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分析
2019-11-04张培栋凌鑫
张培栋 凌鑫
【摘 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并發心绞痛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颈动脉B超检查,观察组采用冠脉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记录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类别及个数、颈总动脉内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脉斑块的数目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数目(P<0.05);观察组患者总斑块、混合斑、非钙化斑数目均与对照组具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斑块、混合斑、钙化斑、非钙化斑数目与对照组患者混合斑、硬斑数目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关联性,在临床上根据患者颈动脉B超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冠脉CT血管造影。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冠脉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
目前,临床中对于冠心病的有效诊断方法是冠脉CT血管造影,但是其昂贵的费用,以及创口、相对较高的风险性使得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受限[1]。本研究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本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为42~67岁,平均年龄为54.82±4.56岁。对照组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为41~68岁,平均年龄为55.11±5.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冠脉CT血管造影
①患者口服倍他乐24-75mg,将心率控制在70次/min水平以下。②运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进行扫描。\③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进行定位扫描,患者的肘前静脉插入17-20G套管针,使用高压的注射器注入55-94ml的优维显。④在患者主动脉的底部划定观察区域,进行回顾性的扫描,并依据不同心率选择不同时相创建图像。⑤利用血管智能分析软件检测患者血管管径、面积。⑥根据患者血管病变的数目和程度划分斑块类型。⑦斑块计数:记录患者冠状动脉节段的斑块类型和数目。
1.2.2 颈动脉B超
采用SIMENS X300 PE多普勒彩超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患者检查时采用仰卧位,头部朝向检查的对侧,探头放置于患者胸锁乳突肌前缘或者后缘,采用7.5-10Hz的频率。检查部位包括:颈总动脉远端、颈总动脉分叉部位、颈内动脉起始的位置以及椎动脉,记录患者IMT、颈总动脉内径。根据患者超声的回声特征对患者的斑块进行分类:低回声斑块(软斑)、混合回声斑块(混合斑)、强回声斑块(硬斑),对患者的斑块类型和数目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数据采()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B超结果
对照组患者IMT值为1.12±0.53;颈总动脉内径为7.65±0.47;患者的Crouse积分为:2.37±0.37分。
2.2 两组患者板斑块数目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 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与颈动脉软斑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患者钙化斑的数目无相关性(P>0.05),总斑块、混合斑、非钙化斑数目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大约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发生,但是其发病时间却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硬化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2]。但是,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3~4]。
本研究显示,进行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钙化斑的数目与进行颈动脉B超患者软斑数目没有相关性,但是总斑块数目、混合斑数目、非钙化斑数目均与行颈动脉B超患者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行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的钙化斑数目、总斑块数目、混合斑数目、非钙化斑数目均与进行颈动脉B超患者混合斑及硬斑数目具有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王波,王临池,赵翼洪,等.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类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7(24):2952-2956.
韩全乐,毛瑞英,王金艳,等.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其临床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19):5461-5463,5464.
侯永兰.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50):7481-7486.
程洁,吕宝经,郑宏超,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12(1):65-68.