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扩散成像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9-11-05欧阳子健赵沁萍
林 彬,尹 华,欧阳子健,赵沁萍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南宁 530031)
子宫内膜癌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早期准确的诊断及分期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其在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对于部分早期病患,特别是癌灶局限于子宫内膜时,仅通过普通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可通过评估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进而对病变性质进行评估。本研究通过DWI的量化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测量,探讨其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3.11~2018.12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32例,年龄35~67岁,病理类型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宫腔内良性病变20例(包括子宫内膜增生6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以及正常子宫内膜25例;所有病例检查前均未行放疗、化疗。
1.2 扫描仪器和方法
采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设备,扫描序列包括:常规DWI、T1WI、T2WI、T2WI脂肪抑制及T1WI脂肪抑制动态增强扫描。DWI扫描参数为:TR 7600ms,TE 90ms,FOV 260mm×310mm,距阵128×128,层厚4.5mm,层距1.2mm,b值设定为0、1000s/mm2。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在各ADC图上取感兴趣区(ROI)进行ADC值测量。测量时尽量选取病灶最大、伪影最少层面,避开囊变坏死区。每个病例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其ADC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病例的平均ADC值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其ADC值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DC值阈值。
2 结果
2.1 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同病变的T2WI、DWI及ADC图表现
正常子宫内膜T2WI、DWI及 ADC图均呈高信号;子宫内膜癌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图1);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息肉T2WI、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等或稍高信号(图2);子宫粘膜下肌瘤T2WI、DWI呈等、低信号,ADC图呈等、稍低信号,2例发生透明变性T2WI、DWI呈不均匀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图3)
图1~3分别为子宫内膜癌ⅠA期、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伴透明变性、子宫内膜息肉病例,测量ADC值分别为0.716、2.23、1.609(×10-3mm2/s)。
2.2 各组病例ADC值均值比较
子宫内膜癌、宫腔良性病变、正常子宫内膜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5±0.20)×10-3mm2/s、(1.37±0.31)×10-3mm2/s、(1.41±0.25)×10-3mm2/s,其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以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子宫内膜癌与后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内良性病变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无显著差异。以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DC值阈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以ADC值1.09×10-3mm2/s为阈值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91.4%。
3 讨论
3.1 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作用
DWI作为一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通过通过评估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可以了解不同组织水分子运动状态、微观组织成分等信息[1],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而ADC值作为DWI的定量指标之一,可以为评估水分子的扩散程度提供一项客观的量化指标。随着DWI技术在子宫的应用不断开展,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也有所提高,且优于常规的T2WI序列;孙峻等[2]研究认为,DWI作为常规T2WI的补充,可以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王立侠等[3]对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DWI图及ADC值进行研究发现,DWI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十分敏感,子宫内膜癌与后两者的ADC值具有显著差异;范光荣等[4]研究发现Ⅰa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变性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部分宫腔内良性病变在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通过肉眼难以区分,而通过ADC值定量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的ADC值明显低于宫腔内良性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以上文献报道一致。子宫内膜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细胞增殖旺盛,细胞核大,核质比高,细胞外间隙变小,导致水分子运动受到限制,故ADC值较低。因此,通过DWI及ADC值定量分析,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检出及诊断。
3.2 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阈值
尽管ADC值定量分析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但是部分良、恶性病变的ADC值仍存在一定程度重叠,其原因可能为不同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不同其ADC值存在较大差异[5],而部分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特别是子宫粘膜下肌瘤,其细胞密度较大,导致ADC值较低。因此,目前对于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阈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Takeuch等[6]研究认为以ADC值1.20×10-3mm2/s为界值区分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95%。邓凯等[7]研究认为以1.00×10-3mm2/s为诊断阈值,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100%。本研究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DC值阈值为1.09×10-3mm2/s,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1%、91.4%,与上述结果相近。由于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的MR机型、参数设置、b值以及研究的疾病种类存在差异,导致获得的ADC值阈值不尽相同,目前尚无法设定统一的ADC值阈值。
3.4 研究不足之处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1)仅研究b值为1000s/mm2时的ADC值大小,未能对不同b值条件下ADC值进行研究;(2)研究的病种较少,恶性肿瘤仅有子宫内膜癌病种,对于其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肉瘤等,因病例数少未能纳入研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3)部分病例在检查前进行过诊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ADC值定量分析有助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虽然良恶性病变的ADC值间存在一定程度重叠,但临床上仍可根据ADC值大小做出倾向性诊断,增强诊断信心,减少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