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

2019-11-04刘玉李瑞光

关键词:课例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

刘玉 李瑞光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0/23-0112-04

【执教背景】

2018年11月19日-21日,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了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由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一课喜获一等奖。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这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发展提升;在语言品味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并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在对民俗、地域的认识中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例回放】

师: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有生命力。比如:云南山歌如日之升;青海花儿如月之恒;凤阳花鼓如松柏之茂。在河北深受人们喜爱的蔚县剪纸、吴桥杂技也历久弥新啊。今天,我们欣赏一下西北高原上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安塞地区的一张名片——安塞腰鼓。

……

师:这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和我们燕赵大地是有一些距离的,同学们,我们不妨先来看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大家注意观察安塞腰鼓表演时,舞者的肢体动作,如上肢、腿部等。

舞者的哪个肢体动作让你感受最深?

……

师:这是一场多么豪放、多么壮阔的舞蹈啊!(板书:动作——火烈)

这种火烈的动作,作者是如何来具体描绘的?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来分析。

生:文章用了排比的句式,比如说:“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等等。在排比之中还运用了比喻。

师:你把握得非常准确。比如说:“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同学们来体会一下,什么是旋风?旋风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

生:强劲有力。

师:势不可挡,冲破一切阻挡。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觉特别的“火烈”?

生: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火花”一样的“瞳仁”,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的亮。

师:给人爆闪的感觉。那么是否可以把“火花”换成“星星”?

生:不可以。因为“火花”比较有爆发力,而“星星”给人的感觉比较恬静。

师:我们刚才换了一个词语,这种“火烈”感就没有了。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换成这样一种句式呢?

句式一:

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

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句式二: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生:句子变长了,不像原来那么短,就没有气势了。

师:句子短读起来比较有气势。你能不能把这几句话读出“火烈”感来?(生朗读)

师:正如大家分析的一样,这种“急促的鼓点”“蹦跳的脚步”等等让安塞腰鼓的表演呈现出一种“火烈”的特点来。下面我们来齐读这一部分,把你心中的这种火烈,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师:我都被大家感染了!刘成章也被这火烈的舞蹈所感染。接下来,这么火烈的动作场面给了作者什么感受?我來朗读,请大家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板书:感受)(师朗读文章)

……

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突出的感受是“亢奋”。正因为亢奋,使“冰冷”变得“燥热”;使“恬静”变得“飞溅”。这不仅是刘成章一人的亢奋,也是所有观众和舞者的亢奋。(板书:亢奋)接下来,作者从安塞腰鼓的哪些方面,感受到让人毫无束缚、毫无羁绊、毫无闭塞的一种亢奋?

生:14至16自然段,写安塞腰鼓的声音。

生:还有安塞腰鼓跳舞的人的动作。

生:23至27自然段,写安塞腰鼓的舞姿。

师:对,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总结一下同学们的发言,接下来文章从声音、舞者、艺术三个方面来写这种亢奋。(板书:声音、舞者、艺术)

……

师:共振共鸣。声音冲击到山崖上,山崖就变成牛皮鼓面了,而不是形成回声。山崖也在震动,你看这声音的冲击力是多么的强烈。(板书:冲击力)

生:鼓声冲击到观众的心上,引起了许多的涟漪。让观众的心也跟着鼓声一起共振了起来。

师:人鼓合一。这种鼓声就如江河决堤,水所到之处冲击出一片汪洋。下面我们来体会这种冲击力。用我们的读书声让我们的教室、我们所有人的心也变成牛皮鼓面。(生大声的朗读。再次齐读最后一句)

师:好一个声音的冲击力,同学们,这样有冲击力的鼓声,是什么样的一群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敲击出来的呢?我们再来读文章。

生默读思考。

生: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师:不错,这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还用了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元气淋漓的后生,奇伟磅礴)

师:多么有力量的一群人啊!这种力量来自于什么样的躯体?

生:来自于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来自于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

师:对,这些“红豆角角”“老南瓜”都是西北高原独有的、非常具有特色的事物。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出这样“元气淋漓的后生”。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是如何敲击的?

生: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师:“有力地搏击着”,有力是指什么?

