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2019-11-05蓝梦颖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1期
关键词:消融经皮微波

蓝梦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介入诊疗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以中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可在发病后引发肝区疼痛、全身及消化道症状,且晚期患者存在较高癌症转移风险,需尽早借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手术治疗作为肝癌治疗首选方案,治疗效果显著,但存在较大手术损害,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的出现,使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在安全性方面获得了显著提升,但在实际治疗实施期间仍存在一定并发症诱因,需借助护理措施实现有效防治[1]。因此,为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在原发性肝癌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接诊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4例设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样本容量均为32例。

实验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区间范围37~65岁,平均年龄(51.08±3.54)岁,单发病灶者21例,多发病灶者1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区间范围36~64岁,平均年龄(50.25±3.26)岁,单发病灶者22例,多发病灶者10例。研究经本院伦理会批准,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统计学对比结果无差异性(P>0.05),研究结果可展开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超声、CT,及实验室诊断后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肿瘤最大直径均≤3cm;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接受治疗,配合不同护理模式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非原发性肝癌者;排除合并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禁忌症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引导患者接受术前CT扫描确认穿刺点及入路情况,术中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及治疗反应,术后实施常规护理。

实验组接受综合性护理:(1)术前教育: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类影像学手段辅助下的微创治疗术式,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大多数患者均缺乏对此类治疗术式的正确认识,易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产生排斥心理。故需在治疗实施前2日内,引导患者通过手术室参观、手术设备介绍及手术过程动画演示等信息,以实现对患者手术治疗知识的完善介绍、宣教,帮助患者提升治疗认知度,并在此期间穿插相应心理干预措施,舒缓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及心理,以实现对其治疗配合度的有效提升。(2)术中护理: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实施前,需根据术前肿瘤位置及入路方案评估情况辅助患者调整体位,辅助穿刺实施,且此类治疗为非全麻手术治疗,故患者在术中仍存在一定疼痛感受,需定期询问患者疼痛感受,监测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时予以阿托品注射、吸氧等治疗手段,确保手术可顺利实施。(3)术后护理:术后需予以患者多模式镇痛护理,改善术后疼痛,并做好术后24h内体温、心率等体征监护,并积极询问其术后不适体征情况,以实现对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早发现、早处理,积极改善治疗预后[2-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分析,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护理期间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2.2 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实验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效果显著(P<0.05),见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率对比(例)

3 讨论

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类的肿瘤介入治疗手段,可通过微波能量,起到高温灭活作用,实现对病灶的消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术后仍存在不同并发症需通过护理实施进行预防。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护理期间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且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护理应用,可在积极提升护理质量基础上,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消融经皮微波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消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百味消融小釜中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