用词的言语、智力技能。
怎样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呢?一是抓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以及学生的疑点处去确定训练点。二是可从语文要素和学生能力训练的角度去确定训练点。如:理解文意、字词辨析、分析重点句子句群、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归纳主旨、学写作方法、朗读训练、听说训练、查字典、加标点符号、语速测试、赏析能力、想象能力等。三是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题确定训练点。
总而言之,训练点、训练时机、训练过程,凭借语言文字知识去发现、去捕捉、去调控;学生听、说、读、写的正误,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判断。这样,抓教材中用词的精当、句式的多变、修辞的丰富、描述的生动、说理的严密、构思的巧妙……力求一课一得,就能够逐步实现得“意”、得“言”,最终达到自由、独立表达这一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的自然过渡。
(三)创生阅读课型导入语用教学
阅读的过程是走进作者内心和作者有效对话的过程,是一個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想象语境直觉语境的过程。阅读理解的认知模式告诉我们:语文课要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就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结构。
经过笔者几年的摸索发现,依据认知规律突出语用训练的阅读教学课一般形成这样的教学程序:理解内容—语言研读—语用训练。要挤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就必须严格控制对内容情节的理解分析和深度挖掘,时段比例一般为各占1/3,语言研读和语用训练可交叉进行,这两者占用2/3的时间,这就从整体上保证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
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这一课,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读代讲,主要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了解内容,疏通篇章脉络。再根据科学小品说明文的特点用理解内容的词语填空的方式识记浓缩的课文内容。引读完毕,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词语填空,加固朗读的认知成效,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层次结构的理解。
然后,自读画出介绍《鲸》特点的句子,让学生交流课文中常见的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等课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并多法解词析句,多层次品析和内化语言,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最后,课外拓展介绍《虎鲸》的语例,启发思考讨论:这段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学生体会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后,课件出示海洋馆中众多的动物,如海豹、海狮及各类鱼,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熟悉的讲解给大家听,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回家后写下来。当然也可写其他动物、植物,注意用上学的说明方法。这淡化了内容分析、突出了语言文字训练,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崔峦老师曾说,坚决和“内容分析”式为主的阅读教学说再见,那么,我们需站在课程高度,把握文本特点,依据年段,紧扣课本,于文章留白处补白,于意犹未尽处续写,在感悟表达后仿写,在理解概括后缩写,在变换形式中改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分层落实,用“课文”教“语文”学“语言”,努力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什么样的文本还他什么样的味道”,有效语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指要——汉语·阅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殷开林.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J].基础教学参考,2015(2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