生:力气大,“疾速”说明速度快。

师:大家注意“疾”字用的特别好,更显速度之快。

生:“大起大落”说明了动作大。

师:敲击的幅度特别大。因为力量大、速度快、幅度大,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它。

生:惊心动魄。

师:所以“敲击”就换成了“搏击”。真是好一个舞者的搏击力。(板书:搏击力)太震撼我们了,太强烈了。接下来,分角色朗读。男生就是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用你们浑厚的力量读出舞者的搏击力;请女生读出后生们对黄土地的赞美之情。(生分角色朗读)

师:好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们;好一个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原!

当我们的腰鼓愈演愈烈,渐进高潮时,安塞腰鼓在艺术上又产生了什么魅力呢?请大家先来朗读课文。(生齐读)

师:大家如何理解27自然段?请结合下面微课,分组讨论。(教师制作的微课,介绍了陕北古老而辉煌的历史和在今天的落后与困境。生观看微课后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分别指导。)

生:就像刚才所说一样,“沉重而纷飞的思绪”说明作者现在的心情比较复杂,而且刚才微课中说,这里人们生活比较贫困,“痛苦和生活”就是指现实的生活,“欢乐和梦幻”就是指精神上的追求,“摆脱和追求”就是指摆脱现实生活的痛苦,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作者现在对黄土高原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引人共鸣。

师:分析得非常好啊!理解很深刻。很明显这里的“生活”就是指现实。三组相互矛盾的词语写出了什么?

生:情感很复杂。

师:在这愈锤愈烈的鼓声中,不仅是欢乐还包括痛苦,所有的情绪都在这鼓声和舞蹈中……

生: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最后都消失了。

师:对,都释放了。(板书:释放力)多么的痛快啊!好一个痛快的河山!痛苦都释放了,欢乐更加欢乐。在这种释放当中,体现了安塞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生:乐观、向上,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师:对,这就是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呢?

生:非常的豪放!

师:充满了力量感,对生命力的赞美热爱。

生:對黄土地的热爱!

师:正因为安塞腰鼓的这一种释放力,体现了对黄土地、生活、生命力的热爱,才让安塞腰鼓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历经两千年的岁月而不衰,才能在安塞人们的手里代代相传,成为安塞地区的一张名片。这种强烈的情感作者用了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来表达。

生:感叹号。

师:对,全文有15个自然段以感叹号收束,共出现27个感叹号。多么强烈的情感,正如刘成章自己所说“我动笔时的思维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沸腾状态,几乎像风一样自由、水一样沸腾。”下面让我们带着“风一样自由、水一样沸腾”的情感齐读第27自然段。(学生配乐齐读)

师:多美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耳畔一声渺远的鸡啼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中。鼓声的喧腾虽已逝去,但是留在舞者、观众以及我们心中的却是生命、希望和未来。这就是我们黄土地上独特的民俗艺术!这就是我们的安塞腰鼓!下课,谢谢大家!

【课例评析】

这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发展提升;在语言品味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并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在对民俗、地域的认识中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散文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因为“教什么”指示着教学的方向。一篇课文放在特定单元中,其教学价值何在?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如何确定?这是备课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安塞腰鼓》是初中统编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单元提示”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瑞光老师给这节课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体会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2.品读课文,赏析语言,感受安塞腰鼓这一民俗艺术的生命力。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有单元教学的意识,正是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所在。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文章以诗的语言营造出激越的气氛,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所以,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范读需要充满激情,课堂上的过渡、衔接、总结性的话都是饱含深情的诗一般的语言。教师通过朗读、布置恰当的问题与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等方式,达到了师生与文本的共情与共鸣。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沉浸”于文字之中,吟咏、思索,领会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和反复修辞的精妙,理清文章的意脉和层次,体会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本文最早发表于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见课文注释1)。为什么“安塞腰鼓”成为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成为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作者浓墨重彩的背后仅仅是表现生命和力量吗?教师沿着文本的脉络,抽丝剥茧,由鼓到人——“这样有冲击力的鼓声,是什么样的一群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敲击出来的呢?”“多么有力量的一群人啊!这种力量来自于什么样的躯体?”“很明显这里的‘生活就是指现实。三组相互矛盾的词语写出了什么?”“大家如何理解27自然段?请结合下面微课(教师制作的微课,介绍了陕北古老而辉煌的历史和在今天的落后与困境),分组讨论。”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导学生读出了文本的“秘密”——作者对这片厚土寄寓强烈的希望: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总之,这是一节优秀的课例,同时也是一节常态课,没有斧凿的痕迹与表演的嫌疑,为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样本,为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如何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参考研究的价值。

猜你喜欢

课例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课例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