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脊椎压缩骨折行64排螺旋CT的诊断作用分析
2019-11-05郭世玉
郭世玉
(河北魏县人民医院 河北 邯郸 056800)
脊椎压缩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症,在全身骨折中发生率占比为6%[1],往往发病于胸腰椎部位,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均造成了不良影响;而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良性与恶性凉了,不同病因所致骨折在治疗中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加强对脊椎压缩骨折患者早期诊断十分必要。64排螺旋CT作为高校、无创的影像技术之一,相比较传统CT检测方式,其分辨率明显提高,对指导骨折诊治过程有着积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则对良恶性脊椎压缩骨折行64排螺旋CT的诊断作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脊椎压缩骨折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5.0±17.0)岁,致伤原因:跌倒伤67例、高处坠落伤83例、车祸伤50例;单个椎体损伤108例、多个椎体损伤92例;采用64排螺旋CT检测。本次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协助患者呈仰卧位状,应用东芝64排螺旋CT行全视野轴螺旋扫描,范围自骨折椎体至上下相邻椎体,并设置电流为220mA、电压120kV、扫描层厚4mm、层距1.5mm,对扫描部位行横断面扫描,应用骨算法进行重建,再将重建轴位图传输至工作站,以多平面重建与容积再现法处理图像,取得二维与三维图像,行多方位与多角度观察,选择2名放射科经验丰富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与判断。
1.3 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的检出符合情况与良恶行鉴别,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观察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统计与分析,其中计数数据资料以(%)表示,对其行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4排螺旋CT临床诊断符合情况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认,其中外伤性骨折13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40例、恶性压缩性骨折28例;64排螺旋CT共检出180例,检出符合率为90.00%;且对外伤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与恶性压缩性骨折检出率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64排螺旋CT临床诊断符合情况[n(%)]
2.2 64排螺旋CT临床诊断影响特征
外伤性骨折经影像诊断显示,患者椎体与骨小梁密度较高,且椎体位置可见相互交错的骨折线,而部分骨碎片则进入椎管,椎体前后缘为双边型,可见附件骨折,骨皮质存在断裂现象。
骨质疏松性骨折经影像诊断显示,患者椎体被挤压变形,各位置高度均降低,呈楔形;且上下椎体终板高度下降,前缘高度与骨小梁密度降低,骨折线不清晰;
恶性压缩性骨折经影像诊断显示,患者椎体软组织进入椎管,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与软组织密度影,椎体受损较为严重;且骨折线不明显,椎体整体高度呈下降表现。
3 讨论
脊椎压缩骨折在临床中多表现为局部肿痛或压痛、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伴随后移位、后凸畸形症状[2],其损伤部位越高,所造成功能障碍越严重,甚至会导致损伤水平面一下功能丧失,对患者无疑威胁身心健康与生存质量。因脊椎压缩骨折类型较多,且以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良性与恶性,其中良性骨折者包括外伤或是骨质疏松所致骨折,可以治疗外伤、补充骨质治愈;恶性脊椎压缩骨折则多由肿瘤引起,往往会累及多个椎体,对患者周围神经造成损害[3],因此做好早期鉴别诊断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64排螺旋CT在用于临床诊断中被广泛普及,它能够对患者受伤椎体与周边组织影像学信息和状态清晰显示,进而对脊椎压缩骨折病因与良恶性进行判断;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用该方式诊断显示,对于外伤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与恶性压缩性骨折检出率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明显,检出符合率高达90.00%;且对不同类型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清晰显示,可帮助临床准确诊断,为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将64排螺旋CT用于脊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可有效确保诊断准确性,并对骨折良恶性进行鉴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